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之一,身为皇帝更需以身作则。自汉代起,嗣立皇帝谥号之中普遍会加一个“孝”字,比如汉武帝的谥号全称为汉孝武皇帝。基于孝道,很多庶出皇帝即位之后,会给自己生母生加太后称号,死赠皇后头衔,代先帝将其扶正。进入明代,庶出皇帝的生母更是全部享受这一待遇,只是不系帝谥。比如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追封生母纪淑妃为孝穆皇后。明朝还因此出现过三次两宫并立,分别为:景泰朝的上圣皇太后孙氏和皇太后吴氏,成化朝的慈懿皇太后钱氏和皇太后周氏,万历朝的仁圣皇太后陈氏和慈圣皇太后李氏。
《万历首辅张居正》万历与两宫太后剧照
不得以妾为妻,乃是从周朝至清朝的传统。春秋首霸齐桓公主持葵丘之盟时,盟约中就有“毋以妾为妻”一条。唐宋时代,以妾为妻会被判一年半徒刑。因此在阿越的印象中,以妾为妻,或庶子当家后帮生母转正,属于皇帝的特权。其余人等哪怕贵为宗室亲王,也无法做到这一点。直到看到德王朱载墱的生母,在他的操作下,一步步的由妾侍变成先王的继妃,才明白明代亲王同样享有这项权利。
承袭祖父爵位的世孙朱载墱,生于嘉靖八年(1529年),为德怀王朱厚燉的庶次子,生母郭氏。
其父朱厚燉是德懿王朱祐榕的庶次子,生于正德五年(1500年)。初封镇国将军,嘉靖二年(1523年)九月,晋封东平王。他受封东平王之时,朱祐榕已过耳顺之年,且没有嫡子,符合《皇明祖训》“待王与正妃年五十无嫡,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的规定。因此嘉靖十二年(1533年)十二月,兄弟中居长的朱厚燉得以晋封为德世子。
奈何他没有那个端坐承运殿正中的那把交椅,接受王府官及藩地文武官朝拜的命。嘉靖十三年,德世子朱厚燉去世,享年35岁,朝廷赐谥曰怀顺。虽然担任世子前后不足一年,属于过把瘾就死的类型,却为朱载墱能够正常上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朱厚燉共有四子,与老爹相似,同样没有嫡子,长子同样早逝,故他去世后,庶次子朱载墱被册立为德世孙,正式确立德王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身份。
荷花绽放时的大明湖
嘉靖十八年(1539年),在位20年左右的德王朱祐榕薨逝,享年69岁,朝廷赐谥曰懿。这位德藩第二代亲王在世期间,做得最大的一件事是就藩王庄田是否该收归官府,与朝廷拉锯长达十来年之久。为保住本府庄田,甚至做出诬告巡抚,纵容王府军校大闹济南城等事。
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明世宗传制册封年仅12岁的朱载墱为德王。以北京到济南的距离及准备时间,正式册封当在次年一月。从时间上看,他袭爵时,朱祐榕的丧期显然还没有过,因此属于不待服阕就袭爵,在明中后期有违宗王袭封制度。如此袭爵,必然会被主管宗室事务的礼部所反对,唯有皇帝点头特批才行。可见虽然朱祐榕在位期间与朝廷闹得不可开交,但与明世宗的关系应当比较亲厚。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十二月二十五,明世宗传制册封原任按察司副使刘天民之女刘氏为德王妃。
写到这里,阿越突然发现一个规律,嘉靖朝特别喜欢将册封宗王及王妃的传制仪式放在十二月,且时间多在后半个月。难道是要将册封宗王及王妃的时间,卡在正月举行吗?若真是这样,也太不人道了一点,毕竟持节的正副使为此连年都要路上过,无法与家人团聚。
屡屡为生母讨要封号国人历来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意指皇帝身边嫔妃成群,美女如云。中国古代后宫体系比这句俗谚所说的结构要复杂的多,《周礼》:“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帝王后宫的编制,历朝历代在名目上和数量上有所不同,可整个体系大略近似,按《周礼》所记分成五个等级,明代同样如此。
第一等级:皇后,属于与皇帝匹敌的国之小君,统领后宫,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陛下”这个敬称;
第二等级:妃,即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等,属于夫人一级,也就是皇帝的侧室,景泰朝以后还出现一个特殊的封号——皇贵妃,位在皇后之下,诸妃之上;
皇贵妃的代表人物——万贵妃剧照
第三等级: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属于九嫔一级,嘉靖以后诸多封号逐渐被“某嫔”代替;
第四等级:婕妤、美人、才人、淑女等,属于二十七世妇一级,崇祯皇帝的生母王氏,最初的身份为淑女;
第五等级:选侍、常在、答应等,属于八十一御妻一级;引发移宫案的西李,身份就是选侍。
相对于皇帝,明代藩王后宫的品级要简单的多,只有王妃、次妃、夫人、宫人四个等级。藩王次妃以下的妾侍不封,只称宫人。育有子女的宫人,在子女受封后可以晋封夫人,但没有相应的诰命和冠服,可以说是有名无实。想要晋封次妃,更是困难,一般只有袭封王爵的庶子生母,及受藩王宠爱的妾侍才有晋封的可能。
嘉靖二十年(1541年)三月,在新任德王朱载墱的奏请下,朝廷追封怀顺世子朱厚燉为德王,赐谥曰怀,世子妃王氏为德王妃。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毕竟以世子的身份,无法入德藩宗庙享受冷猪头肉不说,也不好按排昭穆。
“壬子……从德王载墱请,追封其故父母。怀顺世子厚燉为德王,世子妃王氏为德王妃。”(《明世宗实录》)
当年五月,在朱载墱的奏请下,生母郭氏晋封德怀王次妃,达到了很多亲王妾侍一辈子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高度。
能如此顺利、如此快速的帮生母实现梦想,一方面得益于德藩长期以来着力经营与皇帝的关系,另一方面则与朱载墱自己的努力有关。
趵突泉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因为封贡问题,蒙古鞑靼部的实际主宰者土默特部俺答汗寇边,兵锋直抵北京城下,北京周边及宣大一代遭受巨大损失,史称“庚戌之变”。次年四月,朱载墱献战马八匹,助边银一千两支持朝廷对北京及宣大的重建工作,受到明世宗的“赐敕奖谕”。
明初宗室人口稀少,故明太祖朱元璋给给子孙后代安排了显爵厚禄,以便让老朱家的儿孙过上令人羡艳的人上人日子。可随着宗室日益膨胀,对其供养逐渐成为拖累朝廷正常运转的一大负担。为此,明政府多次修改宗室制度,意图通过限员限额等方式压缩宗室开支。虽然种种手段收效甚微,却导致很多中下层宗室,因此而既领不到岁禄,又无谋生出路,小日子过得还不如普通百姓。以至于熬不过去选择自尽的有之,依靠特权铤而走险的有之,故意闹事以求入凤阳高墙一游的有之。
隆庆二年(1568年),德王朱载墱上疏朝廷,称本支宗室困顿不堪,难以度日,身为宗主实在有愧于心,因此请求准许他辞去一千石岁禄,将其充作宗粮发放给本支贫苦宗室。平时他有没有接济过本支贫苦宗室不得而知,但这封奏疏一出,立马得到皇帝的好评,“上嘉其尚义许之,仍各赐敕奖谕”。
正所谓与领导保持良好的关系,就成功了一半。在朱载墱的努力下,德怀王次妃郭氏得以再进一步,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由次妃晋封为继妃。
“己酉,从德王载墱请,改封其生母德怀王次妃郭氏为继妃。”(《明世宗实录》)
阿越说万历二年(1574年),德王朱载墱薨逝,在位34年,享年46岁,朝廷赐谥曰恭。当年十二月十八日,明神宗下旨为其“辍朝三日”,以济南到北京的路程计算,朱载墱估计去世于当月。
朱载墱在世时间虽然颇长,却既没有犯过什么大错,也没有大的贡献,一个“恭”字盖棺定论充分说明了他生前的行事准则。但让生母郭氏一步步的由妾晋升为继妃,却是他人生之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别看次妃与继妃只是一字之差,地位却截然不同,次妃只是名称相对好听点而已,归根结底还是妾,继妃则代表的是继任妻子这个身份,虽然不如元妃,可同样属于正室。
五龙潭公园
为保证血脉的正统性,中国古代一直反对以妾为妻,明代对此的处置虽然没有唐宋那么严苛,可处罚的力度同样,《大明律》明确规定,“以妻为妾者,杖一百;妻在,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
所以从次妃到继妃,犹如鲤鱼跳龙门。关键是明神宗的诏令中并无“不为例”三个字,也就是说理论上藩王的妾侍与皇帝妃子一样,有晋升内主的希望。可在阿越的认知里,有明一代似乎只有郭氏由亲王妾侍成功晋封为继妃,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帮生母实现这一迁跃的德恭王朱载墱,自然有理由为此骄傲。
相关文章德懿王朱祐榕:因庄田被朝廷收回,弹劾山东巡抚,大闹济南府
德庄王朱见潾: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却依然受到大哥宠信的亲王
徽恭王朱厚爝:名垂青史的音乐家,明世宗的同道中人
沈恭王朱诠钲:明代亲王庶子晋封世子的典型案例,身后事也很传奇
肃恭王朱贡錝:因过失致人死亡差点被除国,肃藩绝嗣危机的终结者
王室妾扶正不奇怪。官员不可以妾扶正是因为官员不能纳名门闺秀为妾(名门小姐都是妃嫔预备役,你纳她们什么意思),妾都是平民甚至贱籍,在某些年代是可以和人共用的,这样的人做妻会影响家风。但是王室侧妃很多也是名门出身,没有什么不能扶正的。朱标的第一个老婆死了以后娶的续弦就是原本侧妃扶正,朱允炆他妈(只不过没坐几年太后就被靖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