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3穴,气血从头通到脚,扶阳气,暖后背,全身舒坦觉更香!

橘杏缘 2024-04-13 04:58:05

之前听过一个案例:

一个60岁左右的阿姨,平时非常喜欢跳广场舞,但是因为后背经常发凉,偶尔还这边痛一下,那边痛一下,也不知道啥原因,开始以为是小毛病就没在意。

过了好几年一直没缓解,还越来越严重了,跳舞都不利索了,只能在家歇着,晚上睡觉也不安稳,情绪非常低落,人都显得憔悴了好多。

直到小区有位后背经常冷痛的老人,告诉她坚持艾灸3个月就不痛了,阿姨听了也照着做,没想到灸一段时间,后背冷痛改善了很多,也可以向往常一样跳舞了,每天脸上都笑嘻嘻的,气色也不错。

真为这位阿姨感到开心,这也再一次证明了中医技术的魅力!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后背冷痛从中医上来说多是因为身体某个“通道”淤堵了,导致气血不畅、阳气不足。

下面跟着白术一起了解下有哪些可能导致淤堵的“祸根”,这样才好“对症调理、重拳出击”~

后背又冷又痛

多是这3个“祸根”在作祟

1、阳虚

后背被视为阳气的最大通道,你看“阳经之海”督脉和“人体阳气出处”膀胱经都在后背,当一个人阳气充足的时候,后背会感觉温暖、后背肌肉也会比较丰满而坚实,身子挺拔有力。

反之,若体内阳气不足,寒气也容易侵袭,进而导致经络淤堵,后背就无法被温煦滋养,进而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甚至整个身体都会感到畏寒。

2、寒湿

寒湿多,阳必损。寒湿之邪阻滞,使得阳气不得升发,这是为什么呢?

湿气本来就是阴邪,与“阳气”是死对头,一旦积聚多了,就会损伤体内阳气,那么阳气的升发和输布就不正常、也不充分。

寒湿如果停留在后背,压制了背部的阳气,犹如浇灭了温暖的小火苗,那么背自然又冷又痛。

平时不注意背部保暖的、经常贪凉和冷饮、吹冷空调的朋友要多注意。

3、颈椎病

有颈椎病的人,其颈椎发生了退行性改变,会牵扯到后背神经,就很可能导致后背出现又冷又痛症状,情况较为严重,通常会表现为放射性疼痛。

当头转向某一方位时,总是感觉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这很可能是颈椎病的征兆。

除了这3点之外,还有筋膜炎、强直性脊柱炎、低血糖等也是有可能导致背部冷痛的,如果冷痛比较严重的一定要找专业医师面诊并对症调理。

在平时的调理和保养中,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缓解后背的冷痛症状呢?

白术在这里教大家3招,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朋友强健后背,舒坦度过每一天~

一刮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条经络,膀胱经与肾经、督脉相交,是人体阳气的重要出处,并且还通联脏腑气血,通过运行气血、联络五脏六腑,可以振奋五脏六腑的阳气。

如果把膀胱经疏通了,身体阳气会源源不断,不只是温煦后背,全身都会感觉暖。

怎么疏通该经络呢?刮痧就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膀胱经循行于脊柱两侧,脊柱旁开1.5寸,经常刮此处,能改善局部的代谢和循环,从而缓解局部疼痛,达到舒经通络的效果。

建议刮拭前涂抹凡士林、霜、膏、精油等, 若没出痧,可以每天刮1次,每次3-5分钟,出痧等痧退再刮。

有些朋友可能自己刮膀胱经不方便,家人也不会刮痧,那就可以选择用经络锤拍打后背。

二摩后腰

后腰有个巴掌大的地方——八髎穴所在位置,只要好好疏通,就可以起到调气血、补肾气、壮元气、强筋骨的作用。

用手掌从上髎穴开始依次往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进行快速推擦,速度以1分钟30-50下的频率刺激膀胱经和督脉即可,会有一股热流明显地传导至被摩擦的部位。

疏通此处,别说是腰背痛了,还有妇科、男科问题,失眠、便秘、易怒、急躁等问题都能得到缓解和解决。

三灸“护背穴”

《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当后背冷痛到吃药打针都不怎么见效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艾灸这个中医瑰宝。

下面针对后背冷痛给大家推荐3个宝藏穴位:

1、腰阳关

腰阳关又叫脊阳关、背阳关,属督脉,穴位于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艾灸此穴能温肾助阳、舒筋活络。

2、委中穴

有句话叫“腰背委中求”,也就是腰背部的问题都可以找委中穴来调理。

该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艾灸此穴能舒筋活络,对付腰背疼痛很管用。

3、足三里

“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是补中益气、通经活血的大穴,若是气血不足引起的后背冷痛,就可以多灸一灸这个穴位,能大大缓解症状。

小贴士:艾条燃着的一端距离皮肤3-5㎝,每穴艾灸10分钟,每周灸2-3次即可。

背痛中老年人的常见症状,也是“梦魇”,朋友们可以按照文章介绍的3大护背方法去试着调理,经络通全身通,气血足全身暖!

9 阅读:752

橘杏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