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日常,想养好,得先忘掉以前的养生知识

经亘康康 2025-02-05 21:26:44

要想养好胃,一定要先忘掉以前的那些你掌握的所有的健康知识。

知识是无罪的,但胡乱用,用到不该用的地方就是一种错误,这一点也不难理解。

就像钱,它可以是一张纸,一个硬币,一小串数字,它没有感情,不分好坏,可以用到造福人类的事情上,用不好了,可能外星人都得瑟瑟发抖。

上午在养胃群里看到有个友友问,吃萝卜行不,不是都说萝卜是助消化的吗?

这样说并没有不妥,只是萝卜助消化,帮助谁来消化,是正常人,还是养胃人,是大人还是小孩?是很轻的养胃人,还是很严重的养胃人。

不管是萝卜还是胡萝卜,这种块茎类的蔬菜,也可以看成是水果,都不好消化,别问我为什么,原理我不懂,也讲不清楚,就是消化不了,这么说是基于实践得出的。

生病之前,炒个萝卜,不管是萝卜炒肉,还是清炒胡萝卜,或者是萝卜炖羊肉,都没有问题,那时根本不用担心它好不好消化,或者考虑它有没有助消化的作用,只是会想它好不好吃,够不够吃。

但生病之后就不一样了,吃东西之前要看下它是不是好消化,能不能助消化。不过这种对食物的印象都来自于过去的经验,他们已经不再适用于养胃人了。

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如果要举例,从现在写,我可以绕地球的腰转上三圈。

比如,小米粥,这个几乎在所有人的印象里它是养胃的,当然这里的人不包括养胃人。很多养胃人说,喝了小米粥不舒服,不是反酸就是烧心,这个我也深有感触,养胃开始时,比较严重,不管吃什么都难受,喝小米粥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养胃,它带来的只是更痛苦。

那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事只有自己实践一下就会发现真实的情况和他们说的不一样,和自己想的也不太一样。

因为所有的人都可能会骗人,当然这个骗人或许是无心的,但是胃不会骗人,它像个孩子一样,只接受它喜欢的,不喜欢它就会闹情绪。

除了小米粥,还有很多小米粥的衍生版,比如小米绿豆粥,小米南瓜粥,这些曾经一直认为是养胃的营养佳品,在生病之后都被压在了五行山下。

比如糯米,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粘性大,不好消化,对胃不好,所以养胃人常常对它避而远之。

可我的感受是它熬出来的粥很容易消化,并且很多人糖人很怕它,因为它升糖快,一种升糖快的食物,怎么可能不好消化,这是不是又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我是在出院后才开始喝粥的,尝试了各种粥,发现了糯米粥,后来一直在喝,从糯米粥到小米糯米粥,再到小米粥,绕了一圈又回到小米粥,不过胃的功能不一样了,变得更强了,喝小米粥毫无压力。

在食物的选择上,要注意观察和思考,一条路走不通,再走七条路,条条大路通罗马。

比如增重这方面,先看看那些减肥的人害怕什么,他们苦恼的是体重下不来,害怕碳水,害怕主食,那么我们就应该选择主食。

比如刚才说的糯米粥,糖人不喜欢,因为消化快,升糖快,那么它就适合我们养胃人,因为我们需要这种消化快的食物。

再比如水果,蔬菜,很多人总也忘不掉,他们真的如你认为那么好吗?

先不说黄帝内经里提到的说法,什么说法,它说五菜为充,充饥的充,滥竽充数的充,就是说可以吃,也可以不吃,不吃也能活,当然这也是对于正常人说的,胃不好的人很难消化蔬菜,别问我为什么,我只知道它是什么。

可能蔬菜纤维多,人体胃酸少,或者缺少能分解纤维的益生菌或者酶。

这些都是猜测,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现在的很科学的理论也不一定绝对科学,现在的猜测或许就是以后的科学,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实践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养胃,我总是强调实践,因为千人千胃,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两片叶子是相同的,完全一样,那么也不可能有两个人的体质是完全一样的,哪怕是双胞胎都不行。

理论或许是正确,但也仅限于在理论层面上,但实践就不一样了,每个人都自己的实践,通过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胃方法和食物,剩下的就是坚持了。

写在后面:对于养胃,曾经发生什么不重要,将来会发生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你在干什么,你要干什么,你能干什么。

加油,余生君!

1 阅读:5
经亘康康

经亘康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