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世界各国掀起了机械化装备取代牲畜牵引野战火炮的潮流,作为列强之一的美国陆军自是不甘人后。该国一战后成立的野战火炮委员会,拿出了二十年代设计的将75毫米以上加农炮,以及100毫米以上榴弹炮安装在履带式或轮式车辆上的方案。
M-12
美军高层批准了方案,野战火炮委员会立即着手进行自行火炮可行性评估,经过一番实验,确定了基本方案。1941年6月,美国陆军兵器局用刚投入批量生产的M3中型坦克的车体,加装M1918M1加农炮结合成自行火炮,经过试验后获得成功,由此诞生了M-12自行火炮。该武器车组由车长、驾驶员、炮手、装填手和通讯员共六人组成,观察范围450米,通讯范围370米。
该自行火炮发动机功率400马力,最大速度39公里/小时,转弯速度17度/秒;车体前装甲51毫米,两侧装甲16毫米,后部装甲19毫米;武器为一门155毫米M1918M1型加农炮,射速为每分钟3.6发,射程22公里。M-12自行火炮于1942年开始生产,装备对象为坦克装甲师下辖的炮兵部队。截止到1943年,M-12自行火炮只生产了100余辆,此后就终止了制造。这款武器为何产量这么少,咱们来聊一聊原因。
其实M-12自行火炮性能还是不错的,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美军曾经将74辆该型火炮运抵法国前线,有一辆M-12在1.8公里距离上,一炮就将德军213毫米厚的工事击穿,可见该火炮威力还是很大的。但是,从图片可以看出,该炮没有防护,不用说火炮打击,就是躲藏在暗处德军士兵甩出一枚手榴弹,就可造成车组人员伤亡而失去战斗力,因此作战时M-12需要友军保护,无防护是一个致命缺陷。
另一个原因是M-12自行火炮没有机动发射的能力,只能原地射击,与普通牵引式火炮相比优势并不明显。还有个原因就是M-12自行火炮携带弹药数量少,该武器由M3坦克车体改成,M-3坦克长4.53米,宽2.24米,如此狭小的车体除了火炮和人员,多余的空间很少了,因此弹药基数只有10发,严重影响火力持续性。打起仗来弹药车要紧紧跟随,否则M-12自行火炮就不能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就是M-12自行火炮产量少的原因。1945年,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定型为M-40的自行火炮问世并量产。
观察距离 通讯距离 你这个坦克世界玩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