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息、中国降息,中美对决的根本原因?这是一场世界级经济战

小年的政经 2023-01-14 07:11:08

这两天,华尔街有一篇文章,引起了全球金融圈的热议。

文章名为《战争与产业政策》,作者是瑞信银行利率策略主管佐尔坦·波萨。

这位老哥,曾担任过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官员,因准确预测市场闻名,被华尔街誉为“市场波动先知”、“恐慌预言家”。

不过,真正让他成为“全球网红”的,还是这篇横空出世的文章。

文章认为:战争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热战,还有大国在网络空间、太空、深海等“冰冷空间”中的角力。

而当前的中美博弈,则是一场涉及技术、货物和大宗商品的“经济战”。

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了今天“美国加息、中国降息”的奇特现象。而战争的结果,则将决定21世纪世界经济的大格局。

美国加息,中国降息

10月份,国际金融市场有两件大事:

其一,是美联储表示要进一步加息。

根据10月13日美联储发布的会议纪要,美联储预计将在11月会议上,再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将是美国今年第六次加息,累积加息幅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75个基点。

但由于美国通胀形势依旧严峻,美联储官员们已表示,今年12月份还有50个基点的加息额度要完成。

由此一来,到2022年年底,美国的政策利率将会飙升到4%以上。

设想一下,钱光存在美国的银行里就有4%的收益,这对全球资本的“虹吸效应”会有多大?

但与美国与全球加息浪潮背道而驰的是,中国却在此时罕见地宣布了降息。

继8月份我们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之后后,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又发布通知,决定取消部分城市的房贷利率下限。

很多符合条件的城市,商业房贷利率已经降低到4%以下,部分城市的房贷利率更是低至3.7%。

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随之下调。

近十年来我国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走势

在这个关键时候,中美两国一个加息、一个降息,货币政策出现逆向而行。

你有没有想过,根本原因是什么?

柏年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从美国的角度,“美国加息”的表面原因,当然是为了进一步遏制通货膨胀。

数据显示,2022年9月份美国CPI同比增速高达8.2%,再次超出市场预期。

从政治层面来看,美国将在11月份迎来重要的中期选举。根据民调显示,拜登政府由于管理通胀不力,支持率已经降至40%以下。

所以,拜登为保卫民主党在国会的优势地位,赢得选民支持,只能要求美联储走“激进加息、降低通胀”的这一招险棋。

第二、从中国的角度,我们选择降息,主要是为了稳定经济、特别是稳定房地产市场。

早在去年底,高层就强调中国经济将面临“三重压力”,包括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其中,房地产行业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23.1%,商品房销售额下降了28.8%。

如果按照新房开工计算,8月份新房开工面积更是同比暴跌45.7%,达到近十年来的最大跌幅。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是一个十万亿级别的行业,涉及的上下游产业众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庞大。

所以房地产业必须要“稳”。而通过降息稳住地产,就意味着稳住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但是,上面的表述,都只是表面原因。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发生“对决”的根本原因,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中美脱钩”、全球产业链的重构,给中美两国同时带来挑战。

而这个挑战,在中美两国身上,留下了不同的印记。

这个话题,是柏年今天重点想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全球产业链重构

我们先来看看“华尔街大神”佐尔坦是怎么说的:

在《战争与产业政策》这篇文章中,佐尔坦认为,全球产业链在中美博弈、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之后,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在过去30年的和平时期,全球最重要的大国产业链,分为以下三个:

第一是便宜人力:美国吸引全球移民,通过移民来保持本土服务业低廉的人力成本,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在硅谷,就有相当多的中国、印度“码农”,在给美国互联网企业打工。

第二是便宜货物:中国凭借人力成本优势,成为“世界工厂”,并源源不断地为世界、特别是美国输出价格低廉的产品;

第三则是便宜能源:俄罗斯廉价的天然气源源不断,为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提供能源支持。

这三个巨大的产业链,涵盖了中、美、俄、欧四个全球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势力。

在和平状态下,欧洲为了便宜的能源,向俄罗斯支付欧元;美国则为了便宜的商品,向中国支付美元。

便宜的能源、人力和商品,共同给世界带来了低通胀和经济繁荣。

然而,在中美博弈、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发生后,全球产业链出现重大破坏。

例如在中美方面,自从2018年特朗普掀起贸易战起,美国就极力打压中国高科技行业、甚至限制几乎所有中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

根据外交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已有1000多家中国企业,被美国列入制裁清单。

其中,半导体产业当然是制裁的“重灾区”。就在今年8月9日,拜登刚刚签署《芯片法案》,强迫国际芯片巨头们 “二选一”,要么选择中在中国建厂,要么选择在美国。

如果选择美国,跨国巨头们可以享受美国的政府补贴;如果选择中国,则被禁止使用美国技术。

美国芯片法案资金分配情况

如此无理、又类似于“胡萝卜加大棒”式的制裁举措,如今已不只局限于半导体产业。而是开始蔓延至中美在新能源、医药、稀土、纺织等众多行业的竞争当中。

对美国而言,这些手段当然是为了阻止中国崛起,是美国所主导的“中美脱钩”的重要一环。

但如果没有了便宜的中国商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立刻替代中国,满足美国人巨大的消费需求,美国物价必然上升。

这就是今天美国“高通胀”的根源。

而中国,则因为美国制裁、出口产业受阻,导致经济压力加大,我们不得不重启房地产业来稳定经济。

与中美类似的,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停止向欧洲输送廉价的天然气,也导致欧洲能源价格和通货膨胀不断攀升;

目前,欧洲天然气价格已经飙升至去年同期的5倍。更加严峻的是,就在冬天越来越近的时候,北溪天然气管道突然被炸毁,更断绝了俄欧和解的可能性,欧洲工业和经济发展也因此受到拖累。

所以从全球产业链来看,曾经带领全球走向繁荣的“中美合作体系”和“俄欧合作体系”均已被破坏。

这种情况,正如佐尔坦所言,让全球产业链面临所谓的“明斯基时刻”。

而展望未来,中美两国谁能在这场挑战中胜出,就看谁有能力构建新的供应链体系、主导下一轮全球经济秩序。

中美各自寻找出路

对于美国而言,美国目前的方案是押注印度——这个唯一有潜力替代中国地位的大国,培养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5月份美、日、印、澳等国组建“印太经济框架”,试图在经济上围堵中国、剥离中国的产业链。

同一时间,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会议,决定美欧未来将逐步在太阳能电池、稀土、芯片等关键领域完成对中国的“脱钩”,并建议在印度等地建设新的制造工厂。

美国如此急迫地鼓舞印度参与围堵中国,自然是看到了印度有取代中国地位的可能。

当前,印度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人口数量也超越中国,年轻劳动力充裕。

此外,中国与印度还存在超过1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争端,印度也就自然就成为了美国制衡中国的重要棋子。

不过美国虽然有意,印度却并不一定积极配合。

中印同为经济大国和“上合组织”成员国,虽然有领土争端,但同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所以为了维护与中国的关系,印度在9月份宣布暂时退出“印太经济框架”谈判,让美国试图重构全球产业链的大棋,先输一招。

而在另一边,中国重构全球产业链的方案,正在顺利进行。

我们的方案是,在稳住欧洲的同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合作平台,拓展美国以外的全球新兴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首先,从欧洲方向来看,在今年俄乌冲突之后,欧盟事实上已经成为了除乌克兰以外的最大受害者。

欧盟政策受美国绑架、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但经济方面遭遇恶性通货膨胀的反噬,政治上更与俄罗斯完全站在了对立面,使得“俄欧合作体系”破损。

我们都知道,欧盟缺乏新兴产业,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中没有任何一家是欧洲公司。

而随着当下“俄欧合作体系”的崩坏,欧洲优势的传统工业也要加速衰落。

到最后,正如同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所讲的,欧洲可能将彻底沦为美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倾销地和殖民地。

相比之下,对欧洲而言,中国则是可靠的贸易伙伴。

根据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了欧盟最大货物贸易伙伴。在美国产业链“去中国化”的背景下,对中国而言,欧盟无疑又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而就在11月份,德国总理舒尔茨宣布访华,并承诺不会与中国脱钩——这将会是中国外交的一大胜利。

除了欧盟之外,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五国、东盟等重要国际平台中,各国与中国也存在着大量的合作共赢空间。

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俄罗斯、伊朗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金砖五国中,印度、巴西是除中国以外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还是全球第二大粮食出口国,与中国可以进行产业合作;

东盟十国,则是当前中国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占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半壁江山。

所以,我们的主要策略,是在与欧洲积极维护贸易关系的同时,借上述国际平台、拓展其他新兴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以此打破美国产业链的围堵。

中美产业链的“包围”与“反包围”

正如佐尔坦在文章中表示的,当前全球最严重的危机,是大宗商品、工厂和船队在全球冲突中面临断裂的危险。

这场危机的源头,归根结底是美国。

在美国的推波助澜下,全球产业链的重构难以避免——这将是一场影响世界的经济之战。

对于中国而言,这也是一场“国运之战”,这场战争我们必须赢下。

~全文完~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欢迎关注我,转发、收藏并随手点个赞吧!

0 阅读:42

小年的政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