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更替,华章日新。回顾2024,糖尿病领域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成果频现。本报特邀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潘琦教授团队,梳理总结2024年度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领域备受瞩目、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及指南共识,以期促进知识共享与灵感碰撞,激发更多创新思维的火花。
流行病学进展《1990-2021年中国糖尿病国家负担及危险因素分析: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2024年10月7日,《1990-2021年中国糖尿病国家负担及危险因素分析: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发表。
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21年的约三十年间,我国总体糖尿病、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患病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率均呈现总体增长趋势,糖尿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2021年,中国T2DM新发病例超397万;T2DM患者总数近1.16亿;糖尿病死亡人数约为17.8万例;糖尿病导致DALYs约为1171万。
T2DM负担的增加可归因于多种因素,包括体质指数、空气污染和饮食习惯等。
《1990-2022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治疗趋势:对1108项涉及1.41亿参与者人群代表性研究的汇总分析》2024年11月23日,《柳叶刀》发表《1990-2022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治疗趋势:对1108项涉及1.41亿参与者人群代表性研究的汇总分析》。
数据显示,1990年至2022年,全球范围内年龄18岁及以上成年糖尿病患者数量从1990年的约2亿激增至2022年的8.28亿。2022年,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约为1.48亿,占全球成人糖尿病总数的18%,位列全球第二,第一为印度。
日本、西班牙和法国的女性以及瑙鲁的男性群体,糖尿病患病率有所下降,这些积极成果或可为遏制糖尿病发病率增长势头提供有益的借鉴。在高收入的西方国家、中欧和东欧的一些国家、拉丁美洲以及中东和北非,糖尿病治疗覆盖率≥55%。
可见《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对糖尿病防治目标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新药物、新适应证拓展
以及中国糖尿病药物研发突破性新进展
01国内外新上市药品依柯胰岛素(Icodec insulin)2024年6月2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了依柯胰岛素在中国的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成人T2DM。
在临床相关剂量下,依柯胰岛素通过皮下注射给药,降糖作用时间可覆盖一周。依柯胰岛素在T2DM患者中进行了5项3a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基础胰岛素日制剂相比,依柯胰岛素治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显著更优或相似,低血糖发生风险相似,HbA1c达标率及安全达标率显著更高或相似。IcoSemaIcoSema是全球首个基础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与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联合制剂。
COMBINE 1是一项为期52周、随机、开放标签、治疗达标、3a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基础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使用IcoSema相较于Icodec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1291例T2DM患者,主要终点是52周HbA1c水平较基线的变化。结果显示,52周时,IcoSema组HbA1c自基线降幅为1.55%,Icodec组HbA1c自基线降幅为0.89%,HbA1c降幅达到优效[估计治疗差异(ETD):﹣0.66%,95%置信区间(CI):﹣0.76~﹣0.57,P<0.0001)]。替尔泊肽(Tirzepatide)2024年5月15日,替尔泊肽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改善成人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7月19日,替尔泊肽新增适应证,用于在低热量饮食和增加运动基础上改善成人肥胖或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超重患者长期体重管理。
SURMOUNT-1的3期临床数据显示,每周皮下注射一次,经过为期72周的替尔泊肽治疗,15 mg剂量组的参与者平均体重减轻高达22.5%;SURMOUNT-2的3期临床数据显示,经过为期72周的替尔泊肽治疗,15 mg剂量组平均体重减轻15.7%,表现明显优于安慰剂。高血糖素鼻用粉雾剂2024年6月4日,NMPA批准胰高血糖素鼻用粉雾剂上市,用于4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的治疗。严重低血糖是指出现意识和(或)躯体障碍的低血糖事件。高血糖素鼻用粉雾剂治疗严重低血糖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分别包含83和70例成年糖尿病患者的2项临床研究中得到验证。研究比较了单剂量高血糖素鼻用粉雾剂与单剂量胰高血糖素对胰岛素诱导的低血糖患者的血糖反应。结果表明,高血糖素鼻用粉雾剂能够有效提高血糖水平。
考格列汀2024年6月24日,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双周制剂——考格列汀获得NMPA批准上市,用于T2DM的治疗。在饮食和运动干预后血糖控制不佳的中国T2DM患者中,以安慰剂为对照;在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的中国T2DM患者中,以利格列汀(日制剂)为阳性对照,分别开展了评估考格列汀降糖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
结果显示,考格列汀单药治疗24周,HbA1c水平有效降低0.96%,显著优于安慰剂组(0.33%);当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时,考格列汀组24周HbA1c降幅高达0.96%,与利格列汀组降糖疗效相当。在安全性方面,两项Ⅲ期临床研究均没有观察到额外的安全性问题。糖尿病治疗药物新适应证探索GLP-1 RA对NYHA心功能分级的影响一项预先设定分析汇总了两项国际、双盲、随机试验数据,将1145例肥胖相关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参与者随机分配至每周一次使用2.4 mg司美格鲁肽组或安慰剂组,治疗持续52周。结果显示: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患者比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更好[分别为32.6%和21.5%;比值比(OR)2.20;95% CI 1.62~2.99;P<0.001],且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恶化情况少[分别为2.09%和5.24%;OR 0.36(95%CI 0.19~0.70);P=0.003]。
GLP-1 RA对CKD的作用FLOW是首个评估使用GLP-1 RA周制剂对于T2DM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肾脏和心血管结局及死亡率影响的临床试验。研究设计为一项国际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涉及28个国家387家研究机构,共纳入3533例患者。研究中位随访3.4年时,安慰剂组有410例患者出现首次主要肾脏事件,司美格鲁肽组有331例[风险比(HR)0.76,95%CI 0.66~0.88]。与安慰剂组相比,司美格鲁肽组发生首次肾脏复合结局的风险降低了24%。
GLP-1 RA对膝关节炎的影响2024年10月30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发表了题为“Once-Weekly Semaglutide in Persons with Obesity and Knee Osteoarthritis”(每周一次司美格鲁肽在肥胖相关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论文。结果显示,经过68周的治疗,司美格鲁肽组参与者体重平均减轻了15%,而安慰剂组仅减轻了5%;在疼痛评分方面,司美格鲁肽组的平均降幅为42分,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28分。此外,司美格鲁肽组参与者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改善也更为显著,特别是在爬楼梯、行走及其他身体活动上,表现出更好的能力。
03中国糖尿病药物与疗法研发重大进展中国原研GLP-1R/GCGR双重激动剂达成减重3期临床研究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中国原研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胰高血糖素受体 (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在中国超重或肥胖人群中的3期临床研究(GLORY-1)中达成了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结果显示,玛仕度肽4 mg和6 mg两个治疗组治疗32周后,体重自基线下降的百分比以及体重相对基线下降≥5%的受试者比例均显著优于安慰剂;治疗48周时减重疗效较32周有更进一步提升,在疗法估计目标和疗效估计目标下,玛仕度肽4 mg组相较安慰剂组的差值分别为﹣11.30%和﹣11.58%,玛仕度肽6 mg组相较安慰剂组的差值分别为﹣14.31%和﹣14.37%。
中国原研GLP-1 RA双周制剂在糖尿病注射类药物中实现给药周期新突破在中国T2DM患者中开展的GZR18注射液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Ⅱ期临床研究显示:患者接受GZR18治疗26周后,HbA1c水平自基线下降2.28%,其中新诊断患者HbA1c水平下降达2.98%。GZR18安全性、耐受性良好,最常报告的不良事件为胃肠道反应,与同类药物相当。
中国科学家团队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方向已经建立成熟的技术路线2024年9月25日,《细胞》杂志公布了RGB-5088胰岛细胞注射液治疗1型糖尿病研究的成果。RGB-5088采用了先进的化学小分子诱导技术(CiPSC),能够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并进一步分化为功能成熟的胰岛细胞,用以替代患者体内功能丧失的胰岛细胞。RGB-5088胰岛细胞由3种参与血糖调控的内分泌细胞组成:α细胞、β细胞以及δ细胞。接受CiPSC胰岛细胞移植治疗后第10天,患者每日胰岛素用量减少了50%;75天后,彻底停用外源胰岛素,空腹血糖值维持在糖尿病诊断阈值(126 mg/dl)以下,HbA1c<7%;4个月后,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从43.18%提升至96.21%;5个月后,TIR稳定在98%以上,HbA1c水平维持在5%左右。尽管该研究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但其使T2DM患者解除终生服药的愿望同样可期。
新指南,新理念012024年指南和共识推荐体现糖尿病防治新理念注重基层防治工作2024年,我国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方面颁布了多部基层指南和(或)共识,包括《社区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流程与管理规范的专家共识(2023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社区筛查专家共识》《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基层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随访管理专家共识》《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和防治专家共识(2024)》等文件,为基层开展相应工作提供了规范性指导意见。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年版)》为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中运动治疗提供了方法论和实操指导几乎所有的糖尿病相关指南均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防治的重要性,但一直以来缺少详尽的指南来指导临床医生开展糖尿病运动治疗。
2024年6月,《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年版)》发表,指出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可通过体力活动准备问卷(PAR-Q+)进行运动风险评估,老年患者可通过跌倒风险自评问卷(FRQ)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对于久坐状态或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高危成年T2DM患者,推荐在参加中等及较大强度运动前应进行医学评估。
T2DM患者的运动治疗应遵循合理的运动处方。T2DM患者的运动处方应包含有氧、抗阻、柔韧性和平衡练习几个类别的运动计划。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应考虑运动治疗的目的、时效性及每个患者的特殊注意事项,每个类别的运动计划应包括频率、强度、时间、方式以及总量、进阶和注意事项。制定运动处方时还应根据患者健康状况、既往用药方案等对运动时机、运动中血糖监测、运动营养充、运动损伤和依从性等给出推荐意见情况,以提高运动治疗的疗效,并尽量减少运动带来的伤害。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体力活动减少本身就是糖尿病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广泛地开展规范的运动处方治疗,有望在糖尿病规范诊治中进一步实现医体融合。
特殊人群糖尿病诊疗个性化指导方案《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首次提出了健康综合评估方案,为临床操作提供了具体指导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存在不同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及相关风险的老年糖尿病人群推荐了不同的降糖药物治疗路径,进一步体现了以临床结局为导向的综合血糖管理理念;同时在并发症,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管理方面,也依据最新的临床证据对管理目标进行了调整。在降糖方案制定时,该指南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老年患者心脏功能、肝肾功能、并发症与合并症、低血糖风险、衰弱状态、体重、患者与家属意愿等多方面因素,制定高度个体化的降糖方案。
地域特色指南精准指导糖尿病诊疗中国的寒地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和青海等省区。寒地人口超过2亿,《中国寒冷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多学科专家共识》辨析寒冷地区T2DM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合并症与并发症特点,针对性提出了包括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血糖监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管理、降糖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寒冷地区糖尿病个性化防治策略。
2024年11月,《中国高海拔地区血糖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发布。海拔2500米以上的地区能产生明显的生物效应,被定义为高原。高海拔地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常见的慢性高原病。
进入高海拔地区,人体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多,是导致血红蛋白数量与质量变化的因素。在高海拔地区还存在一些非方法学特异的干扰因素,如红细胞生存周期的异常。该共识为高海拔地区人群的血糖监测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建议,以提升糖尿病管理水平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与合并症或并发性协同管理理念加强2024年发布多部指南共识,包括《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专家共识(2024)》《2型糖尿病患者卒中预防及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临床管理共识》等,为糖尿病不同合并症或并发症的诊治提供了决策参考。
新型糖尿病管理模式有望推动糖尿病诊疗水平提升5G+“三早”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发布《5G+“三早”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提出构建5G+“三早”(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包括依托数字化健康管理系统,整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个体智能监测终端形成“医院-社区-家庭/个人”健康信息多端数据共享云平台;应用5G智能可穿戴设备实施连续、动态、实时的健康指标居家监测和糖尿病风险预警;对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实施早筛查和风险评估,将基于连续血糖监测(CGM)的24 h平均血糖作为一种可供参考的糖尿病风险评估指标;在遵循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和药物干预的综合性干预原则基础上实施分层管理,根据CGM技术提供的连续、动态、实时的血糖监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干预方案,联合智能应用程序实施个体化的精准健康管理,建立糖尿病的“三早”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MMC“三高”患者全程管理模式《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三高患者全程管理规范》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管理理念。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均为“代谢危险因素”,在我国的患病率正日益增高。这3种疾病共患显著增加了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MMC在代谢病管理方面已形成明显特色。本规范有望提高基层MMC模式在管理“三高”患者中的效率,充分利用MMC“1+X”分级诊疗模式,以及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院内外一体化管理平台,确保患者获得更规范的管理并改善其长期健康结局。
THE END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
除了补脑,核桃还有这4大益处!坚持吃6个月,大脑真的可能发生变化
2025年ADA《糖尿病管理标准》发布!更新要点一览
超10万人研究发现,经常喝牛奶,或增加心脏病风险,尤其是…
点分享点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