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武汉军区在平反冤假错案时,军区内部以及与上级领导机关之间意见不完全一致,尤其在对原副司令唐金龙问题上。
对于军区政治部给出的结论,作为军区第一政委的王平就不同意。

唐金龙是贺老总麾下走出来的将领,在战争年代一直担任军事干部,土地革命时期担任过团长,抗战时期从副营长到团长干8年时间。解放战争时从副旅长改为旅长、副军长等职。
在大西北打仗十多年,解放后调任装甲兵工作。六十年代,随部队换防到武汉军区,被提拔为军区副司令。在特殊时期,走上了绝路。生命定格在1967年,逝年55岁。
转眼9年过去,军区对过去的案子进行平反,他也在其中。可是军区政治部一位干部在他的平反结论写“自身身亡”。作为军区第一政委的王平看到结论后,表示不同意这样的结论。

王平虽然没有与唐金龙共事过,可对于他材料王平是清楚的。上级在1975年8月把他从炮兵政委调任武汉军区也是另有深意,让他掌握好部队,大刀阔斧进行整顿,对干部政策问题落实。作为原副司令唐金龙的案子,他也早早就接触并且了解事情的过程。
在特殊时期,很多事情因为时机不成熟,而只能搁置等待,需要一个强大的外界推力来改变。案件平反工作,给出的结论四个字,王平认为唐金龙副司令是被无情打击不堪忍受,是导致他的根本原因,应该换一种写法“迫害致死”。
虽然军区第一政委负责全区工作,但政治部是抓具体工作的部门,军区政治部听取政委的意见,但主要负责人意见不同,最终上报给总政部裁定。

总政不同意王平给出的结论,意见不统一,问题就无法向前推进。
当时,军区要给原唐副司令开追悼会,本来要打算开小会,作为军区主要负责人表示要参加,政治部将小型追悼会改为大型追悼会,杨司令主持,王政委致悼词。虽然结论不统一,但军区主官认为应该亮明态度,或许也是对当时结论不合理的一种无声的抗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