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这世界,格局变动那是真快,多极化浪潮一下子就涌到眼前了。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即将开幕的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自然成了观察国际安全走向的一个重要窗口。 这次慕安会,主题直接定为“多极化”,光看这主题,就能感觉到西方世界对现在权力分散、秩序要重塑这事儿,心里挺复杂的。 中美两个大国,派出的代表要在会上怎么互动? 特朗普的“俄乌和平方案”又会碰上啥样的审视?
说起来,这届慕安会召开的时机,也正是赶上全球地缘格局大调整的节骨眼上。 一方面,俄乌冲突这把火烧了这么久,不光是欧洲安全形势变了样,全球力量对比也在跟着加速变。 另一方面,特朗普重新掌权,国际局势添了不少变数。 就这背景,慕安会主题定成“多极化”,味道就挺深的。 你看主办方出的年度报告,嘴上承认多极化是现实了,但字里行间,还是透着对“冲突更多、规则失效”的担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老牌西方强国面对新兴力量群体冒头,心里有点焦虑不安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慕安会要开之前,法国和印度一块儿搞了个人工智能行动峰会,这会其实提前给多极化格局下的大国博弈,来了个小小的预演。 会上,包括中、法、德还有印度在内的61个国家,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治理上,达成了些共识,重点是“开放、包容、合乎道德和安全”。 结果呢,美国副总统万斯突然冒出来,会上直接警告,公开反对管太严人工智能行业,甚至联合声明都不签。 万斯这态度强硬的,与其说是为了保住美国在人工智能上的领先位置,倒不如说是美国单边主义的老病灶又犯了。
更值得琢磨的是,万斯在人工智能峰会上的发言,几乎把“美国优先”那套霸道逻辑,明明白白放台面上了。他不光要求欧洲盟友“别管太细人工智能”,还直言“美国是人工智能领头羊,特朗普政府就是要保持这状态”。 这话,怎么听都带着“唯我独尊”的味道,不光跟61国的共识立场对着干,也惹得参会各国代表普遍不爽。 会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直接上台回应,强调人工智能发展“得有规矩”,这话明显就是冲着万斯去的。 从人工智能峰会这事儿,其实不难看出,美国就算在盟友面前,也藏不住它想维护单极霸权的真想法。
但你看,跟美国一心想“独霸”人工智能成果形成对比的,是咱们这边展现出的开放合作姿态。 中国DeepSeek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搞出突破,还愿意把经验跟大家伙儿分享。《纽约时报》就发文说,DeepSeek的成功,让欧洲那些小人工智能公司看到了希望, 证明了想追上AI前沿,其实没那么遥不可及。 更关键的是,DeepSeek这成果是开源的,也就是说,我国在人工智能上取得的成就,是愿意跟世界共享的。 把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上的做法摆一块儿看看,谁高谁低,一下就看出来了。 美国“闭门造车”,说白了就是想保住自己的领先优势,咱们主张开放合作,这才是多极化时代该有的合作共赢精神。
再把目光转回要开的慕安会。 王毅外长这次还会带队去参会, 开会期间还会参加“中国专场”并发表演讲,说说中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 要知道,慕安会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西方国家对话的平台,我国连续这么多年派高级别代表团参加,本身就挺积极的。 在多极化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参与慕安会,肯定能提升会议的全球代表性,也能让议题更丰富多元。 特别是现在有些国家,老喜欢在国际场合瞎说八道,散布一些对中国不利的论调,中国代表在场,多少能压一压这些不靠谱的声音,维护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讨论氛围。
这届慕安会,俄乌冲突肯定还是躲不开的核心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官方代表这次要缺席会议了,西方国家好像打算在慕安会上搞一场“缺席审判”。 美国那边,除了副总统万斯和国务卿鲁比奥要来,特朗普政府的俄乌战争问题特使凯洛格也会跟着一块儿来, 估计会抛出特朗普的“俄乌和平计划”。 听说这计划的核心内容可能是“冻结冲突”。 但俄罗斯早就表态了, “冻结冲突”或者暂时停战,他们不接受。 乌克兰那边,态度好像也不太明朗。 美国媒体甚至放风,说俄罗斯要是不配合,美国就加大力度援乌;乌克兰要是不听话,美国可能就断供军援。
特朗普政府想在慕安会期间推动“俄乌和平计划”,前景真不好说。 一方面,俄乌两边在核心利益上,分歧还是太大,短期内想达成实质性和平协议,估计够呛。 另一方面,美国自己对俄乌冲突的态度,也挺摇摆的, 特别是特朗普2.0来了,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还有对俄罗斯的政策走向,都可能变。 更重要的是,俄乌冲突背后,还牵着美俄、美欧好多复杂的瓜葛, 哪一方都很难单方面说了算。所以,特朗普政府这“和平计划”,能不能真给俄乌冲突降降温,真得打个问号。
欧洲国家在慕安会上的立场,同样值得关注。 慕安会发布的年度报告,花了不少篇幅讲欧洲现在的困境,说欧盟正面临俄乌冲突、经济被人拿捏、自由民主模式受挑战这“三重危机”。 报告甚至把多极化也说成是欧洲困境的原因之一, 这说明欧洲在多极化浪潮里,既焦虑,也对自己的定位有点懵。 欧洲智库的文章也分析了,美欧之间价值观都不一样了,美国给欧洲提供安全保障的时代也过去了。 欧洲想走出困境,关键还得是自己硬起来,战略上得自主,别老指望美国。
在多极化时代,欧洲的对华政策走向,直接关系到它自己的未来。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最近公开表示,欧盟必须和中国“建设性接触”,争取建立“更平衡的关系”。 这话一出, 外界就觉得欧盟对华政策可能要变风向了。 考虑到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再加上全球多极化是大势所趋, 中欧要是能加强对话合作,不光对双方都有好处,也能给动荡的世界多添点稳定性。 慕安会期间,中国代表要怎么跟欧洲各方互动,怎么阐述中国对多极化和全球治理的看法,值得好好看看。
可以预见,这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会成为观察世界格局变化和主要大国怎么互动的重要平台。 多极化是挑战,也是机会, 在多极化时代,怎么加强国际合作,一块儿应对全球性的难题,这是摆在所有国家面前的共同考题。 慕安会能不能在化解分歧、凝聚共识上往前走一步,咱们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