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发展必然一往无前,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必然随着新事物的出现而不断变化。
就拿家里的一些物品来说,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再适用,或者被新产品给替代了。
本期就盘点10个曾经家家必备,如今被渐渐淘汰的“家居产物”,全都是“时代的眼泪”啊。一、固定式晾衣杆过去,阳台的晾衣杆,基本上就是两根不锈钢管,虽然承重力不错,也十分耐用,但日常使用时却有些不便,需要利用撑衣杆才能把衣服挂上去,并且无法晒被子和床单。
如今,基本上被电动式晾衣杆代替了,只要轻轻一按晾衣杆就可自由升降,完美解决了传统晾衣杆使用不便的问题。
除此之外,甚至有些家庭为了美观,还彻底舍弃了阳台晾衣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衣物烘干机。
二、客厅大吊扇过去,大吊扇算是家里必装的产物了。作为夏天的“清凉神器”,我脑海里甚至还有小时候在吊扇下吃西瓜的画面,那叫一个惬意。
如今,随着空调的普及,大吊扇基本上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不是不好用,只是现代住宅因层高问题,已经不适合再安装大吊扇了。
不过家里层高若能达到2.7m以上,还是可以安装一台。在天气不是特别炎热的情况下,比空调要省电舒适。
三、客厅机顶盒过去,家里安装了电视机,就必须加装上自带遥控器的IPTV机顶盒,只有这样电视才能正常观看各种节目频道。
如今,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别说机顶盒了,就是电视机都被很多家庭抛弃了。即便安装了电视机,也不再需要机顶盒了,只要开通了会员就能随时观看。
四、机械门锁过去,家里的入户门基本上都是机械门锁。也时常会因为丢钥匙、找不到钥匙、出门有没有带钥匙而感到困扰。
如今,就连开发商交付的新房,都帮我们预装上了智能门锁。不管是指纹解锁、密码解锁,还是人脸识别解锁,都比钥匙方便多了。
除此之外,智商门锁的远程监控,手机app互联,也极大增加了居住安全性。
五、大棉花被过去,大棉花被就是冬天里最温暖的陪伴,哪怕天气再冷,晚上睡觉也能给人一种满满的安全感。
此外,它也是结婚必不可少的嫁妆品,像我的大衣柜里,就有几床当时结婚时置办的大棉花被。
如今,基本上被更加轻薄柔软的蚕丝被、羽绒被、羊毛被代替了。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棉花被太厚重了,压在身上有些喘不过来气,并且吸湿性比较强。
六、枕巾过去,为了避免睡觉时把枕头弄脏,都会铺一块枕巾。我还记得小时候睡觉因不喜欢铺枕巾,被老妈凶了很多次。
说实话,我到现在都不明白枕头为啥一定要铺枕巾,明明那个时候已经有枕套了,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如今,除了老一辈人之外,已经很少看到有人用枕巾了,基本上都是枕套,脏了丢洗衣机里清洗就好,非常方便。
七、万能充电器过去,手机电池是可以拆卸的,万能充是家家必备的。不仅仅能给手机电池充电,相机、遥控器的电池也都可以充,只是充电速度有点慢。
如今,基本上被时代淘汰了,估计一些00后看到了都不认识。取而代之的是统一充电线,不仅充电效率高,也更加安全。
八、烧水壶过去,开水都是用明火烧开的,然后再冲到暖水瓶里。唯一的麻烦,就是在烧水的过程中需要不定时看一下,防止溢水。
如今,应该没有多少人再用明火烧开水了,要么是用电水壶,要么安装净水机饮水,比用烧水壶要方便多了。
九、墙面挂钟过去,家家墙面都会有一个挂钟,甚至是客厅里标配的产物,除了用来记录时间之外,还承载了一种家的仪式感。
如今,随着手机、电视、智能音响等电子产品的存在,越来越多家庭不再刻意安装了。即便有些家庭安装,也是作为一种装饰的存在,没有任何实用性的意义。
十、报纸过去,报纸是我们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报刊亭,也方便了我们及时了解当天的新闻和热点。
如今,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资讯的获取方式越来越便捷,街头的报刊亭也逐渐消失了。甚至有时为了能找到一些报纸做家务,还得到废品回收站那里去寻找购买。
写在最后:纵观时代发展,无论是什么家居产物,真正适合我们的永远都不是流行,而是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审美和需求。那些沦为“时代眼泪”的产物,或许有一天也会以另一种形式回归,焕发出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