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六帝中,论起个人才能,似乎呈现一代不如一代的明显下滑趋势,朱元璋几乎是无所不能的五边形战士,而朱棣则是全面略弱于朱元璋,算是小点的五边形选手。但是到了后期的几位皇帝,个人能力每况愈下,自中期之后,大明王朝就基本没有了明君,更是没有具备军事才能的皇帝。
说起大明王朝文治武功双双在线的,就不得不提起前期的两位强势君王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朱元璋出生于佃户家庭,自幼家贫饱受饥寒之苦,到了元末黄河改道饥荒肆掠淮河流域,朱元璋举家蒙难,众多家庭成员因此罹难。走投无路之下,先后沦为乞丐和僧人,游历江淮地区,见惯了民间疾苦。到后来,应同乡邀请,加入了当时遍布江淮地区的红巾起义军。
朱元璋从军
加入起义军之初,朱元璋从基层做起,基本上是每战必亲临战阵,因为战功和卓越的军事才华,很快在军中扶摇直上。到后期脱离起义军独自创业,朱元璋作为一军统帅,基本上都是每战必亲临前线指挥,直到朱元璋拿下应天府之后,才开始了由军事统帅转为国家领袖,从纯军事人才升级为军政全面发展。这也是朱元璋集团能够从元末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自坐镇南京之后,朱元璋基本就很少亲自统军出征了,军事指挥权基本都交给了徐达和常遇春二人,尤其是徐达,负责主持大大小小的战役,为阵前指挥。而朱元璋则是带着谋士集团,运筹于帷幄之中,决策于千里之外。再加上当时朱元璋手下可谓是军事方面的人才济济,抛开徐达、常遇春二位帝国双臂不说,还有邓愈、李文忠、冯胜、傅友德、唐贺、沐英、朱文正、蓝玉等一大批能人。
朱元璋团队
自成气候之后,朱元璋除非是事关生死存亡的战役之外,一般就不再亲自统军,这主要是朱元璋和一般农民起义枭雄有所不同,其人物格局较高,毕竟打天下不容易,治理却更难。而且当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完全没有必要再亲自下场,毕竟风险与收益并不匹配。朱元璋后期主要参加的战役为与陈友谅的生死对决鄱阳湖之战。这一场战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本就是谁赢谁将夺取天下,谁输谁就万劫不复,生死攸关,为此朱元璋放下了所有杂事,亲自下场,和陈友谅进行了一场大决战。
自此之后,朱元璋几乎再也没有亲自下场,包括北伐中原和征讨北元,基本都是由徐达等人主导。而朱棣,出生于1360年,当时朱元璋刚刚入主南京后坐稳江左,时局动荡之下,朱元璋对儿子培养方向各不相同,重点培养太子朱标文韬武略。对于朱棣等人的培养,主要是军事方面,目的就是为了让朱棣等皇子在洪武初年的武将们谢幕之后,可以担当重任,为大明王朝驻守边疆,也正是因为此,朱棣长期就跟着明朝初年的名将历练,朱元璋为其安排了岳父徐达,就藩北平之后,朱棣长期跟随徐达和李文忠历练。
鄱阳湖水战
明朝初年,北部战事频发,明朝和北元的战争接二连三,从东北一直延伸到河套以西的数千公里边境线,几乎就没有停止的时候,朱棣也屡屡亲临战场,和凶悍的蒙古骑兵对垒,因为培养方式的差异,朱棣的军事才能主要体现在战阵之间的指挥上。到了洪武后期,完全成长为大明王朝的塞王之一,与宁王、晋王和秦王等藩王沿着北部边境依次展开,为大明王朝戍边。朱元璋驾崩之后,朱允炆着急削藩,朱棣在危急存亡之际,开始造反,率部靖难。
靖难四年,几乎每一场大小战役朱棣都是亲临战场,特别是最重要的白沟河之战,夹河之战,滹沱河之战,以及后来的千里奔袭南京,朱棣都是阵前领袖,甚至许多次战役都是冲锋在前。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基称帝,同样也是闲不住的主,永乐时期,由于北元已经灭亡,蒙古分裂为瓦剌和鞑靼,朱棣常年与蒙古作战,所以深知蒙古重回中原的野心,对于蒙古各大部落展开了疯狂的乘胜追击。朱棣时期,总共组织了五次北伐,几乎每次都是倾全国之力亲征。
朱棣
所以从表面上看,朱棣的战绩要好于朱元璋,从以弱胜强的靖难之役,到后期的五次永乐北伐,朱棣勇猛,战功和战绩都是可圈可点,特别是朱棣时期重金打造的神机营,对蒙古骑兵有着先天的大优势,在整个明代都有着重要作用。朱棣一生中经历的战争无数,其中忽兰忽失温之战和靖难之役,无疑是朱棣军事生涯中的两大高峰。
忽兰忽失温之战,发生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当时,瓦剌部首领马哈木率部向漠南进逼,对明朝边境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这一局势,朱棣决定亲自出征,以彰显明朝的威严和决心。他发兵50万,亲率大军深入漠北,与瓦剌军展开了一场激战。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温都尔汗西北),朱棣亲率精骑与瓦剌军展开厮杀,杀瓦剌王子10余人,士卒数千人,迫敌败退。明军乘胜追击,至土剌河,“生擒数十人”,敌酋马哈木、太平等“脱身远遁”。此战虽重创瓦剌,明军亦伤亡不小,但朱棣的英勇和决断,无疑为明朝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朱棣北伐
而靖难之役,朱棣和明朝政府军打了四年,是朱棣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建文元年(1399年)至建文四年(1402年),是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朱棣起兵反抗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挥师南下,与南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在战争的初期,南军凭借着强大的军力和优势的地形,给朱棣的军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然而,朱棣并没有气馁,他灵活运用策略,多次出奇制胜,最终消灭了南军的主力,攻下了帝都应天(今南京),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相比之下,朱元璋所参加的大型战役就没有那么多了,但是其军事巅峰的鄱阳湖之战,面对人数占尽优势,武器和战船占据绝对优势的陈友谅大军,朱元璋带领军队长途奔袭而至,在鄱阳湖上与陈友谅展开了一场血战,利用有如神助的风向用火攻,再加上小快灵的船只,给陈友谅大军造成了难以估计的优势,多次身涉险地,甚至差点被陈友谅第一猛将张定边的冲阵所杀,基本上也就在此战之后,朱元璋就不在亲自统军,洪武年间,朱元璋基本就不再亲自掌管军队。
1、类型不同,朱元璋是帅,朱棣是将
朱元璋之所以要全方位强于朱棣,主要是其所站的高度要高于朱棣,朱元璋的角色更像是一位领袖,其思维更具大略观,所以在朱元璋的视角,战争是政治的延伸,除非必不可打的战争之外,朱元璋一般不会亲自下场,起所思所想并不是战争,更多的是整个国家的民生疾苦,以及对于一个百废待兴的大国的责任,毕竟朱元璋作为一个曾经挨饿受冻的普通百姓,其对底层百姓的艰难深有体会,所以朱元璋并不喜欢打大规模战争,整个洪武时期,即使是几次声势浩大的北伐,朱元璋也没有倾全国之力北上。
靖难之役
对于朱元璋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一仗,就是和陈友谅的争霸之战。但是对于朱棣来说却不同,朱棣出身于行伍之间,自幼耳濡目染就是如何取得一场场战役的胜利,其人生阅历决定了眼界,朱棣一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自然是靖难。靖难成功之后的北伐草原,基本上就是倾全国之力的实力绝对碾压。整体而言,朱棣在内政治理能力上确实能力不够,其执政期间,喜欢大搞政绩工程,五次北伐投入和支出完全不成正比,修永乐大典还算是意义重大,七下西洋更是有点花钱买面子,而对于民生建设确实有限。这就是朱棣和朱元璋在治国大略上的差距。
2、手下武将的差异
朱元璋和朱棣,虽然都是艰苦创业而崛起的豪杰,但是很明显的是围绕在两人身边的武将质量,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朱元璋手下的主要将领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傅友德、邓愈、蓝玉、汤和、花云、沐英等等。而朱棣手下的武将,最出名只有朱能和张玉两人,除此之外就是孟善、丘福、徐增寿等人,还有后期的张辅。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都全面落后于朱元璋时代。
朱棣手下名将
再有,朱元璋手下武将全面性更高,徐达、蓝玉、李文忠、冯胜都有帅才,常遇春、傅友德等人都是不世出的悍将,整体而言,可谓是将星云集,人才遍地。只是一个徐达的军事水平就足以胜过朱棣,而朱棣这边的武将,基本都是勇夫尔,不仅仅没有帅才,甚至连谋略都不够,行军打仗很多时候还得依靠姚广孝来布置,连奔袭南京的决胜方案都是出自姚广孝。
正因为手下武将的能力差距,造成了两人对于亲自统军的观念差别,朱元璋可以完全放手让徐达等人主持军务,而朱棣则只能在军事上事必躬亲,毕竟其在徐达手下特训过,其他人则不行,就比如北伐,丘福北上曾大败而归。在朱棣时代,真正能指挥大兵团的只有住第一人而已。
3、目的不同,朱棣的表现欲,证明自己继承皇位合法
整体而言,朱元璋和朱棣的不同点还有,朱元璋比较务实,而朱棣则需要追求一些外界评价来拔高自身的形象。这主要是因为,朱元璋为创业之主,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名头已经摆在那里了,完全没有必要在为自己的王冠上再加几颗微不足道的珍珠以示威严。
而朱棣则不一样,朱棣本就是靠着靖难篡位而上的君主,自古以来对于得位不正的君主史书上都会颇有微词,因此朱棣需要各方面的加分项,所以其亲自统军北伐,修编永乐大典,然后下西洋!
封建社会大一统开国皇帝就那么几个人,维朱元璋最牛🐮🐮的。别说什么老李都是二代的。
大明之耻,御驾亲征大翻车,千里送人头--朱祁镇
因为他手下不行,底子太薄。朱元璋留给小朱的手下他又不敢用,因为两者之前打的尸山血海
朱棣就是自己想不上也不行啊,他是真的没人可用啊,用个丘福,不听劝把自己搞死了,差点没气死朱棣,张辅被拖在安南,朱高煦是一员猛将,当统帅却不行,只能自己上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强于李世民,做皇帝后亲征都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