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太空交汇对接,俄罗斯提供发动机,难道中国的态度俄不关心?

以山爱科学 2025-02-20 05:30:33
导读:

在2024年十二月的时候,中国的高科技井喷了一下下,不仅让全国,也让世界为之惊叹。

但在这个月里印度也没有闲着,在2024年十二月三十号发射了两颗卫星,用来验证空间对接实验。

不过这次实验进展的并不是很顺利,前后进行了四次。

首先准备在2025年一月七号的时候进行首次对接,结果对外宣布需验证中止预案,对接任务取消。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中止和终止的区别。

中止指的是的暂停程序,而整个任务还会继续推进;终止指的是程序结束不再有后续行动。

所以这次宣布,意味着印度还准备继续尝试。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次任务中止了的呢?

印度并没有说原因,但外界有揣测,认为在这次实验中,两颗卫星有可能失控,甚至是失踪了。

于是在一月八号的时候,印度又进行了第二次的尝试。

不过这一次同样没有成功,两颗卫星在相距二百多米的时候,出现了横向漂移。

当然横向漂移在对接过程中是可以出现的,但问题是这个漂移的数据超过了界限。

所以这个情况属于异常漂移状态。

第三次尝试,这一次没有像第二次那么急切,休整了几天之后,在一月十二号进行了。

不过这一次也失败了,在两颗卫星距离三米的时候,发生了信号延迟,导致两颗卫星悬停。

接着又修整了四天,到了一月十六号的时候,两颗卫星才对接成功。

不过对于这次实验的细节以及具体技术数据,印度并没有对外公布,只是说他们成功了。

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但最终印度还是继中国、美国、俄罗斯之后成为了掌握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

印度这些年在太空技术上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超越了很多老牌的发达国家,办到了这些国家没有办到的事情。

但要是深究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印度的这些技术成功并不具备完全的自主能力。

使用的芯片是日本和韩国的,使用的传感器来自美国,发动机是来自俄罗斯的。

那么今天就围绕着这件事来说一说。

印度背后的支持者

印度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有些激进,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航天领域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

比如日本利用H—2A火箭进行发射,一次就需要消耗一亿五千万到一亿七千万美元。

中国的技术还不错,成本低一些,但也需要六千万美元。

那么印度作为一个人均GDP只有两千美元的国家,在这方面进行投入,就有些顾此失彼了。

当然了说到这里,会有人提出疑问,新中国建立之初,也在航天领域进行投入,这怎么说?

不一样的。

自从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不仅受到了美西方的打压,也受到了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的打压。

在一些科技领域不得不为之。

而且中国可以拧成一股绳,举全国之力去做一件事,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技术成果是完全自主的。

印度能办到吗?

不说别的,利用其他国家的技术来发展,就算是成功了,也是空中楼阁。

其二、印度的技术积累还是太弱了。

比如这次对接,前后经历了四次,时长更是拉倒了十八天,最终燃料就只剩下不到五公斤。

不仅是这一次。

印度的载人航天计划,也是屡次出现问题,比如月船系列的失败。

这就是腿短还非要迈大步出现的问题。

其三、过于依赖其他国家的技术支持。

印度航空看起来如火如荼的发展,但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从其他国家进口,就意味着一旦对方进行技术封锁,那么印度就什么也做不了了。

以美国为例,需要你的时候,好说好商量,不需要的时候,翻脸也就在下一秒。

要知道中国和美国也是有蜜月期的,但这个时间段非常的短暂,很快就又对中国卡起了脖子。

但不管怎么说,出现这样的问题,都是因为印度在航天领域走的太过急切了。

俄罗斯对印度的支持

俄罗斯对印度的支持并不意外,双方有着非常重要的合作基础。

其一、印度是俄罗斯最大的武器采购商。

比如2016年到2020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了六十六亿美元的装备。

这笔金额占据了俄罗斯武器装备出口的23.3%。

其二、印度已经成为了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客户。

在2024年的七月份,俄罗斯的石油占据印度进口石油量的44%,一天就要进口俄罗斯石油二百零七万桶。

在2024的时候,年双方更是签订了十年年的协议,每年印度要进口俄罗斯一百三十亿美元的石油。

其三,俄罗斯被美国踢出美元体系,印度成为了一个突破口。

俄罗斯通过和印度的交易,规避了美元体系。

当然印度也想通过俄罗斯的交易,让印度的卢比成为国际流通货币。

总之双方合作的基础是存在的。

俄罗斯不看中国的态度吗?

看不看得分时候的,俄罗斯和中国是有关联的,但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

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俄罗斯想要平衡中国的影响力,就会拉上印度。

当然印度也通过俄罗斯和印度的关系,来平衡美国在印太战略中的关系。

所以双方既有合作的基础,也有合作的动力。

也就是说俄罗斯不可能完全看着中国的态度做事,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中国也不会看着俄罗斯的态度做事。

就像在联合国中国代表回应记者的问题,俄乌冲突延续至今,是因为中国援助俄罗斯。

结果中国代表进行了回答,大概意思是,如果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援助的话,那么俄乌冲突也不会是现在这个局面。

中国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理有据的。

那么俄罗斯因为自身的原因,去做一件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在国际事务中,并没有非黑即白的事情,会因为各种利益而纠缠在一起。

目前的国际局势可以说是飓风来临之前,那么中国只要按照既定目标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美国和俄罗斯支持印度在航天领域中发展,这是印度难得的机遇期,抓住了、消化了也许印度就会脱变。

但这些高科技的消化岂是一时半会就能办得到的?

所以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高速发展,并不会受到影响。

而且在不断地发展中,中国也在强化自己的技术壁垒,比如可回收火箭的研发,载人登月的不断推进等等。

0 阅读:0
以山爱科学

以山爱科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