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北京饭店,一位身着华丽服饰、满身珠光宝气的阔太端坐于桌前,妆容浓重的脸上,也难掩那不自然的神情。
不久,门轻轻打开,王鹤寿携其干女儿陶斯亮(陶铸之女)缓步而入,径直坐到了阔太对面。
谈话随即展开,王鹤寿表情凝重,语气冷淡,这一切,皆因坐在他对面的这位阔太是我党的一名叛徒。
随着谈话的深入,王鹤寿的一句话,瞬间让那位阔太的脸色变得苍白。
那么,王鹤寿究竟说了什么?这位阔太究竟是谁呢?

1981年的一天,王鹤寿突然找到了干女儿陶斯亮,要她陪伴自己前往北京饭店,去探望一位特殊的美籍华人“朋友”。
陶斯亮有些纳闷,干爸身边的朋友,自己也是知道个大概的,什么时候还有一个“美国”朋友了?
尽管满心好奇,陶斯亮还是迅速整理好行装,跟随干爸一起去了。在前往的途中,陶斯亮这才知道即将要见的人是谁——秦曼云。

陶斯亮
秦曼云?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王鹤寿见状,便向其介绍起了秦曼云,陶斯亮听后瞬间瞪大了双眼。
不为别的,只因此人竟是我党的一位叛徒!陶斯亮这才反应过来,为何干爸这一路上脸色阴沉,就连话也变得格外的少了。
不多时,两人来到了北京饭店,推门而入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身着华丽服饰、满身珠光宝气的阔太,她便是秦曼云。
尽管此时的秦曼云已是70岁的高龄了,但却穿着时尚,还化了妆。

王鹤寿
在看到两人后,秦曼云脸上堆满笑意,迅速起身热情迎接。而王鹤寿脸色阴沉,径直坐在了阔太的对面。
秦曼云略微有些尴尬,但很快便恢复了神情,三人坐定后,便开始了话题。
这场谈话,大多情况下是秦曼云在发问,谈论的话题不外乎是这些年来同志们的下落、近况等等。
对此,王鹤寿只是以简短的话语作了回应。秦曼云明白,王鹤寿这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耿耿于怀呢。

她开始为自己辩解,讲述自己当年的情况,表示自己只是被逼无奈,自己也很后悔之类。
眼见王鹤寿不为所动,秦曼云便向其表示,自己并无恶意,此番回国也只是想着能为祖国尽一份力罢了。
她声称,这些年来,她虽身处海外,但却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她的心中始终挂念着共产党、挂念着同志。
“这些年来,你受苦了吧?”秦曼云“关切”地问道。

王鹤寿听着秦曼云讲的这些话,心中并无波澜,只觉得可笑,一个背叛党、背叛国家、背叛人民的叛徒,有什么资格来关心那些同志?
那些因她的叛变而死去的革命同志,他们听到秦曼云的这番话,还能安息吗?王鹤寿对秦曼云这种惺惺作态的姿态十分反感。
接着,王鹤寿的一句话,直接令秦曼云无地自容:“这是我们党内自己的事情,算不了什么!”

言下之意,你现在已经不是我们党内的同志了,管好自己就行了,少在这里假惺惺地说自己的“苦衷”,为自己开脱。
那么,秦曼云究竟做了什么?为何她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呢?
卿本佳人 奈何做贼提及秦曼云这个名字,或许会让许多人感到陌生,但若说起她的前夫——关向应,想必大家就明白了。
早期的秦曼云,的确是一位活跃在革命舞台上的女同志,她不畏艰险,积极参加各种反帝爱国斗争。
在那个“红色崇拜”的年代,秦曼云也前往了莫斯科留学,正是在那里,她与关向应相遇,并结为了夫妻。
学成归国后,秦曼云辗转于上海、武汉等地,秘密从事着地下工作。然而,国民党的疯狂“清剿”使得革命之路布满了荆棘与坎坷。

关向应也在此期间不幸落入敌手,但他宁死不屈,咬紧牙关,没有吐露半句关于自己、同志以及组织的秘密。
由于证据不足,迫于压力,国民党最终将其释放,之后,关向应便跟随贺龙战斗,与妻子秦曼云从此一别两宽。
想当年,在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上,她曾站在党旗下,紧握拳头,郑重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永不叛党”。
然而,这掷地有声的誓言,她终究未能坚守。

1934年6月的一天,李竹声与党内同志接完头后,便转身返回了办公处,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被暗处的特务尽收眼底。
正当他准备进门之际,躲在四周的特务突然从暗处窜出,将李竹声、秦曼云等同志尽数逮捕,中共江苏省机关随即被破获。
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李竹声、秦曼云等人为了保全自身,纷纷选择了背叛,供出了大量的军事机密,包括电台位置、作战计划以及兵力部署等。
注:一种说法是秦曼云被捕后叛变;另一种说法是秦曼云被党组织保释出狱后,当即与党组织脱离了关系,之后叛变。

关于秦曼云的叛变,虽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但无论哪一种,都无法抹去她背叛革命的事实。
正是凭借秦曼云、李竹声等人提供的情报,国民党得以顺利逮捕了另一位我党的重要领导人——盛忠亮。
这一事件导致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几乎被彻底摧毁,为了保存实力,中央机关不得不撤离上海,转战苏区。
盛忠亮被捕后,不论敌人如何威逼利诱,始终是一言不发。如果你认为,盛忠亮也是这般坚贞不屈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

这里有必要提到一点,自秦曼云与关向应分道扬镳后,秦曼云又有了一段新的恋情。没错,此人正是盛忠亮。
国民党特务当然不会就此放弃,毕竟盛忠亮在共产党内的地位也不低,他的手上势必有更多的共产党的信息。
但又死活撬不开他的嘴,这可怎么办?思来想去,大家一致想到了一个人——顾顺章(革命叛徒)。
顾顺章一听,当即表示:“这还不好办?他不是对他女朋友向来是言听计从的吗?把她女朋友叫来就行。”

众特务顿时茅塞顿开,急忙将秦曼云给叫了过来,盛忠亮一瞅,自己女友叛变了,自己还坚持个什么劲儿?
当然也是在秦曼云的不断劝说之下,盛忠亮决定抛弃心中的信仰,当即叛变。据说,当时盛忠亮的手中,还有党组织活动的黄金,叛变后直接私吞了。
其实,这两人都是在早期最积极的革命者,但他们最后却没能坚守住自己的初心,放弃了自己的信仰,背叛了党和国家,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秦曼云叛变后,也没“闲着”,继续为国民党当局提供中共方面的信息,又导致黄文杰、田汉、朱镜我等人接连被捕。

当时,一个恶性循环悄然形成:被捕——叛变——供出情报——抓捕更多人——更多人叛变……
一直循环、循环,但这个循环,却在黄文杰等共产党员这里停止了,他们表示,自己身为一个共产党人,绝不会做背叛同志之事!
在这之中,有一位名为朱镜我的同志,他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曾在日本留学,与国民党的一位总务司长是同窗,他夫人的叔父也在国民党当差,与蒋介石相交甚好。

朱镜我
同窗劝他“自新”、叔父欲将其保释,但朱镜我均不为所动,仍旧坚持自己心中的信仰。
反观秦曼云,她所谓的“背叛革命是形势所迫”、“十分后悔”、“有办法绝不会做这种事”等言辞,不过是为自己开脱的借口罢了。
试问,出卖如此多的同志怎能是形势所迫?供出党组织的电台位置、兵力部署以及作战计划等核心机密,又怎能是形势所迫?
这些不过是她为了减轻内心的负罪感而编织的谎言罢了,这话她自己信吗?
叛变后的夫妻俩,转投于国民党工作,在新中国解放前夕,两人先是去往台湾,后直接在美国定居。

从之前的叙述中不难发现,秦曼云与盛忠亮两人并未如同顾顺章一般被处死,也未像其他叛徒那样被国民党排挤与抛弃。
他们似乎游离于惩罚之外,反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享受着安逸的生活。这是为何?
这其中的缘由,或许是因为他们并未像顾顺章那般行事高调、张扬跋扈。相反,他们选择了低调隐忍的生活方式,成为了那个不被人注意的“隐形人”。
就好比,人们会先记住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至于第二名或者更加中间位置的人,人们自然也就不会去注意到了,更不会叫上来他的名字。

秦曼云与盛忠亮便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成功地避开了世人的目光与历史的审判。
不过,盛忠亮在晚年时虽身居海外,但也为祖国做了不少事,他专门成立了一个文教基金,每年都对资助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
而秦曼云,也时常以“爱国华侨”的身份回国观光,尽管她的过去充满了争议与污点,但她仍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与祖国保持联系,寻找内心的慰藉。
但无论他们如何粉饰自己的过去,那段背叛革命的历史终究无法抹去。
结语忠诚是革命者的基本品质,在革命斗争中,面对困难和挑战,坚守信仰、忠诚于党和人民是至关重要的。
秦曼云,一位曾站在革命舞台上的女战士,却未能坚守初心,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背叛。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个人的私利与懦弱,而放弃了信仰与责任。
她的背叛,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名誉,更对革命事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无论秦曼云如何辩解,她的背叛行为都无法被掩盖或美化。
她试图以“形势所迫”、“十分后悔”等言辞为自己开脱,但这些都不过是掩盖她背叛事实的谎言。

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困境与考验,会坚守信仰,宁死不屈,而不是像秦曼云这样,为了保全自己而出卖同志与组织。
历史是公正的,它会记住每一个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人,也会铭记那些背叛革命、出卖同志的叛徒。
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守信仰、忠诚于党和人民,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参考资料
“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与一对叛徒-散木.同舟共进
归国美籍华人秦曼云脱党之谜. 《党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