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辽宁发现8000年前的“中华第一龙”,新石器时期是龙的乐园?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2-03-30 20:20:11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在华夏儿女心中占据了无法比拟的至尊地位。距今约2000多年的汉代时期,龙已经成为了寓意祥瑞、昭示德政的象征,而到了清代,龙进一步提升至了“真龙天子”的至高无上的尊位,成为了帝王的象征,皇室的专属之物。同时,黄色也因金龙的得道而“鸡犬升天”,成为御用赏赐物品——黄马褂的标配颜色。

由于龙文化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刻影响,时至今日,中华民族的儿女多以“龙的传人”自居,彰显出了作为“神龙后裔”的自豪感。

虽然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塑造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个尴尬的事实不得不面对:龙这种神乎其神的生物,是否真的存在?

对此,我之前的文章有详述,按照现代科学的物种认证体系,龙因为过于“神秘”难以在自然科学体系中编纂造册,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即便如此,也不能认定龙就是虚构出来的动物,毕竟很有可能在人类现代文明到来之前,它就已经走向灭绝之路了。

相关的证据不是没有,而且数量还挺可观。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第45号大墓发现了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在墓室中央男性墓主的两侧,分别用蚌壳精心摆出了一龙一虎;而在同一水平线南北间隔20米左右,还发现了两组蚌壳塑龙。

后经考古学者研究,三组蚌壳塑龙距今已有6000多年,而且其形态上已经具备了鹰爪、鳞身、鱼尾、鹿角等与后世传说相一致的龙的基本要素。

据辛岩撰写的《查海遗址发掘再获重大成果》记载:1993年,在湖北黄梅焦墩的大溪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与濮阳蚌龙大致同时的河卵石堆塑龙,东西长4.46米;

另据高美璇在《辽宁8000年前新时期时代遗址中发现龙图腾》一文中介绍:1995年,在辽宁阜新查海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石堆巨龙,长达19.7米,其存在之久远,形体之巨大,堪称罕见,因此,辽宁发现8000年前的这条石堆巨龙,绝对称得上“中华第一龙”。

1996年,在辽宁葫芦岛杨家洼遗址发现了两条同样距今8000年的土塑龙。

由以上“中华之龙”的大发现可知:这些龙基本在距今6000-8000年间发现的,而且数量之多、形态之成熟、体积之庞大,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1995年辽宁发现的距今8000年前的“中华第一龙”,更是令无数华夏儿女耳目一新、为之一振。

同时,再次深入考证便会发现:倘若从仓颉造字开始计时,中华文明也不过距今6600多年,而这批“中华巨龙”的发现,却往往追溯到了8000多年前,也即新石器时代(高美璇在论文中特别用“新石器时代”这样的字眼进行诠释)。

遗憾的是,那个时候并没有形成文字,故而也没有留下关于这些土塑龙的文字记载,这为研究龙的起源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但不论如何,这一时期发现了如此数量众多的龙,某种程度上还是充分说明了一点:新石器时期,很可能就是龙的乐园。

为此,《龙文》一书中在开篇即点明一点:龙与中华文化,有某种共生的关系。中国最早的龙纹,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换言之,要探讨龙的真正起源,还要继续向前追溯到未有文字记载的前文明时期,也即新石器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很可能就是龙的乐园,而1995年,辽宁发现8000年前的“中华第一龙”就是极好的明证。

1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