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王伍福饰演朱德,康克清看完后让人带话:扮演的很像

一更历史 2023-07-06 22:32:33

1976年7月6日,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十大元帅之首,朱德不幸逝世。

他戎马一生,自投身革命以来,始终坚如磐石,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今年正好是朱老总逝世47周年。虽然朱老总已不在,但通过很多影视作品,也能了解他。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朱老总的特型演员,王伍福。

相信很多人在影视作品中都见过他的身影,在饰演朱老总这一角上,又有哪些故事呢?

01

1976年,对于全中国人民而言,是特别难忘的一年。这一年的1月至9月,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三位开国伟人相继离开人世。

一时间,全国各族人民陷入莫大的悲痛之中。

此时,一位名叫王伍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的演员,与各族人民一起沉痛缅怀朱德同志的病逝。

不过,那时的王伍福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或许就连他本人都没有想到,三年后,自己会因为朱德同志而彻底改变演艺生涯。

1948年,王伍福生于天津,是家中长子。有道是“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

老年间的天津卫就是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之辈的聚集之地,各种说书的、杂耍的、打把势卖艺的都汇集于此。

新中国成立后,旧社会遗留的一些糟粕统统被革除,不过这也令天津生出了比别的城市更加浓厚的曲艺风。

借着这股风潮,13岁时王伍福报考天津人民剧院的儿童剧团。

说来也巧,那时的儿童剧团到王伍福所在的学校招生,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自己还是长子,考虑到成为儿童剧团的演员后,不仅吃住解决,还能拿些零花钱。

于是王伍福一半出于兴趣,一半出于贴补家用,与同学们一起报考了儿童剧团。

让人没想到的是,积极备考的人名落孙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的王伍福却一路开了绿灯。

考上儿童剧团后,王伍福赫然发现自己对演话剧是有抵触的。他总觉得话剧比较枯燥,不像电影电视演员那样,能在大银幕上灵活地展示自己。

正当王伍福灰心丧气时,慈爱的母亲告诉他:“能演话剧的都是有大学问的人,你跟着他们好好学习,自己肯定会进步。”

从那时起,王伍福就决定要在话剧表演上向前辈看齐,必须要下苦功夫,好好练习。

这一练,就是四年。

1965年,天津人民剧院的儿童剧团解散,北京文艺团体知道消息后,主动到天津人民剧院招一些好苗子,王伍福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

到了北京后,王伍福终于有了登台表演的机会,先后演过士兵、团长、总司令。或许是因为年轻,那时还没有人说王伍福长得像朱德元帅。

一晃十余年过去了,因为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文艺与教育业几乎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窘境。

1976年,随着周恩来、周德、毛泽东三位伟人先后离世,以及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等反革命集团,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奔向新社会。文艺、教育等等社会各个方面正慢慢恢复,并逐渐有了起色。

1979年初,话剧《平津决战》在北京筹备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平津战役是发生于解放战争末期,与辽沈、淮海战役并称为“三大战役”,里面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开国元勋。

其他角色的选角过程都还算顺利,但在剧组挑选朱德的扮演者的时候,王伍福又是因为一个阴差阳错的机会,被战友话剧团的领导一层一层往上推荐,得到了一个宝贵的面试机会。

最终,王伍福经过试装、试戏等多个环节,打败了数百名的竞争者,成为话剧《平津决战》朱德元帅的扮演者。

为了演好朱德,王伍福如同着魔一样,如饥似渴地阅读一切有关于朱德元帅的书籍、回忆录和内部资料,并不断揣摩朱德的神态、心理和动作。

从定妆到正式演出前后将近一年时间,王伍福已经深深融入朱德这个角色,他的家里贴满了朱德的工作照和生活照。

功夫不负有心人,《平津决战》一经上演,王伍福扮演的朱德引发广大热议,正面的评价占据主要。

更令王伍福没想到的是,在《平津决战》播出后一段时间,他居然得到了国家领导人杨尚昆等其他重要领导同志的一致好评。

正当王伍福的演艺生涯已经有了重大突破与转变时,父亲却突然病危。为了让儿子踏踏实实地工作,母亲没有告诉他。

直到父亲去世,王伍福都没有回到天津,见到老人家最后一面,这是王伍福一生中都难以忘怀抹平的伤痛。

02

谈及自己为何能把朱德元帅演得活灵活现,王伍福总是笑着说:“我没有什么独门秘籍,只是多看、多听、多想、多练习。”

据知情者介绍,王伍福对朱德这个经典人物的把握,来自他对“朱德”这个名字的了解。

早在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访问陕北时,就说过朱德这个名字很巧妙。朱是红色,德是品德,朱德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品德。

的确,朱德同志一生吃苦耐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把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即使是80岁高龄还深入偏远地区。

因此,王伍福扮演朱德时,就加入了很多接地气的细节,这应当就是王伍福扮演朱德的独门秘籍。

不过,想要扮演好类似于朱德、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这些开国伟人,不光要得到咱们普通群众的认可,关键能不能得到这些开国元勋家人的认可?

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古月,有一次在河北西柏坡拍戏时,遇上了毛主席的女儿李讷。李讷看到古月扮演的父亲毛泽东形象时,一时竟愣住了。

临别之际,李讷突然紧紧抱住了古月,泣不成声,这就说明古月饰演的毛泽东是极其成功的,而王伍福也有同样的经历。

1984年,他参演大型歌舞作品《中国革命之歌》,再次大获好评,朱德元帅的夫人康克清同志也来到现场观看演出。

因为事先接到通知康大姐要来现场,王伍福其实是有些紧张的。在台上,他注意到只要自己一出现,康克清就拿出望远镜。

演出结束后,一众演员在后台等着诸如康克清等领导同志的接见,最终其他领导都来了,唯独康克清却没有来。

第二天,康克清让人带话给王伍福说:他扮演的很像,演活了老一辈革命家,还要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发扬他们的革命光荣传统。

不久之后,王伍福在北京国际饭店出席一个联欢活动,有幸又见到了康克清。

这一次,康大姐没有回避王伍福,她走到朱德(王伍福)的身旁,眉头一皱,把头深深地低下,声音哽咽,浑身颤抖,两只手紧紧抓住王伍福的手不放,最后不得不被工作人员搀扶到房间休息。

从这点来看,王伍福扮演的朱德,同样得到了家属的认可。

在这之后,王伍福演出不断,先后出演了《走出西柏坡》《朱德元帅》《金沙水拍》以及《建国大业》等多部著名影视作品。

这些影视作品里的朱德形象,从井冈山时期的英气勃发,到长征途中力挽狂澜、新中国成立后宽厚慈祥的大元帅,时间跨度如此之长,且形象转变如此之大,对王伍福而言,难度不小,但王伍福还是将其所扮演的角色刻画得栩栩如生。

03

既然长期扮演朱德元帅,王伍福肯定遇上过一些难忘的经历。除了曾被康克清大姐双手紧紧握住之外,王伍福还被朱德元帅的老家四川仪陇人民称之为“仪陇人民的儿子”。

那是1999年,王伍福应邀前往四川仪陇,因为没有演出任务,他便轻装上阵,穿着自己平常的休闲装。

令王伍福意想不到的是,他乘坐的汽车到达四川仪陇市政府广场时,许多少先队员和仪陇当地群众早早地等候在广场周围。

县长告诉王伍福:“在当地,你的名字和朱德的名字是紧紧相连的。”

王伍福挥了挥手后,围观群众大喊“你是仪陇人民的儿子”。此情此景,让王伍福一下就激动落泪了。

其实,谈及扮演朱德元帅的过往,还有许多故事可说,但从何说起,又该何时结束?

有部分人总是觉得诸如王伍福、马绍信、古月等这些扮演朱德、林彪、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其实是沾了伟人的光。

如果不是在相貌上接近这些开国元勋,他们的演艺之路将会非常平庸,根本得不到这么多人的喜欢与支持。

但是,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特型演员,数十年如一日扮演同一个角色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付出。

特型演员往往在开拍之前就需要进行几个小时的妆发,日常工作条件非常恶劣,还得背负很大的精神压力,长时间与家人分开。

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特型演员,王伍福同样不例外。虽然比较苦、待遇低,但王伍福不愿放弃,朱德元帅的成就与人格魅力一直在感召着他,每演一次都有不同的发现,觉得和朱德元帅更贴近一步。

“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这是朱德元帅生前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也被王伍福奉为人生准则,一直坚定地执行下去。

一生只干一件事,不是平庸,而是默默付出。

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特型演员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哪会有如今有这么多红色影视作品流传下来?

那些没见到过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元帅的后人,通过这些电影也能领略到这些开国伟人的宽广胸襟与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陈珂.王伍福 每一次表演当作第一次[J].时尚北京,2019(09):31-32+30.

[2]董清风.王伍福 秉承朱德的光辉[J].中国保健营养,2011(09):32-35.

0 阅读:64

一更历史

简介:看历史,阅人物,品人生!欢迎关注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