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夏天的养生,大家想到的可能是养心养阳的水果呀、蔬菜呀,或者是某个医家呕心沥血创造的好方子。不过,这种养生方式虽说健康有余但乐趣不足。
当然,躺在空调房里追剧、享用美食,乐趣是足够了,但咱们也不能总“精神养生”吧?所以,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既简单方便,又能兼顾精神、肉体的养生方式——夏日艾灸。
夏天那么热,艾灸那对吗?不仅对,而且还大对特对!首先艾灸疗法本身就是中医的三大疗法之一(灸、针、药),是一种通过艾火刺激人体穴位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
另一方面艾叶,又称艾草、香艾、艾蒿,其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经,能够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芳香辟秽,外用还能够祛湿止痒。所以艾草养生,古来有之。
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草称为地之阳,艾火是纯阳之火,能通三阴走十二经。《扁鹊心书》中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益可得百年寿矣”等描述。
“艾灸是个好东西,那我知道了,但为什么要选在夏天呢?这不是火上浇油?”事实恰恰相反,中医认为,天气越热,越需要艾灸,也越能达到理想的境地。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种说法叫冬病夏治,冬天寒气逼人,这个时节寒邪是非常猖獗的,有时没戴帽子或者洗完澡没擦干,寒邪就悄悄埋在身体里了。慢慢地,寒气越走越深,最终就会导致疾病。像支气管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脾胃虚寒、过敏性疾病等等,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及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都属于冬病的范畴。
再来看冬病夏治,这其实就是冬天的病夏天来治,原理则是寒气的天敌是阳气。夏天能最大程度的扬长避短,因为夏天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气温高,这也是天地间阳气旺盛的表现,旺盛的阳气,加上艾火的力量,能够快速地温阳散寒。
而艾灸的原材料是艾草,我们刚刚也说了,艾之火就是纯阳之火。这等于是把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可以最大程度疗疾,特别是冬病。所以在这里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夏天是可以艾灸的,真正灸进去的时候,非但不会觉得热,反而会感到舒适。所以,夏天不光能艾灸,还是艾灸的黄金时间。
艾灸大家都知道,就是拿点燃的艾柱在身上划来划去的,但是啊,您可不能一会放脑袋顶上燎一燎,一会又放脚底烧一烧的,艾灸是要讲究穴位和配合的。厉害的人会自己搭配,像是初学者或者没怎么研究过的人,我这里有几个“套餐”推荐给大家。
1、督脉灸先来说说怎么给体内的阳气来一个大补的“套餐”。
一般来说呢,阳虚之人或者需要冬病夏治的人有这么几个特点: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这是因为阳气不足,无法温暖四肢百骸导致的。所以这种人会比别人多穿衣服,会怕冷;脘腹冷痛,完谷不化,这里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这是因为脾肾阳虚,无力腐熟食物,导致食物没有消化就泄出。而脾肾阳虚,则容易让胃脘或者腹部冷痛,着凉更加严重;白天总想睡觉,困倦;面色苍白或者发黑;小便清长,频数;舌淡而胖,或有齿痕,脉象沉细。有其中几条的人们,就可以试试督脉灸了。
督脉的分支有很多,但是咱们记住它的主要枝干是后背正中那条线就可以了。至于为什么要艾灸督脉,则是因为督脉相当于生命的长江和黄河,只要督脉能够正常的运行和循环,那么,生机就会源源不断,所有的脏腑组织和四肢官窍就会得到气血的灌溉和濡养。
而且,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为阳脉之海,一身阳经之总属,阳气汇聚之处,对全身阳经气血有重要调节作用。另外,督脉所经之地,正是脊柱所在的区域,可以说,督脉包括了脊柱、脊髓以及周围的肌肉、神经、血管,筋膜等组织。还有一点很重要,在无形的层面上,督脉蕴藏着丰富的阳气。
那具体怎么艾灸督脉呢?
首先,在督脉上先撒一层药粉,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病情来配比的药粉(症状不重的可以省略此步)。
其次,在药粉的上面铺上桑皮纸,铺上姜泥、蒜泥,在姜泥和蒜泥的上面放上艾柱之后再灸。一般灸的时间非常长,做一次至少要2~3个小时。其实也可以在网上买相关器具,不是很贵,而且店家也会有详细的操作方法。如果自己实在是没信心,到中医院里做也是可以的。
需要注意的点是:可在头伏、中伏、末伏,或一九、二九、三九期间各做一次,或者在24节气当天做一次。如果是保健的话,每周一次,四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两周可进行下一疗程。
2、脾胃说完了补阳套餐之后,咱们接着往下走,但在开始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烧烤爱吃不?想必十个人中有九个爱吃,剩下一个估计是相当爱吃。尤其是到了夏天,烧烤就更是夜宵的标配了,一口烤肉,一口冰啤酒,别提多爽了。但是这么干是比较伤脾胃的,而且除了烧烤之外,喜食冷饮、贪凉、空调等不良习惯也会伤害脾胃。
那怎么办?不让人吃喝,那还有什么意思啊?哎,并不是不让大家享受夏天,只是希望大家降低一些频率,让脾胃有缓和的机会,另外再配上脾胃艾灸的套餐,那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脾胃艾灸的套餐有哪些?
自然是中脘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气海穴(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这三个穴位可是我从古代名医罗天益那“偷学”来的,只要遇到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时候,他往往就会用这三个穴位来艾灸,就是平时保健来讲,这三个穴位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那要怎么艾灸呢?
这次就不用像督脉灸那么麻烦了,这时候悬灸就可以了,就是用艾条,点燃以后,悬在皮肤上空,让艾条的热量,逐渐传递到皮肤。
这种灸法力道会很缓和,皮肤也不会感到很热。可以先艾灸中脘穴大约十多分钟的时间,然后再灸气海穴二十分钟左右,然后是艾灸足三里穴大约十多分钟即可。
如果在艾灸的同时,再服用培补气血、调理脾胃的药物,或者吃些培补脾胃的药食同源之品,则会更好。这个穴位组合,主要适合气血不足,脾胃虚弱之人。对于阴虚明显之人,需要专业人士来帮助指导艾灸,不适合自己来做的,孕妇忌用。
3、其他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套餐之外,大椎穴也是不错的养生穴位。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肩平齐,就是颈椎下那个凸起的地方,艾灸大椎穴能够温阳散寒。艾灸时可采取坐姿或俯卧的体位,请家人点燃艾条,对准大椎穴进行回旋灸。施灸者将艾条对准大椎穴,并距离皮肤2~3厘米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还有神阙穴,神阙在脐中部,脐中央。其可以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止呕止痛。我们可采取与大椎同样的艾灸方法,或者耐热较好的还可以采用隔姜灸的方法,以更好达到温中散寒的目的。将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5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相应的穴位处,再取适量艾绒做成柱状,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至艾柱燃尽,可根据病情轻重程度每穴重复灸2~3壮,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穴位就先给大家介绍到这,此时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打算自己试上一试了,但是,我还是有几点要嘱咐大家一下的。
首先就是夏季雷雨天气较多,那么雷雨天适不适合艾灸呢?从是否影响艾灸成果这一点来看呢,雷雨天艾灸是可以的。但是,大家也要知道,艾灸的时候浑身的毛孔是会打开的,这个是人体的正常反应,我们自己控制不了。如果大家在家封闭的较好,艾灸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哪怕有一个很小的细缝没有注意到,也可能会导致湿气从毛孔进入身体,这样就会得不偿失。所以,结论是大家可以在雷雨天艾灸,但是不建议。
其次就是,艾灸虽然是比较自由的一种养生手段,但也要注意方式。打个比方来说,脸部就不要用直接灸了,直接灸就是艾柱前段比较靠近皮肤,虽然这样艾灸效果比较好,但是一个不注意烫到了,会影响美观,所以大家要注意。
还有关节活动处不宜用瘢痕灸,瘢痕灸就是更激进的一种灸法,用黄豆或枣核大小的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化脓、结痂,痂脱落后留有永久性的瘢痕,故名瘢痕灸。关节处瘢痕灸形成的化脓、溃烂不宜愈合,故不推荐。此外,大动脉处、心脏部位、静脉血管、肌腱潜在部位,妊娠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以及乳头,阴部、睾丸等处均不宜施灸。
我还要说的一点是,艾灸主要是借温热刺激来疗疾的。因此,对于外感温病、阴虚,内热、实热证一般不宜施灸。另外,传染病、高热、昏迷、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立,呈恶病质之垂危状态,自身已无调节能力者,也不宜施灸。艾灸之前,也要确认自己的状态,一般空腹、过劳、过饱、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用艾灸。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要耐心一些,不要急于求成。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况且大家要知道,“灸”从“久”,想要身体状况有改善,我们需要坚持住,宁可每天少灸一会,也不要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夏季艾灸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