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
1.(河北保定2024年秋季高三摸底考试)
……
认识到我们的知识状态是在不断进化的,对于投入一个探究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从来都不能确定我们是否已经掌握了真理。因此,我们的判断也总是暂时的。新的信息可能被发现,新的论证可能被提出来,从而给予我们新的理由修正或者改变我们的观点。这可以发生在社会的层面,比如现在我们认为奴隶制度是不道德的;也可以发生在学科的层面,比如天文学家拒绝了宇宙的地心说,而认同日心说。它也可以并且也应该发生在个人的层面。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探究中需要力图做出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但是,我们同样需要认识到,我们的判断可能是错的。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是可错的,这种认识会使我们抱有一种谦虚的态度、开放的胸怀,并严肃地考虑跟我们的观点相左的意见。
尽管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可错的,然而,对于不同问题的确信程度或者可能得到的确信程度,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一些问题已经被解决了,比如血液是否在身体中循环、地球是否绕太阳运动。其他一些则仍然是继续探究的主题,比如宇宙的起源,或者克隆哺乳动物在伦理上是否说得通。还有其他一些问题——诸如“正义是什么”这样的哲学问题——已经存在了上千年,而且几乎不大可能被彻底解决。而且,就算是对于一些已经解决的问题,也总是存在着修正的可能性。比如,尽管胃溃疡是由压力导致的这样的观点已经被细菌学说取代,但现在又有解释认为压力仍然可能是胃溃疡的另外一个原因性因素。
……
(摘编自莎伦·白琳等《权衡:批判性思维的探究与应用》,仲海霞译)
材料二第二、三段多处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简要分析其特点和效果。(4分)
①选择贴近生活的事例,便于读者理解。
②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增强文章说服力。
③围绕一个论点多个事例组合,内容丰富且具有说服力。
④事例的叙述简洁明了,并进行恰当的分析。
(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江苏省淮阴中学2025届高三10阶段检测)……
于是,伴随着针对经济主导群体——成人的营销,儿童对于该动画影视的第一印象便来源于营销所塑造的感知。如2022年上映的院线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其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打造了同人物但不同主题的系列小剧场,其中点赞数最高的两条短视频主题分别为“理想男友”“好身材”。过于成人向视角下的内容营销,忽略了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并非只会面向青少年与成年用户,恰恰相反,其产品的动画属性会经由平台的算法机制推荐给被打上标签的儿童用户群体。如此一来,儿童接触并被营销内容中呈现的成人话语下的认知所影响,成为儿童动画影视成人话语营销的被动接受者。缺少相应话语与经验影响的经历和经验铺垫,使得儿童的心理会在“自身的幼稚”与“获得的成熟”间产生割裂。而当下互联网营销与儿童动画影视全面融合渗透,将带来童年被催熟的社会议题隐忧。
……
(节选自《轻舟难载许多愁——儿童影视化网络营销下“童年的消逝”》)
文章第⑹段的举例论证很有特点,请具体分析。(4 分)
①举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点赞数最高的短视频主题为“理想男友”“好身材”的 例子;(1 分)
②分析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着儿童会成为成人话语的被动接受者;(2 分)
③ 由此推出:互联网营销与儿童动画影视全面融合渗透将带来童年被催熟隐忧。(1 分)
3.(江苏省淮安(十校)高三上学期开学考)……
(摘编自〔英〕罗素《幸福之路·无聊与兴奋》)
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多处使用举例论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6分)
①增强论点的具体性和可信度:通过引入康德、达尔文、马克思等伟人的具体事迹,论证了适当的无聊可以有效保护时间与精力,增强了论点的可信度。
②丰富论证层次,增强说服力:通过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例子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无聊作为推动力量的重要性,形成了多层次的论证体系,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③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通过城里小男孩面对乡村美景的狂喜的生动的例子,增强了文章可读性,吸引了读者的兴趣,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并理解作者的观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吉林省名校联盟2024高三9月教学质量检测)……(摘编自陶锋《人工智能文学的三重挑战》)
材料中多次列举微软小冰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分)
①小冰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工智能实例,多次出现使文章的论述更加具体、生动,避免了单纯的理论阐述的枯燥和抽象。
②通过对小冰的不同方面的分析,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人工智能文学的特点和问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题指导】
1.明确文中举的是什么例子。
2.例子有什么特点。
思考角度:贴近生活(通俗性);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围绕一个论点,列举多个事例(多样性);事例的叙述简洁明了,并进行恰当的分析(简洁性);事例与观点高度契合(一致性)等。
3.例子想证明什么观点。
4.达到了什么效果。
思考角度:
①更直观,便于读者理解,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②增强论点的具体性和可信度;
③增强说服力;
④丰富论证层次,丰富文章内容;
⑤论述更加具体、生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