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五十二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05-07 18:21:30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五十二讲

第三章:初唐书法批评:确立"尽善尽美"之典范

第二节:孙过庭的《书谱》追求古典完美的理想

四、论书法形式的准则与书法的理念

对于书法形式美的探索,早在六朝时期,书法理论家们已有所涉猎。孙过庭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了这些理论,将其理想化的美学观点贯穿于笔划、字形等各个环节中。他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各种字体的形态和内在机制,深化了对“通规”这一美学概念的理解。

孙过庭对于各种字体的美学特征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篆书之美在于其婉约而流畅,隶书则要求精细而周密,草书则追求流动而畅达,章草则讲究简洁而便捷。这些观点,既是对各种字体形态美的具体要求,也体现了孙过庭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

如同文学中的不同文体,每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适用领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形体美倾向。值得一提的是,文学理论对于各种文体审美特征的探讨,实际上早于书法理论。例如,西晋时期的文学理论家陆机在《文赋》中便提出了诗、赋、碑、谏等文体各自的美学特征。孙过庭在论述书法字体时,或许也受到了这种思路的启发。

每种字体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这些特征不仅是我们先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艺术高度,更记录了我们中国人某个历史阶段的审美情结。例如,小篆作为一种古老的字体,其代表作品如李斯的几件作品,至今仍被认为是小篆艺术的巅峰之作。这种历史情结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

每种字体也是我们表现不同审美趋向的特定方式。正如人的基本姿态有坐、立、行、走等多样形式一样,书法字体中也有庄重的、奔放的等多种风格。这种多样性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可以想象,如果只有一种字体存在,那么书法恐怕很难被称之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只有在汉字的各种字体都出现之后,人们才开始将书法视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孙过庭作为一位杰出的书法理论家,他试图寻找各种字体形态美的努力值得称赞。从历史事实来看,他的见解基本上是正确的。他的理论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欣赏和创作书法作品的视角和灵感。

在深入讨论楷书与草书的根本要求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两种书体各自独特的艺术特质。古语有云:“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草书缺乏楷书那种法度,那么它可能显得过于放纵;反之,如果楷书不融入草书的元素,那么它将失去那份独特的手札风采。

楷书以其点画作为字形的基础,而通过使转来展现其独特的情感。与此相反,草书则以使转为核心,而点画则成为其画龙点睛之笔。这种差异使得楷书和草书在书法艺术中各有千秋。

以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大家的作品为例,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作品中往往融合了楷、行、草等多种书体。这种多种意态的并行与互相生发,正是东晋尺牍风流的独特魅力所在。孙过庭进一步指出,真草两种字体中点画、使转的性质截然不同,但正是这种差异使得它们在书法艺术中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在《书谱》中,孙过庭对于书法形式的要求体现在对用笔、用墨、点画、字形、章法布局等多个方面的深入讨论。他特别重视用笔的节奏感,认为在书写过程中,有时需要果敢迅速,有时则需要舒缓悠游。这种快慢的交替运用,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还能够使作品中的造型元素呈现出曲直、方圆、润涩等多样化的变化。

从更深层次来看,用笔的快慢节奏与笔画的形态紧密相连。前人在讨论书法时,往往以用笔来替代笔画。实际上,讲用笔就是在讲笔画。一般来说,行笔快捷果敢时,笔画往往平直而棱角分明;而用笔舒缓时,笔画则圆劲而弯曲。这种快慢交替的笔法运用,使得作品在整体效果上呈现出一种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作品中的造型元素更加丰富多样、变化多端。

楷书与草书作为书法艺术的两种重要书体,各自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质和要求。在书写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笔法和墨法,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种书体的精髓和魅力。

在孙过庭的书法艺术观中,对于用墨的润燥、构造的方圆与曲直、字形的显隐等诸多元素,都设定了独特的规范。他曾在文章中阐述:“笔触带燥而润,由浓渐枯;方圆不拘泥于规矩,曲直超脱于绳墨;字形乍显乍隐,如行如藏;变化万端,展现于毫端之间,和谐情调洋溢于纸上;心手无间,不拘泥于传统规矩。”这些原则深蕴“相克相生,相反相成”的辩证智慧,堪称书法艺术的“通规”。

孙过庭对于点画的形态、排列,甚至单个字与整篇作品的关系,也都有明确的理论指导。他提到:“一画之间,起伏变化尽在笔锋之末;一点之内,细微的顿挫显现在亳芒之间。至于数画并列,形态各异;众点齐列,各具特色。一点决定了一个字的基调,而一字又奠定了整篇作品的基调。既要有所违背,又不能完全相反;既要和谐统一,又要保持个性。”这是对书法形式的具体要求,强调了笔画书写的动态变化和点画的形态变化,体现了古典美的追求。

为何要“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呢?原因在于书法艺术试图通过点画、字形、章法来模拟“自然之妙有”,契合“天地之心”,这是其最高的艺术追求。书法中的各种要素,如同宇宙中的万物,各具特色,但又能和谐共生。在古人的观念中,宇宙虽纷纭复杂,但其根本原则在于“阴阳”,由此衍生出刚柔、虚实、动静等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些关系如同捕捉自然万象的网,被巧妙地运用在书法艺术中,从而展现出自然的复杂性和美感。

孙过庭的这些书法理论,实际上是古人对宇宙规则认知的具体体现。书法艺术的相克相生、相反相成,正是对宇宙节律的模仿和体现。只有与宇宙节律相一致,才能实现最高的美,正如《庄子·知北游》中所言:“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书法不仅是纸上的艺术,更是对宇宙规则的感悟和理解,是古人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孙过庭对于书法之理有明确的追求。《书谱》在阐述王羲之书法时强调"本乎天地之心”。什么是"天地之心"? 孙过庭在下文似乎作了说明,所谓:"既失其情,理乖其实,原夫所致,安有体哉?"其情"指"取会风骚之意","理"则指"天地之心",即天地的规律。这就为形式构成之理找到了根本的依据。

孙过庭告诫人们,书法要从根本 的天地之理来观照,那种"强名为体,共习分区"式的认识是通向大道的障碍。孙过庭在《书谱》中再三强调不要仅仅拘泥于各种字体的具体技巧,而要求其"通 规”。

从最高原则来看,不要把书法当成各自为政的字体,而是求其究竟精神。各种字体之间要互相融通,所谓"旁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白”。后来者张怀瑾也称赞王羲之的书法说:"其道微而味薄,故常人莫之能学;其理隐而意深,故天下寡于知音。"也许他没有看到《书谱》全文,所以有此感慨。

两位理论家都对王羲之书法所蕴含的高妙境界和深沉之理给予了充分肯定。孙过庭说:"岂惟驻想流波,将贻咩暖之奏;驰神雎涣,方思藻绘之文。虽其目击道存,尚或心迷义舛。"意谓伯牙想起流水就弹奏出舒缓的曲调;曹丕想起故乡睢、涣两条河流的美好景象,就神思飞扬。这样的创作也仅仅是即景生情,比不上王羲之的书法所寄之深、所托之大。孙过庭结合历代名家的创造,把书法构成的规则提炼出来,强调对"通 规"的认知,这是新的理论高度。(全文2942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5月6日星期一

0 阅读:0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