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有这么几个人,几乎找不到他准确的死亡记录,他们最终的去向也一直成谜。有的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甚至只剩下了一些传说。
一、老子老子,本名李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由于缺少文献记载,老子的一生都散发着神秘色彩。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fd948140a57daf706c9f66e74020ca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98"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zhimg.com/v2-801825092d5a95d9cda619b99e0b901d_b.jpg"="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fd948140a57daf706c9f66e74020cad_r.jpg">
老子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官”,以博学而闻名,孔子也曾入周向他求教。老子还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成为世界文化名人。并且老子被道教尊为教祖,因此唐高祖李渊便追封其为“唐圣祖”,来显示李唐王朝的神圣合法性!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就骑着青牛西行。老子到了函谷关时,受关尹的请求进行著书。
老子就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其中那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名句至今仍被奉为经典!
但是,老子在函谷关创作完《道德经》之后,就骑青牛出关,一路西去,从此不知去向。也没有任何的史书典籍记载了老子的去世年月,他就如人间蒸发了一样。
后世传的最多的一个版本是:老子出了函谷关,然后通过大散关,进入甘肃,最终居住在甘肃临洮,养生修道,最终在临洮东山飞升崖“飞升”,成为太上老君。当然这也只是传说,没有准确的理论支撑,只是自此老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二、秦朝方士徐福徐福,字君房,是秦朝著名方士,道家名人、曾担任秦始皇的御医。
<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004e87ce9e705dac7ac369e05fd7f6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15"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zhimg.com/v2-3a90ca7790e105c4f8e6df95e6f1c886_b.jpg"="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004e87ce9e705dac7ac369e05fd7f6a_r.jpg">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想要寻求长生不老的灵药,以追求更长的寿命。作为当时有名的方士,徐福就接下了这个重担。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在那里有神仙居住,可以求得长生得仙药。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去寻找这三处仙山,耗资巨大。但徐福率众出海数年,也并没有找到仙山。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徐福推托说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要求增派射手对付鲛鱼。秦始皇应允,派遣射手射杀了一头大鱼。后徐福再度率众出海。此次出海东游,徐福就再也没有回来。在《三国志》等史书中均记载了徐福东渡的故事。但对于徐福东渡的结局如何,徐福究竟去了何处都没有准确的记载。由于《史记》对徐福求仙事的记载“语焉不详”,使得这个历史事件成为一宗千古疑案
关于徐福东渡的结果,在各界众说纷纭。一说徐福因没有找到仙山和灵药,怕被秦始皇责罚就偷偷躲了起来。也有一说徐福东渡的终点就是现在的日本,并在那里定居。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有许多祭祀徐福的神社,庙宇和陵墓,羽田等氏姓也自称是徐福的后裔,日本历代天皇都用高规格祭礼祭祀徐福。但是徐福墓的数量太多,疑点重重,无法考证。
三、杨玉环<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f7b44643b9d16ccee030bf3455da45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70" data-rawheight="652"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3.zhimg.com/v2-2085d583ea6ded3ef7c65d3a91c8fc16_b.jpg"="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f7b44643b9d16ccee030bf3455da452_r.jpg">
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最为宠爱的贵妃,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杨玉环的受宠也使杨家人的地位逐渐提高。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带着杨玉环出逃,到了马嵬坡之后,禁军中发生了兵变,以“清君侧”为由开始诛杀杨家人。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被斩首。
唐玄宗说杨国忠乱朝当诛,但是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无奈禁军士兵皆认为杨玉环是祸国的红颜祸水,安史之乱就是因杨玉环而起,不杀难慰军心、难振士气。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赐死了杨玉环。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这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之典故。
《新唐书》中的记载与《旧唐书》大致相同,杨玉环确实死于马嵬坡,她的死因还有很多说法。但有传言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玄宗命高力士开棺查看,却不见杨玉环的尸体,是剩下了她随身的香囊。如今的杨贵妃墓也只是她的衣冠冢,杨贵妃的真实去向依旧成谜。
四、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孙子,后来继承了皇位,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但由于他软弱无能,被自己叔叔,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篡了位,史称“靖难之役”。但是在皇位被朱棣抢走之后,朱允炆就消失了。
<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54de66bb5dc40686f2352a9033a4d7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92"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4.zhimg.com/v2-b30dc5eaa08f0e6640b9fb9b9fe485a5_b.jpg"="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54de66bb5dc40686f2352a9033a4d70_r.jpg">
当时朱允炆烧毁了自己的宫殿,然后不知所终,于是历史上最大的疑团之一诞生了。那时朱棣并不想背上杀掉自己侄子的罪名,他围困皇城,给朱允炆自绝或是让位的时间。但朱允炆的选择却出乎他的意料,烧毁宫殿说明朱允炆并不想让位,但这位有几分骨气的侄子却也没有自杀,因为在入宫后,朱棣并没有找到朱允炆的尸体。朱允炆整个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了。既不退位,也不自杀,那就只剩下逃跑了。
至于朱允炆逃到了何处,坊间有传言称他跑去做了和尚。话说朱允炆在湄江隐姓埋名,自称应文和尚,留下了许多对联诗话。其中对观音崖风光的描写联“峰如巢风彩,崖似卧龙文。“
但对于建文帝朱允炆的具体下落依旧是千古之谜。
五、生物化学家彭加木彭加木是我国的生物化学家,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1980年6月17日,中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彭加木在留下一张字条后踪迹全无,此后国家组织的大规模搜索行动就有四次,而民间探险团队每年组织的小规模寻找更是数不胜数,但至此40年过去了,彭加木依然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e7987c37ba0c641576792e81980347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1"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v2-1b70a72dcf232e8c4db97b17552eeffd_b.jpg"="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e7987c37ba0c641576792e81980347d_r.jpg">
彭加木先后15次在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罗布泊探险,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穿越了罗布泊中心的人。彭加木消失的地方就是神秘的罗布泊。罗布泊位于新疆,曾经是我国第二大的内陆湖,在上世纪,由于流入湖泊的塔里木河流量减少,罗布泊沙漠化严重,迅速干涸,到70年代末已经完全干涸。
彭加木最后的足迹在罗布泊湖东南方向的库木库都克以西4公里处消失。40年过去了,但是彭加木的遗体仍未找到,虽然之后断断续续有发现的尸体,但是经过科学证实,均不是彭加木本人。根据探险队其他人员回忆:彭加木当时穿着蓝色长裤,白色的的确良衬衣,以及一块老上海手表。也许随着时光的推移,漫漫黄沙下的忠骨最终会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