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中医里头“管理气血”的方子。
气血,需要管理吗?如何管理?
我跟你讲,我们人体里的气血,是生命的支柱。我们生老病死的过程,就是气血充足和衰减,乃至败亡的过程。管理气血,就是管理生命,管理健康。
闲言少叙,我给你讲真实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是28岁,非常年轻。
什么毛病呢?就是阳痿。也说不上为什么,莫名其妙就阳痿了。
当时,此患曾经到医院就诊,确诊为“血管源性阳痿”。意思就是说,你的血管有毛病了,所以才出问题。当时给出的建议是,进行海绵体血管重建术,通过手术来改善。
患者一听,吓坏了,断然拒绝。于是,他转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涩,苔薄白,舌体胖大,舌质淡。患者自述,现在阴部常常有冷感,整个人神疲乏力,懒言。
患者说了,即便是中药,他从前也尝试过。他拿出从前吃过东西,果然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从中医功效看,滋阴者有之,壮阳者有之,疏肝者有之,利湿者有之。但目前的病情证实,所有这些努力都无济于事。
当下,医家略一寻思,书方一首。但见——
黄芪60克,人参10克,当归、桃仁、红花、地龙、香附各15克,川牛膝和川芎各30克,赤芍20克,水蛭6克,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6剂以后,宗筋就有振奋之感,但是不坚。接下来,再投8剂,患者晨勃明显增强,下身的阴凉之感大大减轻。
后来,原方中水蛭去掉,合肾气丸一起,再调治了一个多月。最终,患者诸证悉平,生活完全恢复正常。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94年的《陕西中医》上。
这里的道理,我们可以简单说一说。
你看啊,这个患者,宗筋不振,脉沉细,舌淡胖,阴部还有冷感,舌苔薄白。
这一看,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肾阳虚。肾主生殖,为一身元阳之所在。肾阳虚,所以外肾不振。阳虚温煦失常,所以下身发凉。脉沉细,舌淡胖,也完全可以因阳虚而来。
但问题是,患者从前曾服用过温肾壮阳之品,为何无效呢?
我们只好找别的原因。
你仔细看,患者脉象沉涩。脉涩说明什么?说明有血瘀,血行不畅。气血不通畅,这是一个大问题。
我们都知道,血为气之母。阳气,你要想顺利通达周身,离不开血这艘“船”。
现在,血瘀了,船不走了,那阳气就失去了前行的载体。我们的身体,自然得不到阳气的滋养了。
所以说,这个患者问题,就在于气血不通畅,有淤血。人家可能并不缺少阳气,只是运输阳气的管道,出了问题。要想解决,就得化瘀,让船动起来。
我们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黄芪60克,人参10克,当归、桃仁、红花、地龙、香附各15克,川牛膝和川芎各30克,赤芍20克,水蛭6克。
这里头,你可以看,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这些都是活血化瘀的常用药。目的,就是化淤血。
地龙和川牛膝,通经活络,逐淤活血。
当然,气为血之帅。要活血,你的气需要充足。所以,还得补气。黄芪、人参,就是补气的。香附,用于疏肝行气,使得气行则血行。
你看,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气血充足、运行通畅,淤血的问题没有了,那阳气的通达自然不成问题。所以,这个方子里,没有一味温肾阳的东西,但依然可以解决阳痿的问题。
用我们专业视角看,这个医案其实用到的补阳还五汤的加减。赤芍、川芎、当归、地龙、黄芪、桃仁、红花,就出自补阳还五汤。
我们借此机会,再把它复习一遍吧。黄芪120克,当归6克,赤芍6克,地龙3克,川芎3克,红花3克,桃仁3克。它出自《医林改错》,功能就是补气、活血、通络,改善气虚血瘀证。
前面我们说到,气血需要管理。拿什么管理?补阳还五汤,是管理气血的有效方剂。它管什么事儿呢?简单讲,就是气虚和血瘀。气不够了,该不该管?该管。血淤了,流通不畅了,该不该管?也该管。所以,要补气,加活血。补阳还五汤,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当然,这种管理气血的方式,能治很多病。前面见到的阳痿,只是其中之一。补阳还五汤最初,是治疗中风后遗症,证属气虚血瘀的。可见,通过管理气血,我们能治中风。
现代中医临床,通过此方管理气血,能治的病更多了。什么男科、妇科、内科、痹症,都可以。我随便给你说一个。
曾有一女子,只要一来月经,就肢体麻木。当时,患者吓坏了,以为自己长期这样,会瘫痪。后来发现,此人月经量少,有血块,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紫,脉缓。于是就辨证气虚血瘀。通过补阳还五汤简单加减,很快就好了。这些都是有医案明确记载的实例。
总之,你记住,气血,是最好的药。气血好,我们的身体就好。而管理气血,自然就成了管理健康的最佳手段。在这方面,我们牢记补阳还五汤。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的中医爱好者,都该重视起来。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给你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这个方子,中风后遗症虚寒病,下肢萎弊疼痛好多病都能用,
非常喜欢文先生的文章
黄芪120克错了吧,大约是12克?
哪里治
文君精妙[点赞]
黄芪是寒性的吧,是不是用温热作用的红芪更好
重用黄芪,可不可以再加少许陈皮一类行气药,以防气滞堆积不运?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