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让大臣给百官传话,大臣转身就忘了内容,皇帝大笑:升职重赏

越山过去 2025-01-16 04:48:42

《隋书牛弘传》中记录了一个故事,公元586年,隋文帝带病上朝,为了不让臣子们可见自己憔悴的样貌,隋文帝睡在层层幔帐之中,由旁人替自己传达旨意。

传话本是身边宦官的职责,但隋文帝却在这次朝会中,点名让太常卿牛弘替自己传话,朝中众臣因此事议论纷纷。

有人觉得皇帝的安排不合礼制,也有人嫉妒牛弘深受皇帝信任,但无论如何,无人敢反对皇帝的旨意。

就这样,牛弘进入了隋文帝的幔帐,隋文帝说了许多,牛弘在一旁连连点头,尽力记下皇帝的话。

然而当他穿过层层幔帐后,他却忘记了自己要讲什么。

牛弘只得站在众人面前一脸尴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牛大人,快说呀,陛下讲了什么?”

众人的询问让牛弘直冒冷汗,他只好硬着头皮,转身再次走到了隋文帝的面前,请求皇帝再讲一次刚刚说过的话。

有人觉得牛弘这下完了,连皇帝的话都记不住,以后不要再想在朝堂里当文官。

也有人幸灾乐祸,觉得是牛弘冒进,如今被皇帝稍微考验一下,便露出了马脚。

可隋文帝的反应惊呆了众人,他并没有生气,而是开怀大笑,直言牛弘是个忠臣,而后将自己说过的话再说了一遍。

等到牛弘宣读完旨意,隋文帝还出面替牛弘说话,表示:“传语小辩,故非宰臣任也。”

意思就是说:“牛弘是宰辅之材,这种小事本身就不是他的职责,没有做好,也不怪他!”

《隋书牛弘传》记载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单凭这一小段记述,想必许多人都与朝中大臣一样不知皇帝为何开心。

这得从牛弘的出身以及事件起因说起。

牛弘出生于北魏的官宦世家,还在襁褓之中的他,便被相面的术士认定日后会成贵人。

其成长经历也正如术士所言,牛弘自幼博览群书,经文学问皆在同龄人之上。

成年之后的他长相奇伟,颇有气度,常常受人夸赞。

北周之后,牛弘入朝为官,主要从事文史工作。

早在杨坚“改周为隋”以前,牛弘就已是內史下大夫,待遇和当时的大将军一样。

隋朝初立,杨坚并未弃用北周大臣,颇有才干的牛弘被杨坚任命为了秘书省的秘书监,掌管天下图书。

秘书监实际上就是一个图书馆馆长,很难干出成绩,因此被不少人认为是闲职。

坐上这个位置的牛弘却不这样认为,他决心收集天下藏书,以弥补前朝几百年战乱之下丢失的史籍资料。

如何才能把藏书从民众的手中拿到官府的府库中呢?牛弘的手下提议进入各家各户搜查,搜到便拿走。

这一想法得来了牛弘的严厉批评,为人宽厚的牛弘最见不得欺压百姓的事情,他下令以“绢布”换藏书,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可以最大限度收集藏书。

牛弘的这一办法很快有了反馈,秘书省在短短两年内收集到了过去几十年都未能收藏的图书,国家藏书数量大大增加。

因为收集古籍有功,牛弘被隋文帝进爵为郡公,不久后便被调到了礼部担任尚书,主持国家各项礼仪活动。

升官之后,牛弘的府上来了不少巴结的人,但没有一个人是被牛弘所接纳的。

有人恭维牛弘,他礼貌待之,但从不做越矩之事。有人轻视牛弘,他同样以礼相待,宽宏待人。

尽管如此,仍然有人将牛弘视作“眼中钉”,时刻盯着这位能臣的一举一动,试图抓住他的把柄。

与此同时,杨坚也在观察这位能臣,希望他能够担负朝廷重任,但又怕他功高盖主,图谋不轨。

杨坚本是北周重臣,权倾朝野之后已不满足于屈居臣子,干脆逼迫北周皇帝禅位,最终成了皇帝。

用如此手段上位的皇帝往往最忌惮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大臣们犯下其他错误都可以被原谅,唯独造反不行。

公元586年,牛弘被任命为太常卿,杨坚有意将其再升一级,担任主管官员任命的吏部尚书。

可正是这时,杨坚从臣子耳中听闻一个消息:牛弘与大将军杨素走得很近。

杨素也是隋朝开国功臣,帮助杨坚南征北战,战功赫赫。

他在朝中谁也看不起,唯独在牛弘面前恭恭敬敬。

出征突厥以前,杨素来找牛弘叙旧,离别之时,牛弘把杨素送到了门口,而后转身便想离开。

杨素有些不满,自己和牛弘是好友,还不能多送两步路?

于是杨素问牛弘:“大将出征,故来叙别,何相送之近也?”

牛弘连连摇头,表示礼制就是这样规定的,于是拱了拱手,就退回到了家里。

过了好一段时间,杨素才明白牛弘的意思,两人都是朝中重臣,就算有友情,也不能来往过密。

牛弘也是这样的意思,可在杨坚的眼里,两人虽有克制,但已经来往甚密,让他不安。

于是在那次朝会上,杨坚让牛弘代替自己宣读旨意,便向想试一试牛弘是否会在之后恃宠而骄。

早在走入幔帐前,牛弘便听到了众人议论,他的内心极为不安,如何能够显示自己的忠诚?忘词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牛弘是否真的忘词?杨坚并不关心,他更看重牛弘显拙示弱,更看重这份忠心。

所以当牛弘请求降罪时,杨坚会非常开心,因为他看见了这位臣子的忠心。

此事之后,杨坚放下了对牛弘的猜忌,不久后将其升为大将军、吏部尚书。

在隋炀帝一朝,牛弘也颇受重用,甚至能与皇帝同桌吃饭,可见他的忠诚乃日月可鉴,众人信服。

0 阅读:7
越山过去

越山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