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一句话“百病皆因痰作祟”,说的就是,临床中很多疾病及病症都跟痰湿相关,从肥胖、高脂血症到心脑血管疾病,再到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痰湿都可能成为其背后的“推手”。
所以,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常从治“痰”入手,进行有效的调理,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说起痰,大多数人的理解都是我们通过咳嗽等方式排出体外的、能被观察到的痰,这只是痰的一种形式,被称为“有形之痰”。
那些我们无法观察到的,弥漫在身体各处的痰,被称为“无形之痰”,影响着全身气血的运行,最终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结节、囊肿、肿块、肥胖等各种问题。
今天分享一个化痰祖师方——二陈汤,很多方剂都是在它基础上进行加减而成,而且临床使用率很高。
二陈汤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痰湿的基础方,毫不夸张的说,一切痰饮皆可以此方为基础。
一般组成及剂量: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上述药加水煎煮时,加生姜,乌梅。
功效及主治: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因痰湿引起的咳嗽痰多,色白易咳,胸膈胀满,恶心呕吐,肢体困重,头晕心悸,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滑等症。
二陈汤,名字中便隐藏着两味核心药,即半夏和陈皮,二者妙处在于“陈”,储存时间越陈久,功效越好,所以取名“二陈汤”。
半夏是化痰常用药,擅长燥湿化痰、温化寒痰,又可以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常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头晕目眩,胃胀腹胀,恶心呕吐,反胃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生半夏有小毒,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半夏多经过炮制,使毒性大大减少,如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
陈皮也是燥湿化痰的常用药,但它可不是普通的橘子皮,是芸香科柑橘的干燥成熟果皮,经过至少三年的陈化才行,以广东新会所产为优。除了可以化痰之外,它还能健脾理气,让身体气机运行起来,也会更容易清除痰湿,能够很好的治疗咳嗽咳痰,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也就是脾是痰湿的源头,当脾主运化体内津液的功能失调后,就会生出痰湿,所以,要想祛除痰湿,还得要健脾,让脾的功能正常运转起来。
用茯苓、炙甘草一起健脾,恢复津液代谢的功能,其中茯苓不仅能健脾,还能祛湿,让湿气从小便排出去,既能从内解决,又能往外排,痰湿想生成都难了。
临床中只要有痰湿的症状,就可以用二陈汤做基础进行加减治疗,接下来根据痰的类型进行加减用药。
风痰,是因外感风邪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有泡沫,咽痒,或伴有鼻塞流涕,舌淡红苔薄白等症状,可加荆芥、防风、紫菀、前胡、桔梗,增强疏风解表止咳的作用。
热痰,是因热邪犯肺,或者寒邪入里化热所致,主要表现为咳黄痰,咽干咽痛,喜冷饮,鼻塞发热,舌红苔黄等症状,可加瓜蒌、浙贝母、桑白皮、黄芩、竹沥,增强清热化痰的作用。
寒痰,是因寒邪犯肺所致,主要表现为咳痰色白,量多,咳嗽声重,怕冷,或伴有鼻塞流涕,怕冷,舌淡红苔薄白等症状,可加细辛,干姜、五味子、白芥子、紫苏子,增强温化寒痰的作用。
湿痰,是因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进而影响肺脏功能,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痰多色白、量大且黏稠,易咳出,伴有气短乏力,肢体困重,大便稀,舌淡红苔白腻等症状,可加党参、白术、化橘红、薏苡仁,增强健脾化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