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升任巡抚请客吃饭,妻子却说巡抚是个粗官,别给娘家丢人现眼

梦里花落懂秋意 2025-01-11 14:35:47

丈夫当了巡抚,妻子一脸鄙视说巡抚不过是个“粗官”,还说尽给本家、娘家丢人现眼?故事可不是御史编的,在很多清人笔记如《郎潜纪闻》、《庸闲斋笔记》中都有记载。

康熙五十年,时任吏部左侍郎的陈元龙被外放为广西巡抚。按照官场惯例,外放封疆,要请当朝大员、科举同年乃至同乡们吃饭,顺带着还要送上一笔礼金。

陈元龙是康熙二十四年一甲二名进士,一直在京师为官,从编修一直做到了吏部左侍郎,也算是久经宦海、身居高位了。如今放了巡抚请客吃饭,来的自然也不是一般的人物。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饭局之上,陈元龙的夫人宋氏说了一句话,让与宴者惊掉下巴,真可谓是“一语惊人”。

按照《郎潜纪闻》和《清稗类钞》的记载,陈夫人的原话是:“一门咸列清华,我夫乃出为粗官,令我惭颜于娣姒矣。”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白话文就是说,我陈氏、宋氏两个家族都是位列九卿的,丈夫不过是放个巡抚,让我在嫂子、弟媳面前十分惭愧(古代同夫诸妾互称,年长的为姒,年幼的为娣;妯娌,兄妻为姒,弟妻为娣)。

巡抚乃正二品大员,又是封疆大吏,陈夫人居然还嫌丢人。这种事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未免不知天高地厚,但是放在陈夫人身上,巡抚还真就是“粗官”。下面御史就来讲一讲清代著名的陈、宋两大家族。

素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誉的海宁陈氏

康雍乾时期,海宁陈氏家族不一定是汉人第一家族,至少排进前三名是没有问题的。据不完全统计,从明末开始,陈氏家族考中进士者31人,举人107人。表面看这个数字也不是那么惊人,单以科甲功名论,陈氏排进前十名都够呛。

但是海宁陈氏贵在质量高,家族中二品以上大员有二十多人,且父子兄弟同榜也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总共就录取了166名进士,陈氏家族就有3人。

史料都说陈氏“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陈家三个大学士,分别是顺治朝弘文院大学士陈诜,陈元龙为雍正朝文渊阁大学士,陈世倌为乾隆朝文渊阁大学士。五尚书也是有的,只是也包含在大学士中,名气较大的是刑部尚书陈论(陈诜之子)。

至于尚书以下的侍郎、巡抚、布政使一类的,其总数也在二十人以上。以质量而言,海宁陈氏家族比桐城张氏、诸城刘氏以及滨州杜氏,都要高出一大截。

陈元龙外放巡抚的时候,正值陈氏家族仕途的高峰期,而且康熙时期官场上普遍还有“内重外轻”的倾向,同样的品级外任官的地位远不及京官。所以在陈夫人看来,外放巡抚确实不算什么喜事。

陈夫人的背景比丈夫一点也不差

封建社会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能配上海宁陈氏的指定也不是一般的官宦人家。陈夫人的父亲宋德宜也是大学士出身。

宋德宜这个名字很多读者应该不太熟悉,他是顺治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史料中对他的记载不多,《清史稿》中有:

“康熙二十三年,拜文华殿大学士。重修太宗实录成,加太子太傅。德宜严毅木讷,然议国家大事,侃侃独摅所见。居官廉谨,未仕时有宅一区,薄田数顷;既贵,无所增益,门巷萧然。二十六年,卒,谥文恪。”

宋德宜有个儿子叫宋骏业,是陈夫人的哥哥,官至兵部侍郎。陈夫人说“惭颜于娣姒”,其中的姒应该是指她的姐姐,娣是指她的妹妹。陈夫人的姐姐嫁给了康熙朝著名大学士王掞,妹妹嫁给了康熙朝礼部侍郎顾汧。

陈夫人的姐夫、妹夫当时的地位资历都比陈元龙高,出身在这样的家庭,眼光高一点也很正常,话从她的嘴里说出来,也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

很多野史和笔记中记载,都说陈元龙“极敬夫人”,估计这说得是场面话,很有可能陈元龙是个怕老婆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怕老婆也没什么不好的。

陈元龙在广西巡抚任上也就干了五年,而且任期内也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得当地民众爱戴。康熙五十七年,陈元龙调任工部尚书,以巡抚任尚书属于升官,足见康熙对他的认可。

雍正朝是陈元龙的仕途高峰期,以礼部尚书补额外大学士(即后来的协办大学士),雍正八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再晋文华殿大学士。

雍正十一年,陈元龙上疏请求致仕,雍正帝下旨加太子太傅衔。据说陈元龙在官场上人缘很好,离开京师时,雍正亲赐酒食,在京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等朝廷重臣为他饯行。而此时的陈夫人已经去世数年,如果还在人世,想来也不会说自己的丈夫是个粗官了。

0 阅读:68
梦里花落懂秋意

梦里花落懂秋意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