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近50年癌症数据发现:做好2件小事,能远离5种常见癌症!

安恒远养护说 2025-01-28 14:18:33

癌症,这个医学界的难题,一直是悬在人们心头的阴霾。打开电视、翻阅报纸,总能看到癌症相关的报道,它的存在让人畏惧,却又无法忽视。

当我们回顾近 50 年的癌症数据,一组触目惊心的信息呈现在眼前: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和前列腺癌这五种癌症,如同潜伏在暗处的 “杀手”,发病率居高不下。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听闻过某位女性因乳腺癌失去了乳房,甚至生命;或许见过身边的人因肺癌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这些真实的案例,都在提醒着癌症的可怕。但你知道吗,这些癌症的高发并非偶然。

难道面对这些高发癌症,我们只能坐以待毙吗?当然不是!

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的报道表明,预防和筛查这两件小事,竟成功避免了 80% 因这五种癌症导致的死亡。这就像在黑暗中为我们点亮了一盏明灯。

那么,这两件小事究竟该如何做?

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远离这五种癌症的威胁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寻找守护生命健康的密码。

一、梳理近50年癌症数据发现,这5种癌症高发。

在医学不断探索前行的历程中,对癌症的研究始终是重中之重。梳理近50年的癌症数据,一组令人瞩目的信息浮出水面: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和前列腺癌这五种癌症的高发态势,引发了广泛关注。

第一,乳腺癌的高发,和女性体内复杂的内分泌系统紧密相关。

雌激素作为女性体内重要的性激素,在乳腺的生长发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当雌激素水平长期处于异常状态,比如女性月经初潮过早、绝经过晚。或者长期使用外源性雌激素类药物,都会使乳腺细胞长时间暴露在高水平雌激素的刺激下,增加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风险,进而引发乳腺癌。

另外,遗传因素也不可小觑。携带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显著高于常人。

第二,宫颈癌的高发则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紧密相连。

高危型 HPV 病毒一旦侵入人体,便会对细胞的正常生长调控机制产生严重干扰。这种干扰就如同在精密的机器中混入了异物,使得细胞的生长节奏被打乱。具体而言,性行为开始过早,或是拥有多个伴侣,这些行为都如同打开了感染 HPV 的 “方便之门”,显著提高了感染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宫颈部位的神经分布相对稀疏,这一特殊的生理结构特点,使得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患者往往难以察觉身体的异常。

没有明显症状的警示,许多患者就这样在浑然不觉中,任由病毒在体内持续感染、肆虐。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对宫颈细胞的侵害不断加剧,最终引发了宫颈癌变,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第三,结直肠癌的高发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如今,人们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食物,这会改变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平衡。还会产生胆汁酸代谢产物等。这些有害物质会长期刺激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

久而久之,肠道黏膜细胞在反复的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发展为结直肠癌。

第四,肺癌的高发,吸烟堪称“罪魁祸首”。

香烟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如尼古丁、焦油、苯并芘等。这些物质在吸入肺部后,会直接损伤肺泡和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导致细胞的DNA发生突变。长期吸烟使得肺部细胞不断遭受损伤,修复过程中基因突变不断积累,最终引发肺癌。

同时,空气污染也是重要因素。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物中含有的有害颗粒和化学物质,会随着呼吸进入肺部,协同吸烟等因素,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第五,前列腺癌在男性中高发,主要与雄激素水平以及遗传因素有关。

雄激素是维持男性生殖功能的重要激素,但它同时也能刺激前列腺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此外,遗传因素在前列腺癌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家族中有前列腺癌患者的男性,其患病风险明显增加。

尽管这五种癌症高发,但令人欣慰的是,从1975年至2020年,预防和筛查措施发挥了巨大作用。成功避免了475万人死亡,占总避免死亡人数的80%。

那么,日常生活中到底要做好那些事情,才可以远离这些癌症呢?

二、通过癌症数据发现,做好2件小事,能远离5种常见癌症!

2024 年 12 月,《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上的一项重磅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事实:针对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和前列腺癌这五种常见癌症,只需做好 “预防” 和 “筛查” 这两件看似简单的小事,便能极大程度降低死亡风险,拯救无数生命。

筛查对于降低癌症死亡率至关重要。

1.乳腺癌的筛查对于治愈率很关键。

通过乳腺 X 线筛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钼靶检查,能发现乳腺内微小钙化灶和结构异常,这些异常往往是乳腺癌的早期迹象。

而在 1975 年至 2020 年期间,美国因乳腺 X 线筛查避免了约 25% 的乳腺癌死亡病例,可见其在早期发现和干预中的重要性。

2.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是一直居高不下,但是究其原因与香烟息息相关。因此,只要控制住吸烟,就能避免 98% 的肺癌死亡。

同时,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有力武器。它能够检测出肺部微小的结节,让医生在肺癌尚处于可治愈阶段时就进行干预。

3.宫颈癌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而接种 HPV 疫苗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有效预防 HPV 感染,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

数据显示,有 16 万人因宫颈癌筛查和及时切除癌前病变,避免了死于宫颈癌。其中,筛查可以采用巴氏涂片检查通过采集宫颈细胞。HPV 检测则直接检测宫颈部位是否感染高危型 HPV。

4.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生活习惯紧密相连。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

但是通过肠镜筛查,能够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发现息肉等癌前病变。及时切除癌前息肉,可有效阻断结直肠癌的发展进程。在避免结直肠癌死亡的 94 万人中,79% 得益于筛查和切除癌前息肉。

5.前列腺癌在男性群体中较为常见,数据调研显示,在 36 万避免死于前列腺癌的人中,56% 得益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

PSA筛查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血液中 PSA 水平,能发现前列腺的异常变化。

预防癌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营养均衡,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保持肠道健康。同时,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毒素。

在日常生活中,多吃富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如番茄、西兰花等。适当摄入鱼类、鸡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保持喝牛奶的习惯。少吃油炸食品等,可适当多吃橄榄油、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按时运动,规律生活等。

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帮助控制体重,因为肥胖会使脂肪细胞产生过多雌激素,刺激乳腺组织。

工作中避免久坐,可使肠道蠕动更规律,降低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对于男性而言,还要避免憋尿。

同时,保证每天 7-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让身体激素分泌正常,利于乳腺细胞健康。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经期和同房后的卫生。不吸烟饮酒,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肺部的病变风险。

3.注意定期检查的重要性,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等高风险人群。

在癌症防控领域,有特定家族病史及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需对自身健康予以格外关注。

首先,以乳腺癌为例。

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的人群,癌症遗传基因可能在体内悄然潜伏。基于此,建议从 30 岁起,便将乳腺筛查纳入健康管理日程,通常包括每年一次的乳腺超声检查与乳腺钼靶检查。

其次,对于有宫颈癌家族史,或是正经历 HPV 持续感染的高危人群。

在初次筛查后,若连续几年的检查结果均呈现阴性,意味着身体在这段时间内保持相对健康状态,筛查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至每 2 - 3 年一次。

不过,一旦 HPV 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特别是高危型 HPV 阳性,又或是 TCT 检查结果出现异常。需在半年到 1 年内再次复查。必要时,医生会借助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来精准判断宫颈是否已发生病变。

此外,结直肠癌方面,家族病史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高危因素。对于这类人群,筛查的起始年龄一般建议在 40 岁,或是比家族中最早发病年龄提前 10 年。具体筛查方式为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试验,每 5 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还有,对于肺癌,有家族史且长期大量吸烟(吸烟指数≥30 包年)的人群。从 50 岁起,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 CT 检查。

而对于前列腺癌的高危人群,从 45 岁开始,就应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和直肠指诊。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以上提及的这些筛查间隔时间并非刻板不变的标准。实际操作中,必须紧密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充分参考医生的专业建议,制定出高度个性化的筛查方案。

4.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降低癌症发生概率。

当人们拥有良好心态时,身体内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得以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使身体的应激反应处于适度水平。这种平衡对于稳定内分泌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激素分泌处于正常状态。

就拿皮质醇来说,倘若长期陷入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皮质醇便会持续大量分泌。而过量的皮质醇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与修复过程,无形之中增加了细胞发生癌变的潜在风险。

与之相反,良好的心态能够让皮质醇等激素的分泌遵循正常的节律,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最大程度减少对细胞的负面干扰,进而降低癌症发作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良好的心态还可推动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的正常分泌。

这些神经递质不仅能为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更对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有着广泛且深入的调节作用。它们能够促进身体各器官之间的协同运作,让身体各部分更加协调配合,从而有效增强身体整体的抗癌能力。

总之,注重癌症的癌筛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在癌症尚未大肆蔓延之前,精准捕捉到早期迹象。及时展开干预与治疗,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癌症对健康的严重威胁,守护生命的健康与活力。

写在最后:

综上,癌症虽然可怕,但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接种针对性疫苗,从源头上降低发病风险。借助先进的筛查手段,在癌症萌芽阶段就将其揪出,我们有能力、有希望远离这五种常见癌症的威胁。这两件小事,承载着无数生命的希望,值得每个人高度重视并积极践行。

参考文献:

1、张梅.重视肿瘤早期筛查降低癌症死亡风险[N].贵阳日报,2024-12-25(007).

2、董瑞丰.生存率持续上升,癌症防治如何再上台阶[N].新华每日电讯,2024-11-19(008).

0 阅读:4
安恒远养护说

安恒远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