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白宫”的第二次美英战争为什么消灭了美国在野的联邦党?

历史沧桑影 2025-01-10 15:17:21

西方票选政治的缺陷之一就是执政党的统治危机往往就是在野党上台的大好机遇,导致在野党会出于党派利益而不是国民利益给执政党捣乱乃至故意激化矛盾,进而导致国家治理能力的下降、内斗增加、社会不稳和民众撕裂。比如2020年的美国“BLM”抗议骚乱的背后就有在野党的推动。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1812年,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英军火烧总统府(后称为白宫)、国会山。按理来说,如此耻辱性的大败应该重创美国当时执政的民主共和党。但“火烧白宫”最后重创的却是在野的联邦党,使其失去了与民主共和党抗衡的实力。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说说一家之言。

美国独立后,美国的政坛格局是两党(联邦党、民主共和党)争雄。联邦党对内主张中央集权,支持发展工商业;对外主张亲近英国,反对介入欧洲问题,不愿对外开战。民主共和党对内主张各州自治,支持发展以种植园为主的农业;对外主张亲近法国,要求介入欧洲,不惜为此开战。

“美太祖”华盛顿虽然本人无党籍,但他非常信任联邦党的汉密尔顿和亚当斯,因此联邦党成为美国第一个执政党。然而亚当斯在1800年的总统选举中输给了民主共和党领袖杰斐逊,联邦党开始走下坡路。1804年7月12日,联邦党真正的核心汉密尔顿在决斗中身亡,联邦党丧失中兴的机会。

随着联邦党的衰落,执政的民主共和党的对外政策开始出“幺蛾子”了。当时英国与法国的欧陆大战波及到了美国与欧洲的海运往来,英国更是对美国玩起了“皇家海盗”的祖传绝活,最终迫使美国全面倒向了法国。结果民主共和党的时任总统麦迪逊竟然想要北上吞并加拿大,将英国赶出北美。

1812年6月18日,美国国会在麦迪逊演讲后正式对英国宣战,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联邦党认为美国对英国开战的结果是必然失败,觉得自己翻身的时机已到,便依然大力宣传“亲英”和“反战”。而第二次美英战争初期的进程确实符合联邦党的预料,美军节节败退,华盛顿、纽约相继失守。

然而英国在占领区再次发挥“传统艺能”,劫掠府库,残害平民,放火烧毁了包括总统府、国会山在内的大量国家级建筑。英军的暴行彻底激发了美国人的爱国情绪,美国国歌就是在这场战争中创作的。与此同时,美军利用广阔的领土逐步消耗英军,整个战局开始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转变。

随着美国人的爱国情绪彻底激发和战局的有利变化,亲法主战的民主共和党反而威望大增,而亲英反战的联邦党则被很多美国人视为“卖国贼”。再加上民主共和党拥有美国舆论的主导权,主流媒体也把联邦党说成了公开的“带路党”。由于与“卖国贼”的形象绑定,联邦党的名声是救不回来了。

1814年,英美两国达成停战协议,英军全部撤出美国领土。虽然美国此战损失惨重并且未能达成吞并加拿大的目标,但能在战场上迫使“日不落帝国”与美国签订平等的停战协议,第二次美英战争堪称美国的“立国之战”。而领导美国打赢“立国之战”的民主共和党在民众中的威望自然空前提高。

而在野的联邦党则因为亲英反战而在“立国之战”中沦为“卖国贼”和“带路党”。不少联邦党的精英骨干因此转投民主共和党,联邦党完全失去了与民主共和党抗衡的实力。1816年,联邦党毫不意外地输掉了总统选举。联邦党在1816年大选后彻底瓦解,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执政党就此消失。

0 阅读:0
历史沧桑影

历史沧桑影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