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峰会美老套路拉拢失效,60国选中国站队新领导出现,美失落离场

以山爱科学 2025-02-15 04:46:42
导读:

近日,在巴黎召开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谢幕,这场会议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参会人数就有一千五百多名。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呢?

简单的说就是为人工智能制定规则,具体一点可以归纳成七大原则:

其一、技术要透明;其二、伦理要约束;其三、数据要安全;其四、普惠发展;其五、跨境要合作;其六、市场要公平;其七、风险要共担。

那么在这七条原则中,有一条很多人会产生疑问,人工智能还要伦理约束?

当然,而且这一条还非常的重要。

因为人工智能终将超越人类的智慧,再加上人工智能虽然是数据,但请注意它是在模拟人的思维逻辑,所以可以将它看成是一个人。

想想看看一个超越人类智慧的“人”,如果有了私心的话,没有伦理约束,会带来什么?

结果就不用多说了吧?

所以必要的伦理约束就要给它加上。

那么技术透明就必须跟上,合作也就成为了必然,数据的安全性就要考虑,而风险就要参与的国家和地区来承担。

也就是说这次峰会提出的七大原则,彼此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说到这里,就必须说明一点,如今的人工智能领域全球的领头羊就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

所以想要对人工智能制定全面的规则,双方的合作很有必要。

但很可惜的是,美国不仅拒绝了在声明上签字,甚至还宣称不要对人工智能进行“过度”监管,因为这样会扼杀人工智能的发展性。

好一个“过度”,好一个扼杀。

那么对不对呢?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最有意思的是,好莱坞电影对人工智能失控,也是有描述的,比如《梅根》、《失控玩家》、《机械公敌》等等。

所以美国不知道人工智能不加以约束的后果吗?显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美国仅仅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找了一个可以糊弄过去的借口而已。

于是在这次峰会中就出现了美国、英国和大多数国家对立的局面,美英只能揣着自己的心思黯然离场。

那么今天就围绕这件事来说一说。

美国和中国的人工智能选择了不同的路

人工智能是什么?

是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钥匙。

那么工业革命为了什么?

让社会高度发展,财富更快更多的进行积累。

说道这里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关于人工智能如何使用的问题。

其一、人工智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意味着便捷会更多的集中少数人手里,相应的财富就会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其二、当人工智能进行普及,将它的使用成本拉低再拉低,所有人都可以使用,也就意味着财富会被所有人分走。

当然了平分估计会做不到,但雨露均沾到是可以。

显然美国选着了首条,中国走了第二条。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中国的人工智能是免费的,美国的人工智能是收费的。

关于这一条很多人都了解,中国的deepseek和美国的OpenAI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说道这里,有人就会提出质疑。

不就是收费模式不同,这还能扯上财富集中在少数和多数人这里?明明这就是成本问题。

确实中国人工智能不到六百万美元,美国人工智能动辄上亿美元,甚至是几十亿美元。

这就涉及到了第二条。

其二、中国拼算法,美国拼算力。

算法和算力,一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

算力的基础是硬件,越是高端,越是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就越能提高算力。

所以美国的人工智能动辄上亿美元。

而算法呢?

通过有限的算力,优化计算的方法,达到高性能的输出成果。

显然在算法上,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不说别的,就以TikTok为例,美国针对这款软件,想要收购。

收购的是软件吗?收购的是软件里的算法。

软件好做,算法不会,这才是关键。

其三、数据的不同

早之前美国对中国人工智能的数据嗤之以鼻,认为中国的太过低端,只是各种各样的人输出的数据,不像美国送给人工智能的数据是报纸,是期刊、是论文。

但美国忘记了,人工智能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人,不然也不会叫人工智能,名称都将人放在了最前边。

脱离了人的概念,人工智能还叫人工智能吗?

中国的人工智能在一开始走的就是大众化,而不是什么高端。

所以双方的人工智能最终走出来的结果,中国的人工智能更有利于普及,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

而美国的人工智能一开始走了所谓的高端数据,本身就脱离了人的范畴,精致是精致了一些,但脱离了大众。

美国的人工智能最终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也就成为了必然。

其三、中国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开始遍地开花。

很多地方都在建立这样的中心,目的就不言而喻了吧?

而建立起这些数据中心,算法又为算力提供了土壤。

什么意思呢?

一个数据中心接待一个客户,启动全部的算力进行计算,当这个客户得到结果,这个数据中心的算力会怎么样?会闲下来,这是浪费。

可当另外一个数据中心接待了两个客户,出现算力不够的情况怎么办?

有两个方法,一提高数据中心的算力,二去其他闲下来的数据中心借算力。

中国通过建立数量众多的数据中心,将算力平摊下来,用的时候还可以集中,甚至是让所有数据中心,所有算力在每时每刻都在运算。

那么结果会怎么样,成本会降低,所有人都能用得起人工智能。

通过这三点,看出什么了吗?

中国的人工智能走的就是大众化,为所有人服务。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人工智能硬件不如美国的情况下,中国的人工智能可以比肩甚至是在一些领域超越美国的原因。

事实上中国也是这样做的。

比如这次AI峰会,中国就提出了发达国家将每年研发人工智能预算的0.2%拿出来,去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

中国不仅敞开了让中国老百姓用得起人工智能,还要全世界的人用得起人工智能。

所以中美两国对于人工智能是不一样的。

那么在这次峰会中,就出现了六十国站队中国的事情发生。

美国的老套路

美国其实也是可以接受国际约束的,但它有一个前提。

在美国的技术优势固化之后,它才会接受。

现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和美国都有各自的优势,而且美国的技术优势正在被超越,所以美国不接受也就成为了现实。

而美国在这次会议中大声的宣布,美国是人工智能的领导者,也就能理解美国现在的心里状态进入到了愤怒。

当然愤怒并不能让美国继续在人工智能领域做领导者。

而美国反对,用的是影响美国国家安全,也只有英国跟随,很多国家抛弃了美国,至少在这次人工智能峰会上就是如此。

所以美国的老套路不吃香了,美国优先的理论也只有美国和英国捧着。

其实老套路不吃香能反应出一些事情。

其一、美国面对全新的变化,有些不适应,甚至是有些慌乱。

面对新的变化,往往需要用新的方法去应对,但美国依然使用老套路。

这是一种缺乏智慧的表现。

其二、美国高高在上的惯性还在起作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无论是从科技,还是从军事,金融,可以说是一家独大。

那么解决事情也是粗暴蛮横。

比如,过去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等等,甚至是现在想要脱钩断链的想法。

这种粗暴解决问题的方式,在美国各方面都领先的情况下,受到美国的威慑,其他国家就只能接受。

看起来很好。

但时间一长,难免成为美国的一种行事风格,有些肆无忌惮。

如今美国在各个领域都在被赶超,这种风格因为惯性还在作怪。

再有的老套路就是炒作一些威胁论。

谎话说的多了,美国相信,其他国家信吗?

毕竟时间和事实的验证,就能说明一切。

时代变了,美国也应该变了。

老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

中国几千年的智慧结晶。

说的直白一点,这几千年来中国什么样的路没有走过?已经为后人蹚出了一条正确的路。

美国就没有这样的经验,因为一个连民族都没有的移民国家,谈不上什么智慧不智慧的。

况且美国才成立了多少年?

最后的老套路就是美国的承诺。

承诺很容易,落实却很难。

这么些年下来,美国的承诺有很多,但落地又有多少呢?

有些承诺,也就是在各个会议上说说,说过了也就过了,听听可以,想看看,就两个字——没门!

所以美国的老套路走不下去了。

那么现在美国不随着世界的改变而改变,怎么办?

逼着让它改变,让它适应,让它遵守别人给它制定的规则。

至于怎么去做?

相信中国,方法有很多,但粗暴蛮横绝对不在其中。

0 阅读:6
以山爱科学

以山爱科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