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退休人员有福了,中央两部委已经决定给广大退休人员继续提高养老金,无论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者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者均能获得养老金的增加。预计国家层面的调整通知会在第二季度公布。
每次发布通知,人社部和财政部都会给出一个平均上涨比例。以最近三年为例,2022年的平均上涨比例是4%、2023年是3.8%、2024年则是3%。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d845f6193d29047393f7a1b2533377c1.jpg)
那么2025年会是多少呢?有待时间公布答案,结合这几年的情况分析,我认为2025年的平均上涨比例不会再进一步下降,可能维持在3%左右的水平。
我们假设今年就是按照3%的比例调整,是不是意味着大家只要把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乘上这个比例(3%)就能得出养老金的增加额了呢?
显然不是这样的,在国家发布通知后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都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养老金调整通知,按照定额增加额、挂钩增加额和高龄倾斜增加额等多个部分综合计算退休人员能够增加多少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a0ece3a6b317df894c99d5bc8576579d.png)
看到这里我相信不少退休人员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每次加养老金的时候都搞那么复杂,直接同比例上涨不就行了吗?
比如,张三当下的月养老金是3000元,如果2025年平均上涨比例是3%,那么张三每个月就加90元;又比如,李四月入5000元,每个月的养老金增加额是150元。
这种调整方案从理论上来说不仅可行,而且能够省去很多麻烦,各地人社部门甚至都不用不着拟通知,直接告诉大家哪天入账就行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48b3bfeb89edf1eaf0c8c192fcda560c.png)
不过,越是简单的调整方案越无法体现养老保险具备的社保性质。
社保和商业保险不同,后者只追求效率,谁缴费谁享受、谁缴得多谁享受的多,社保除了讲究效率外还要兼顾公平,起到转移支付的效果。什么是转移支付,简单来讲就是把收入较高者的一部分收益转移给收入较低者。
这一性质不仅体现在退休时核算的首月养老金层面,还会在每年调整养老金的时候表现出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587ece13532bcafe9bd83cba3925466a.jpg)
如果完全按照现有养老金的数额同比例上涨,那么低养老金收入者和高养老金收入者的上涨比例完全一样,上面例子中3500元和5000元养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员都加3%,根本起不到缩小高低收入差距的功能。
相反,在养老金调整方案里设置定额增加额和高龄倾斜增加额则可以实现。以定额增加额为例,假设某地方案规定每月定额增加45元,对于月入3500元的退休人员而言45元的定额增加额让养老金增加了1.29%、而月入5000元者只增加了0.9%,少了0.39个百分点。高龄倾斜增加额也是一样的。
换言之,这两类增加额起到了“提低限高”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发现养老金较低者的调整比例往往比国家通知里提到的平均比例高,养老金较高者的调整比例则是低于平均比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761d59ab94f8188eec3a67c0de6647f8.jpg)
在人社部最近召开的2024年第四度新闻发布会上提到2025年养老金调整要倾向于中低收入者,这意味着各地今年养老金调整方案里的定额增加额占比大概率会提高,也表示低养老金收入者的上涨比例将更多幅度的高于平均增长比例。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养老金调整完全按照现有金额,人人增长相同比例是不可能的,同时,所有人增加相同金额也是不现实的。既要照顾低收入者,让他们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尽快提升上来,又要达到鼓励多缴费、长缴费的目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