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路降糖,却走出糖尿病足,被迫截肢,咋回事?吸取3个教训

君毅说健康 2023-10-17 23:42:00

王阿姨确诊糖尿病五年了,最开始她一直坚持每天吃降糖药,这样坚持了三年多的时间。但她又听说一直吃降糖药对身体尤其是肾脏有一定的损伤,于是担心起来自己的身体。

后来王阿姨又听说每天坚持走路运动也可以降低血糖,于是她开始了自己的步行之路,一开始是每天走差不多四千米,与此同时她也继续坚持服药,让她欣喜的是这样运动的话血糖确实很稳定。

两个月以后,她将运动量翻倍增加到了每天八千米,并且因为害怕降糖药的副作用,就自作主张地停用了降糖药。但因为并不是每天都有时间走路,王阿姨如果某天没有走路便还是会服用降糖药。

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半,王阿姨发现自己的左脚脚趾上出现了伤口,觉得只是小伤的王阿姨没有过多理会。但没过几天,伤口并没有愈合的迹象而是开始出现溃烂、红肿、流脓等情况。

自知不妙的王阿姨急忙去了医院检查,体格检查发现王阿姨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皮肤温度下降同时伴有严重的溃疡脓肿,此外,空腹血糖检测高达14mmol/L。医生解释道,因为王阿姨的血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导致了糖尿病足。

医生对其进行了外科手术处理,然而感染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医生在与王阿姨进行协商讨论后,最终决定进行截肢治疗。王阿姨失去了自己的一个左脚脚趾。不幸中的万幸是通过截肢治疗,王阿姨的糖尿病足得到了有效控制。

医生同时给王阿姨检查了其他方面,发现王阿姨的糖化血红蛋白偏高,说明她最近的血糖控制都并不理想,同时肾脏的相关指标也出现了异常,可能也出现了轻微的糖尿病肾病。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王阿姨顺利出了院,同时她也记住了医生的嘱咐,不能随意停用降糖药,而且运动也应该适量。

不过王阿姨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坚持走路降糖,却还是走出来了糖尿病足最后导致截肢。接下来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糖尿病足然后再谈谈王阿姨犯了哪些教训。

一、 为什么走路会走出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病人足部神经、神经出现病变,进而导致足部出现感觉异常、供血不足等症状,从而使足部有感染、溃疡和深组织破坏等表现。糖尿病足很难治疗,而且会有截肢的风险。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高血糖会使糖化血红蛋白聚集同时过多的葡萄糖也会导致血液变得粘稠,粘稠的血液会使血管更容易硬化。

血管硬化也会导致继发粥样硬化,从而使得血液流速变慢,在下肢体现尤为明显,下肢血流不通畅使得伤口周围组织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给,进而使得伤口难以愈合。

同时,当血管病变累及下肢的神经时,会使神经功能也受到影响,当运动神经受损时会导致肌肉异常痉挛进而出现足部畸形;当自主神经受损时,皮肤的正常体温调节功能受到影响,皮肤的排汗功能也会异常,进而使皮肤更干燥脆弱容易开裂受损。

另外,感觉神经受损以后,对冷热压力等异常情况的感知能力变得更差,也更不容易感知伤口的出现,从而耽误救治时机。

而且神经和血管的病变会使皮肤的防御功能变得更加薄弱,皮肤表面和周围环境里的细菌更容易入侵到身体内部,而且高血糖、低血氧和偏酸性的血液环境更适宜细菌繁殖。

并且高血糖使得化学趋向力改变,体内白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同时血管病变会使抗生素等药物更难运输到感染部位,这都使得感染更难治疗。

综上所述,王阿姨走路降糖却走出糖尿病足的原因也可以找到了,首先是走路只能作为一种额外辅助,不能当成实实在在的治疗手段,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血糖。

而且王阿姨的运动量也相对过大,同时也没有太重视自己脚上出现的伤口。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通过走路来辅助降糖,千万不要犯以下三个教训!

二、 坚持走路降糖,这三个教训别犯!

1. 不能擅自改变用药

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在没有通过专业医生指导下擅自更改用药甚至停药是十分严重的。糖尿病本就是一种慢性病,无法彻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等手段加以控制。

但很多病人觉得降糖药会损伤身体,觉得自己吃太多药对身体不好,便擅自减量甚至停药,只寄希望于走路运动可以控制血糖。而走路降糖只能当成一种辅助手段,降糖效果只是暂时的,不能长期有效的控制。

降糖药的机理主要有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长期服用降糖药会使身体产生依赖性,而突然停药会导致身体胰岛素水平下降。

因此擅自停药会使病人的血糖水平急剧上升,较严重的可以出现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

另外,降糖药也应该规律服用,不规律地用药会使得血糖忽高忽低,短期的血糖波动可能会导致出现头晕、视力模糊、口干等症状,长期则会对胰岛B细胞功能造成伤害,使胰岛功能加快衰竭,让将来的血糖控制变得更加艰难。

而且血糖的波动还使肾脏过滤和重吸收血液中葡萄糖的功能难以合理调节,进而可能出现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2. 千万别忽视小伤口

因为糖尿病病人的免疫能力下降,皮肤的屏障能力难以抵御细菌入侵,所以即使是小伤口也不应该忽视。因为小伤口也很可能发展成大感染。

对于长期走路降糖的病人来说,走路时对足底的细微磨损、抓挠时的细小伤口等都不容忽视。许多糖尿病足病人都是因为觉得细小的伤口很快就能愈合而不去重视,最后使得伤口恶化发展成糖尿病足,甚至不得不截肢保命。

还有一些病人觉得既然走路可以降糖,那走越多路就可以降更多的糖,甚至可以完全替代药物的作用,因此就增大走路的里程。然而过多的运动尤其是走路会导致足底磨损。

此外,因为运动过度使足部大量出汗,皮肤毛孔打开,使得细菌更容易侵入。这些都会容易引起小伤口的出现,进而可能发展成糖尿病足。

而且还有很多病人在伤口没彻底愈合的时候又继续走路运动,使得伤口再次破裂而更难愈合。这些都会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3. 要定期检测血糖

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定期检测血糖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自己的血糖水平才能更好地去进行治疗控制。有时候血糖偏高并不会让身体感觉不适,所以自我感觉血糖稳定并不是一个科学客观的指标。

我们应该定期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通过其水平来了解用药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而不是自我感觉血糖稳定便擅自更改用药方案。

在检测血糖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检测肝肾功能等指标是否异常,从而及时发现有无并发症的出现。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来说,餐前餐后、夜间等时间都应该检测血糖,血糖波动大时应该及时就医。血糖相对稳定的病人则每周测3-4次血糖即可。

我们不仅要吸取王阿姨的教训经验,还应该学会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三、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根据上面的描述我们应该已经了解小伤口对糖尿病人的危害,并且小伤口还可能发展成糖尿病足,所以预防小伤口的出现是重中之重。

糖尿病病人在每日洗脚的时候应该仔细检查自己的足部有没有新出现的伤口,而且洗脚的水不宜过热,最好不超过38℃。洗脚的动作应该轻柔以免损伤足部,擦脚的毛巾也应该选择柔软吸水性强的。

而且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足部按摩和活动以此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

此外,对足部的情况进行合适的判断也是关键的一步。我们可以从足部颜色、足背动脉搏动、足部皮肤温度等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足部颜色如果从正常肤色变成白色、红色甚至深紫色,那就提示出现了足部缺血的症状,此时应该提高警惕,这个时候足部很容易受到损伤。

足动脉搏动如果变得薄弱甚至停止,也提示出现了足部缺氧缺血的症状。另外足部温度低也提示下肢循环差,可能缺血缺氧。

此外,挑选合适的鞋子也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点之一。我们应该选择相对宽松柔软同时内部较大的鞋子,这样可以减少足部受到挤压而出现的血流不通畅。

鞋子的底部也应该柔软有支持力,这样能使足底的压力更均匀,减少因为受力不均匀带来的损伤。

而且要尽量避免高跟鞋和拖鞋。穿高跟鞋的时候,足部重量主要集中在前脚掌,同时还会挤压脚趾,这样会造成前脚掌血流不通畅同时容易挤压变形甚至受伤。穿拖鞋时,拖鞋与脚背的长期摩擦也会使得脚背容易受损。

若是已经出现糖尿病足或者已经截肢的病人,则需要定制矫形器。根据每一个病人的不同足部情况进行定制,以使得能更贴合地保护足部。

综上所述,如果已经确诊了糖尿病,那一定要认真治疗,遵从医生医嘱按时规律服用降糖药,并且定期检测血糖变化。当然,适度的走路运动也可以作为降糖的辅助手段,但是不能完全替代药物。

同时,我们还应该吸取王阿姨的经验教训,在走路降糖的过程中牢记一定别犯这三个教训。通过合理的方式控制血糖并且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莫要等到截肢了才后悔莫及。

参考文献:

[1]祁琴,杨青平,郑捷等.糖尿病足患者合并皮肤软组织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J/OL].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19):2931-2935

[2]王勤.糖尿病足不容忽视[J].江苏卫生保健,2022(10):16.

[3]龙美岑,温贤秀,李蓉.糖尿病足溃疡风险分级及患者足部护理行为的研究现状[J].现代临床医学,2022,48(02):149-152.

0 阅读:9

君毅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