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复苏,各种春季限定美食陆续上市。
香椿、蕨菜、春笋等都是春季特有的时令蔬菜,它们固然美味但是千万别乱吃,吃不对就会“伤身”。
尤其春笋能做出很多美食,是许多人的心头好,那春笋应该怎么吃,哪些人应该少吃春笋?香椿和蕨菜又该怎么吃?

春季是春笋大量上市的季节,表面上看春笋发黑发紫,剥开春笋的外衣就能看到白白嫩嫩的春笋真身。
一说起春笋,脑海里就能浮现出很多春笋美食,因为春笋口感鲜嫩,适合多种烹饪方式。
油焖春笋、春笋炒肉、春笋炒鸡蛋等这些是过油的做法;还可以用炖的方法做春笋炖鸡汤,炖出来的汤十分鲜美,集春笋的鲜和鸡肉的香于一体。

既然关于春笋的美食这么多,为什么还要说春笋变“春损”,难道春笋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缺点吗?春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春笋含有大量草酸、单宁、鞣酸和丰富的粗纤维,这些成分难以消化,对于胃肠道疾病患者而言,过量食用春笋会损害胃黏膜,从而引发胃痛、腹胀。
其中草酸和单宁会让春笋产生涩味,直接食用春笋也会导致肠胃不适。
每年春季很多人都因为吃春笋进了医院,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甚至还有人差点休克而死,原因就是过量食用了春笋。

其次春季是最容易过敏的季节,有些人群可能会对春笋的某种成分过敏,食用春笋后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哮喘、鼻炎等并发症。
最后春笋性寒,还有体质虚弱或者脾胃虚弱的人本身消化吸收能力就差,吃春笋会导致胃肠道不适。

因此春笋虽然好吃,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春笋,以下三类人群就应该少吃春笋。
首先是尿道结石和痛风的病人少吃春笋。
因为草酸是尿道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如果尿道结石病人过量食用春笋,春笋中的草酸就会和体内的钙结合导致结石增大或者复发。
春笋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嘌呤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尿酸,尿酸过高也会引发尿酸结石,因此痛风患者也不宜过多食用春笋。

其次孕妇、儿童和老人少吃春笋,上文提到春笋中的草酸、鞣酸以及粗纤维不好消化,老人和儿童消化吸收能力弱,过量食用春笋会加重他们的胃肠道负担。
而且春笋性寒凉,过敏患者和脾胃虚弱的人少吃春笋,避免引发不适症状。
所以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体质,少吃或者不吃春笋,每年都会有春笋大量上市,不愁以后吃不到春笋,何必急于一时呢。

说了这么多,春笋也不是不能吃,只要适量食用还是没问题的,那我们应该怎样正确食用春笋?
首先就要用到万能烹饪法——焯水,做春笋之前最好用沸水焯煮7-10分钟,焯煮春笋能减少70%的草酸含量。
一定要注意是焯煮,千万不要像焯青菜那样几秒钟就完事了,焯煮时间太短就导致春笋中的草酸含量没啥变化,这相当于白焯水了。
焯过水的春笋可以用清水浸泡1-2个小时,可以有效去除涩味。

其次是最好不要空腹食用春笋,本来春笋中的成分就不易消化,空腹食用春笋加重胃肠道负担容易引发不适症状。
可以将春笋煮得软烂些再食用,或者吃的时候充分咀嚼帮助消化,再或者可以和豆腐、鸡蛋等易消化的食物一起做,同样很美味。

然后是春笋不能和生冷食物一起吃,春笋性寒,再搭配生冷食物就更寒凉了,对脾胃虚弱的人来水无疑加重了身体负担。
春笋可以和温性食材一起搭配,比如肉类、姜蒜、辣椒等中和寒性;还可以更改烹饪方法,多用炖、煮、焖等方式,少用凉拌的方式。
同时春笋应避免和高钙食物一起吃,比如牛奶、大豆等,原因还是上文提到的草酸,草酸和钙相结合形成草酸钙,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甚至还会引发结石。

原来吃春笋还有这么多讲究,那香椿和蕨菜同样作为春季限定美食,它们俩应该怎样健康食用呢?
其实香椿和蕨菜的吃法和春笋差不多,先说一说香椿,香椿可以和香菜比肩了,爱吃的人爱得入骨,讨厌的人会觉得它是“臭椿”。

香椿含有丰富的亚硝酸盐,过量食用有损健康,因为亚硝酸盐会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身体组织缺氧,可能引发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所以吃香椿之前必须要用沸水焯烫去除亚硝酸盐,焯香椿的时间就不需要像焯春笋那么久,只需要用30秒-1分钟的时间就够了,食用香椿后还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并且香椿也性寒凉,过敏体质、孕妇以及脾胃虚弱的人应该少吃香椿,可以将香椿做成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等美食,中和香椿的凉性。

第二个是蕨菜,常见的蕨菜做法有凉拌蕨菜、蕨菜炒腊肉,看起来就很下饭,但就是如此美味的蕨菜中却有潜在致癌物。

蕨菜中含有的原蕨苷是一种致癌物,并且它也含有少量草酸,食用蕨菜之前需要焯水3-5分钟,然后捞出过凉水,能有效减少原蕨苷和草酸含量。
但是焯水并不能完全去除原蕨苷,做熟之后的蕨菜仍有原蕨苷残留,长期使用会增加患癌风险,所以蕨菜虽美味还是得少吃。

食用春笋、香椿以及蕨菜的注意事项大致相同,都要进行不同时长的焯水,并且不宜过量食用。
看来春菜虽然鲜美,但不能贪多,还得以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主,对此大家怎么看?
参考信息源
抖音 央视三农2025年2月21日发布《春季限定美食陆续上市,但吃法不对,可能会让你“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