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毛主席接见梁兴初,喊错军衔后巧妙化解,梁:主席反应就是快

峻辉聊过去 2024-06-16 18:44:53

1951年5月,初夏的果实即将成熟,一如半岛的局势。志愿军取得了二次战役的初步胜利,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欣喜的气氛中。

梁兴初因指挥有方、作战有力、领导有功,凭借着“万岁军”的威名,响彻了大江南北。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下旬的一天,还在朝鲜指挥军队的梁兴初接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一纸调令。

泛黄的纸张上,调令只有寥寥几字:即刻启程,回京述职,向毛主席汇报前线情况。梁兴初不敢怠慢,收拾行囊,于29日乘坐吉普车赶到了沈阳。

在这里,梁兴初方才知道,一同进京的还有另外三名军长、以及志愿军副司令邓华。几人结伴而行,很快就抵达了千年古都——北京。

来到菊香书屋,彬彬有礼的邓华向毛主席一一介绍领兵在外的四位骁将。

轮到梁兴初时,毛主席的眼睛散发了光芒,对邓华说道:“这个不用介绍了,我知道他。”邓华不解,一脸茫然地看着毛主席。

随后,毛主席也不卖关子了,直言道:“他不就是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吗?我记得他。长征的时候,他就立下了大功,红军第一个骑兵团团长嘛,我还是记得的。”

主席说完,向来爽快耿直的梁兴初却纠正了毛主席的一个小错误:“主席,当时我还是个营长,不是团长。”

这一下,倒让现场所有人都惊呆了,邓华和几位将军都没想到梁兴初喜欢抠字眼。不过,机智的主席立刻回应道:“哦,是这样啊,那看来我记错了。不过咱们那时候,营长,团长没什么区别嘛,手底下只有百十匹马,说是连长也可以。”

毛主席和梁兴初的交谈朴实无华,却提到了长征时期的一件往事。也正因这件往事,毛主席才会在脑海的记忆深处,留有梁兴初的一席之地。

接受任务

说起来那是十几年前的陈年旧事了。1935年9月的一天,梁兴初时任红1军团直属侦察连连长。

侦察连,在军事作战中,一般执行的都是侦察任务。更别说在长征这个生死攸关的时期,更是担负着军团的存亡问题,也是军团的前卫部队。

这天,刚刚闲下来的梁兴初正在吃中午饭,忽然听到由远及近,传来的哒哒马蹄声。

处于高度警备状态的连长梁兴初立即放下了碗筷,连同指导员曹德连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两人定睛一看,是军团的通信员,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下来。

通信员气喘吁吁跑到梁兴初、曹德连跟前,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直接就传达了军团的命令:“报告,军团首长请你们立即到军团部受领任务。”

梁兴初一阵兴奋,心想一定有重大任务要自己去执行,不免得意了几分,当即和连队指导员曹德连一起来到了军团指挥部。

军团部里烟雾缭绕,几位军事首长一手一支烟,不知道的还以为来到了天上人间。让梁兴初颇感意外的是,毛主席也来到了军团,和左权围着一张大地图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

梁兴初人虽直,可并不傻,高朋满座,群贤毕至,一定是出了大事了。

站在门外的梁兴初,喊了一嗓子“报告”,打断了首长们的讨论。

最先是左权转过身来,朝梁兴初点了点头,示意进来。

随后,梁兴初开门见山地问道:“什么任务,我梁兴初保证完成。”

左权笑了笑,指着地图说:“军团指示你们,立即出发,到哈达铺,去侦察敌情,并筹集粮食和物资。”

“就这些吗?”梁兴初没想到,任务和平常几乎无二,不由发出了心里的疑问。左权看出了梁兴初的小九九,说:“等会儿,毛主席有几句话要交代给你们。”

这时,毛主席也站起了身子,说:“我只想补充一点,就一点。有可能的话,你们给我们找点精神食粮!什么国民党的报纸、杂志,即便是当地的传闻也行。但只要近期的,各种都给搞几份来,这是一个特殊任务,能完成吗?”

真假国军

“保证完成任务。”梁兴初,曹德连异口同声回答。回到连队,梁兴初、曹德连同意化装成国民党中央军,狐假虎威进入哈达铺。

晌午过后,毒辣的太阳暂时被几片乌云遮住,侦察连都换上了国民党的军服。

其中,梁兴初还有模有样戴上了中校军衔,比原有的级别高了好几个档次。从驻地到哈达铺只有15公里,天黑前,侦察连就拍马赶到。

侦察连一抵达哈达铺城门口,几名国民党保安队就将枪栓拉得哗哗作响,枪口一抬,对准了梁兴初,问道:“站住!你们什么人?”

指导员曹德连上去就是几巴掌,厉声呵斥道:“瞎了你们的狗眼,看不出来我们是中央军吗?”

那家伙一边点头,一边哈腰,前倨而后恭,引着梁兴初一行就进入了哈达铺。

哈达铺是个偏僻地方,国民党党部人员、镇长、保安队长没见过世面。听说中央军来了,一窝蜂都出来了。岷山县的一个少校副官,从省城路过这里,也跟着凑凑热闹。

在镇公所里,梁兴初神气十足地向众人说:“我们是打前站的,后续大部队就来了,你们赶快派人筹集物资、粮食。”

镇长哪敢怠慢,一溜烟跑了出去,吩咐众人按照梁兴初说的办。梁兴初随机派指导员曹德连去镇邮局找“精神食粮”,又派副连长刘云彪带两个排缴械了镇内国民党武装。

约莫一个时辰,刘云彪回到镇公所,向梁兴初使了个眼色。梁兴初即刻会意,卸下了面具,大声宣布:“都别动,我们是红军!谁动就打死谁!”

镇公所方才高谈阔论的头面人物,立即就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下去。此时,曹德连也回来了,只找到几张过时的报纸。

梁兴初眉头紧锁,眼见毛主席交代的任务完不成。

正发愁之际,那位体面的国民党校官哆哆嗦嗦开了口:“长官……,我这有份报纸,几天前的,不知道你们用得到吗?”

曹德连呵呵一笑,说:“别啰嗦,快打开。”

校官从随行携带的箱子里,翻出了一捆报纸。有天津的《大公报》、山西的《山西日报》,这些报纸都是十几天前,还算有用。曹德连一张张翻阅,终于发现了一条等着徐海东率领红军连克两当、秦安等县城的消息。

这还只是开胃小菜,让曹德连嘴角上扬的还在下面。7月下旬,陕甘红军打破了国民党第二次军事“围剿”,歼灭国民党2000多人,解放了安定、延安、靖边等地,让陕甘根据地连成一片。

为了让这条信息及时送达中央,梁兴初和曹德连商量后决定,连夜将报纸和那位校官送到军团。

几个小时后,毛主席看到了报纸,高兴地对众人说:“梁兴初立了功啊,侦察连立了大功。从现在起,梁兴初的侦察连继续作为先头部队,每到一地,第一件事就是寻找精神食粮。”

第二天,红军主力进驻哈达铺,召开了干部会议。毛主席当众宣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有了落脚点,去陕甘,找刘志丹和徐海东去。”

这就是梁兴初为红军的生死存亡立下的一件大功,正是由于在哈达铺获取了关键的信息,中央红军才能摆脱国民党的追捕,并成功和陕甘红军会师,最终得已发展壮大,扭转中国革命的未来。

后来,梁兴初知耻而后勇,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他率领三十八军打德川,大捷,得到了彭总的称赞。

回到北京,毛主席一是为了了解前方战况,更多的则是嘉奖、慰问梁兴初。

不料却因时隔久远,喊错了梁兴初的军职,闹出了笑话,还好又凭借着自己的幽默,找补了回来。

走出中南海的梁兴初私下里就几位将军说:“主席不愧是主席,反应就是快,我该多学习学习。也怪我多嘴,不该抠字眼,让主席难堪。”

很快,上天就给了梁兴初一个机会,让他实践了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十年代,四川两派武斗猖獗,川东北地区尤甚。

那时,梁兴初是成都军区司令员。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梁兴初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还是带着一个连,还是虚张声势,谎称自己带了五个师,来到了达县、万县等地。

次日,就收缴了各种枪械上万支,武斗也渐渐平息。梁兴初对待武斗,是该抓的抓、该关的关,毫不留情。罪大恶极者,绳之以法,绝不留情。

那些情节较轻的武斗人员质问梁兴初:“为什么抓我们?造反有理你没听过吗?”反应迅速的梁兴初也学到了毛主席的一招二式,反唇相讥:“你们是造反派,我也是造反派。我造了国民党几十年的反,哪像你们这个样子。你们再吵、再闹,我就都把你们关起来。”

毛泽东听说了之后,也称赞梁兴初:“还是打过仗,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将军敢讲真话。”

结语:

梁兴初,少年调皮捣蛋,不是将女同学的辫子拴在板凳上,就是和男同学打架斗殴。

所幸的是,梁兴初加入了组织,得到了历练,才改掉了原有的痞气,化为了玩气。更是一步一个台阶成为了“万岁军”的军长。

1985年10月5日,72岁的梁兴初因病去世,一颗将星也就此陨落。

参考资料

《开国十中将》 解放军出版社

《“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吴东峰 同舟共进

0 阅读:141

峻辉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