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7269bbcfdd57c1f6d4e4dccbe670e65.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37fda09f057a82ec0b5604810088d81.gif)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凌晨三点,你在床上翻来覆去,数羊数到怀疑人生,眼睛瞪得像猫头鹰,脑子却像高速公路上的车流,停不下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128a693c9a4aad27b0c196bf0485fe6.jpg)
你想,算了,还是那一粒“救命仙丹”吧。
吞下去,十分钟,眼皮开始打架,二十分钟,意识开始飘远,三十分钟,成功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晨,一睁眼,神清气爽,仿佛世界都变得温柔了几分。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粒小药丸,或许正在偷偷掏空你的健康?你以为它是你的“梦境守护神”,其实它可能是个“披着羊皮的狼”。可怕的是,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像你一样,对它产生了悄无声息的依赖,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危险的深渊。
而更让人抓狂的是,医生们一次次苦口婆心,但很多人依旧充耳不闻,一边点头答应“嗯嗯,我知道了”,一边继续吞下那粒“甜蜜的毒药”——安眠药。
长期吃安眠药,真的会出大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a764fb840b1c615a91f5db004bd9fb4.jpg)
有人说:“医生,你别吓唬我,我吃安眠药好几年了,不还是活得好好的吗?”
是啊,短期来看,也许你并没有出现什么离奇的症状,但真正的危险,往往是潜伏的、缓慢的、渐进的!
吃得越久,依赖越深,这点已经被无数研究证实。
如果你连续服用几周甚至几个月,身体可能就会对安眠药产生耐受性,也就是说,同样的剂量,效果越来越差,你不得不加大剂量才能入睡。到可能一颗、两颗不管用了,三颗、四颗也不管用了,甚至到了停药就彻夜难眠,吃药也睡不踏实的地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ba7c6562bb2403447eb84b20bcf8254.jpg)
这时候,你已经被安眠药死死拿捏,想戒?比登天还难。
更可怕的是认知能力下降。你以为安眠药只是让你睡觉?不,它还可能让你的大脑变笨、变慢、变迟钝!有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安眠药的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高出近50%。
这意味着,你可能本来只是失眠,结果吃着吃着,变成了记忆衰退、反应迟钝、甚至痴呆的高危人群。你说冤不冤?
再来说说意外风险。
很多安眠药会让人步态不稳、反应变慢,尤其是老年人,夜里起床上厕所,一个踉跄摔倒,骨折、脑出血,直接住进医院。更别提一些人吃了药还开车、操作机械,一个恍惚,事故就发生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dd24ed4a31820d76516dac114f3571d.jpg)
不信?看看安眠药的说明书,副作用一栏写得清清楚楚。
还有个更致命的问题——呼吸抑制。某些安眠药会降低呼吸频率,如果本身有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那服用安眠药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轻则夜里憋醒,重则一觉不醒,你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
医生都劝了多少遍了,为什么还有人不听呢?
安眠药太容易拿到了。
很多人一失眠,就跑到药店买点“助眠神器”,有些药甚至不需要处方,随便就能买到。再加上某些老医生“佛系开药”,病人一说睡不着,立马递上一张安眠药处方,简单粗暴,毫不犹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769f8ab86ce773e3ee18b6acec0ad9a.png)
病人一吃,哇,效果真不错!于是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
大家总觉得医生大惊小怪。你说安眠药有风险,他们就会回你一句:“那某某某不是吃了二十年,活得好好的吗?”但问题是,你只看到了“活得好好”的人,没看到那些因为安眠药导致意外、痴呆、甚至中毒身亡的人。
活着的容易被看到,倒下的却没人提起。
戒断反应太难受。很多人一停药,立刻开始失眠、焦虑、心慌、甚至全身不适,感觉比失恋还折磨人。
他们选择继续吃,陷入一个“吃药—依赖—更严重—再吃—更依赖”的死循环,越陷越深。
那失眠怎么办?总不能让我彻夜难眠吧!
当然不是让你“硬抗”,但解决失眠,不能靠吃药,而是要调整生活方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87f044b2a2285a1538e86a14466b8cd.jpg)
你的作息、饮食、运动、心理状态,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吃再多安眠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1.规律作息,别作死熬夜。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不要周末补觉补到中午。
生物钟一乱,失眠就找上门。
2.睡前远离电子屏幕,别刷手机刷到天亮。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睡意全无。
睡前一小时,别玩手机、别看电视,最好看看书,让大脑慢慢进入“休眠模式”。
3.睡前别喝咖啡、浓茶、酒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2debbd55a12d74788146470725d2af4.jpg)
很多人以为喝酒能助眠,但其实酒精会让睡眠变浅,半夜容易醒,得不偿失。
4.白天适量运动,晚上放松身心。运动能提高睡眠质量,但别在睡前剧烈运动,否则反而让你精神亢奋,越运动越睡不着。
5.学会放松,别把床变成“战场”。如果躺了半小时还睡不着,别硬躺,把床当成“折磨场”。
可以起来看看书,听点轻音乐,等到困了再回去睡。
送你一句话,刻在心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bee986ec6618269f48b4a1dd52904f6.jpg)
安眠药,别瞎吃,睡不着,别硬熬,调整作息加运动,自然入睡最可靠!
想要好睡眠,不是靠药,而是靠习惯。
安眠药,只能是短期应急工具,绝不能变成人生的“常规装备”。医生劝了多少遍,别再当耳旁风了,赶紧醒醒吧!
参考文献:
1. 《长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与认知障碍的风险》,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InternalMedicine),2014年。
2. 《安眠药与老年人跌倒风险的相关性研究》,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2017年。
3. 《苯二氮䓬类药物的耐受性和依赖性机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2013年。
4. 《安眠药对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影响》,发表于《美国呼吸与重症监护医学杂志》(AJRCCM),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