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三件事让疯狂的人形机器人热潮似有降温。
第一件事:宇树机器人王兴说家用人形机器人普及还得慢慢来,不是短短两三年能实现的。

如果说这第一件事还只是认知上的清醒,降温力度还不够大的话,那第二件事就从资本端给人形机器人泼了一大盆冷水。
第二件事: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表示光看到人形机器人翻跟头,但看不到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都是靠想象,金沙江创投正在退出投资过的一些人形机器人项目。

以金沙江创投的业内影响力,以上言论迅速引发了激烈讨论,也遭到了很多人形机器人创业者和其他投资人的怒怼,但很快就打脸了。
第三件事:达闼机器人公司人去楼空?

上海达闼机器人,一个估值200多亿元的人形机器人明星创企,成立于2018年。早在2019年完成B轮融资之后,这家公司便已经迈进独角兽俱乐部,至今已经完成六轮融资。
在去年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达闼的人形双足机器人一度成为了焦点。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传出“停摆”、“闪崩”、“人去楼空”、“进ICU”、“爆雷”、“倒闭”,尽管达闼机器人公司很快进行了回应,说网上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

但是达闼机器人创始人也承认,公司业务的确遇到很大困难,为此进行了人员缩减,同时战略调整,聚焦人形机器人和云端大脑等业务,目前正在积极融资,拓展业务,并努力解决前员工的“欠薪”问题。
人形机器人行业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实非常相似,都有大浪淘沙的过程,有泡沫很正常,肯定会有倒下的公司,但也会出现大公司,就看谁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