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它不仅是家中常备的退烧止痛药,还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很多人都知道,有些人群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保护心血管,但长期服用究竟有哪些益处?又有哪些风险?服用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阿司匹林最初被人们熟知,是因为它的解热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正是这个作用,让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放异彩。
简单来说,我们的血管就像水管,血液中的血小板就像“补丁”,当血管内壁出现损伤时,血小板会聚集起来形成血栓来“修补”。 但如果血管内壁长期受到损伤,或者血液过于黏稠,血小板过度聚集,就容易形成大的血栓,堵塞血管,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危重疾病。 而阿司匹林就像“血小板的抑制剂”,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起到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作用。
哪些情况下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并不是人人适用。 是否需要长期服用,以及何时开始服用,都需要医生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1. 二级预防: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脑梗死(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如果您已经发生过心梗、脑梗、或者 TIA,那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是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 目的是预防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 这种情况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明确、最主要的适应症。 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对于这类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再次发生心梗、脑梗的风险,改善预后,延长寿命。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 这些手术虽然疏通了血管,但血管内壁仍然存在损伤,血栓形成的风险依然较高。 术后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或血管再次堵塞。
稳定性心绞痛、外周动脉疾病: 这些疾病患者也存在较高的血栓风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 一级预防:尚未发生心血管疾病,但属于高危人群
高危因素: 对于尚未发生心血管疾病,但存在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例如:
年龄较大: 男性 ≥ 50 岁,女性 ≥ 60 岁(不同指南年龄界限略有差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
如果您符合多个上述高危因素,并且经过医生评估,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通常是未来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 ≥ 10% 或 20%,具体风险阈值不同指南略有差异),医生可能会建议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目的是降低首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注意: 一级预防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近年来医学界存在一些争议。 早期的研究证实了一级预防的益处,但近年来一些新的研究显示,对于低危人群,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益处可能不明显,甚至风险可能超过益处。 因此,一级预防用药需要更加谨慎,必须经过医生严格评估,权衡获益和风险后才能决定。 切勿自行决定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哪些益处?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主要益处,就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具体来说:

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因血栓形成导致的心脏血管堵塞,从而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降低脑梗死(中风)的风险: 阿司匹林同样可以预防脑血管血栓形成,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降低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通过预防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
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 对于已经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病情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风险吗?任何药物都有其两面性,阿司匹林也不例外。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最主要的风险就是出血。

1. 出血风险: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预防血栓的同时,也会延长出血时间,增加出血的风险。 常见的出血包括:
消化道出血: 这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出血风险,可能表现为黑便、呕血、腹痛、腹胀等症状。 严重者可导致贫血,甚至危及生命。 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老年人、同时服用其他抗凝药或非甾体抗炎药的人群,消化道出血风险更高。
颅内出血(脑出血): 虽然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后果往往非常严重,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高血压控制不良、老年人、有脑出血病史的人群,颅内出血风险更高。
其他部位出血: 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月经过多、泌尿道出血等。

2. 胃肠道不适:
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症状。 严重者可导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3. 过敏反应:
少数人对阿司匹林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哮喘等症状。 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阿司匹林的服用注意事项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阿司匹林的益处,并尽可能降低风险,服用阿司匹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遵医嘱服用: 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服用剂量、服用时间,都必须严格遵照医生的指导。 切勿自行决定服用或停用阿司匹林!
2. 选择合适的剂量: 用于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阿司匹林,通常采用小剂量,一般为每天 75-150 毫克,最常用的是 100 毫克。 过大剂量并不能增加预防效果,反而会增加出血风险。
3. 选择合适的剂型: 对于有胃肠道不适或溃疡病史的人群,可以选择肠溶阿司匹林。 肠溶阿司匹林外层包裹了一层特殊材料,可以在胃内不溶解,直到进入肠道才释放药物,从而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但需要注意的是,肠溶阿司匹林不能掰开或嚼碎服用,必须整片吞服,才能保证肠溶效果。

4. 服用时间: 阿司匹林通常建议每日一次服用,最好在早餐后服用。 空腹服用可能会增加胃肠道刺激。 如果您服用的是肠溶阿司匹林,则建议在睡前服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夜间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因为心血管事件在清晨高发。 具体服用时间,请遵医嘱。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停药?
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停药并立即就医:
1、出现出血症状: 如黑便、呕血、不明原因的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咯血、咳血、严重头痛、视力模糊等任何出血迹象。
2、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如皮疹、瘙痒、荨麻疹、面部或喉咙肿胀、呼吸困难、胸闷等。

3、需要进行手术或有创操作: 如拔牙、内镜检查、外科手术等。 通常需要在手术前 5-7 天停用阿司匹林,以降低术中出血风险。 具体停药时间,请遵医嘱。 急诊手术时,无法停药的情况下,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4、出现其他严重不适: 如不明原因的胸痛、腹痛、严重头晕、意识模糊等。
重要提示: 停用阿司匹林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突然停药! 尤其对于已经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突然停药可能会增加血栓风险,甚至导致心肌梗死或脑梗死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