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中国东北是啥样?25张罕见老照片,跟想象中不太一样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2024-09-05 16:40:36

几十年前,有外国摄影师来到中国东北,拍摄到了旧社会时的东北风貌。

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一张张鲜活的面容,反映了当时东北普通百姓的生活瞬间。照片虽然很陈旧,却都很真实。不禁让人感叹:旧社会太苦难了!庆幸我们都生活在新时代。

原片是模糊的黑白照,进行了适度上色处理。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在人们的印象里,东北地区冰天雪地。照片中是位于松花江边一座码头上的景象。一场大雪过后,码头上堆放的木头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世界变得银装素裹。远处的江岸上,建有很多民居面朝江面,还能看到一座高高耸立的欧式塔楼。

30年代,锦州东关街附近景象。城门破损,露出里面的城砖,城头上部已经出现了坍塌。东关街并不宽,平日车马来往穿梭,在街道中间压出了深深的车辙。街道两旁商铺都在开门营业,有的把商品摆到了门口。

30年年代的吉林延边街景。这是一个露天小集市,位于龙井村(今龙井市)。小贩们将商品摆放在路边售卖,集市虽然不大,但还算热闹。天气十分寒冷,很多人把双手插在袖管里取暖。在旧社会,人们生活不易。

这是当时街头的一个小吃摊。摊位很简单,遮阳棚下摆着一张桌子几条板凳。一看就是个老摊。摊主正在锅里制作豆腐脑,两个孩子似闻到香味,站在摊前等待出锅的豆腐脑。人间烟火气最扶凡人心。

30年代的牡丹江火车站。一列火车停靠在站台,不少乘客在站台上等车。该车站始建于1903年。一到夏天,漫山遍野生长着一种黄花,“黄花站”因此得名。东北沦陷后,1934年12月,牡图线铁路铺轨到牡丹江,设立宁北站(今牡丹江站)。

这张照片,拍摄于鸭绿江边一个码头。码头上停泊着数不清的船只,桅杆一眼望不到尽头。岸边堆放着很多圆形的东西,这其实等待装船的豆饼。豆饼是很好的饲料和肥料。江堤上,建有很多欧式建筑。

东北一户人家门口,一名年轻女子正在吸烟。她嘴里噙着一支很长的烟袋锅,吸烟的姿势十分娴熟。在她身后,站着她的老父亲。他面带笑容,对于女儿的吸烟嗜好,已经习以为常。

这张照片也是拍摄于延边。一名男子赶着牛车,从泥泞的街道上走过。后面的平板车上,放着一只水桶。他应该是一名送水工或者是拉着水去街上卖。

旧社会的人们,业余文化生活还是有的。在街头围着一群人,正在看西洋镜,也叫"拉洋片"。这是一种民间的游戏器具,匣子里面装着画片儿,匣子上放有放大镜。透过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

30年代的长春,街道宽敞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两旁商铺门口,悬挂着各式各样的广告牌子。街道上不时有马车驶过,一名日本女子在逛街。

当时的哈尔滨,居住着不少俄罗斯人。他们中国的很多人,是当年修建中东铁路的工人后代;逃亡到哈尔滨的人;苏联外交官、专家及留学生。为了生活,一些小贩胸前挂着篮筐在街头叫卖,里面装的是俄罗斯的小吃。摄影师拍下了这张照片。

照片中这几名躺在床上的男子,是当时的辽东土匪。他们十分警惕,连睡觉时都枪不离手。

延吉一个小村落,房屋是东北特有的建筑样式窝棚。半地下土房子,上面覆盖着茅草。近处一间房屋像是厨房,屋顶上有烟囱,房檐下挂着打算,地上摆着一些南瓜。两个儿童在房子前面玩耍。

东北当地一个花生收购点,雇佣了当地一些年轻女子,她们在仔细挑选品质优良的花生。有了这份工作,她们能获得一定的报酬。挑选出来的花生装进麻袋,然后运送到当地的码头,装上船销往各地。

冬季的东北早市上,一名小贩在路边卖鱼。这些鱼个头不小,每条都有二十斤左右。东北的气温零下三四十度,鱼冻得像木头一样,整齐地码放在地上。

寒冷的冬季,几名妇女凿开河面上厚厚的冰层,冰层下面的水清澈见底。她们手里拿着棒槌,蹲在冰面上洗衣服。这种场景,南方人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旧社会,人们生活困苦。照片中这位老大娘,头发雪白,挎着一个竹筐,里面放着一只饭缸。她拄着拐杖沿街乞讨,看上去很可怜。

一名老大爷,扛着一根竹竿。竹竿的顶端插着很多糖葫芦。他边走边吆喝,吸引了一个小女孩的注意。老大爷和蔼可亲,面对镜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照片中是一座露天矿场,位于延吉附近北岔子砂金采矿场。十几米深的矿坑底部,铺设有简易的铁轨,工人们将开采出来的砂石装进小火车,运到地面上进行筛选和提炼。

这是一名女巫师,穿着独特的衣服。她手里拿着一个圆形的鼓,不停地敲击,嘴里还念念有词。面前的桌面上,摆放着各种法器。此时,她正在施展自己的法术。

吉林通化一条小路上,走来几名男子。他们身上背着的是制作绳子的材料——麻。长途跋涉,劳累的他们坐在路边休息。

在过去,经常能见到一些江湖艺人。他们身怀绝技,走南闯北。每到一处,他们就拉开场子,为人们表演绝活。照片中这应该是一家三口,女子的双脚上,站着他们的孩子,太惊险了。

这是当时在东北比较流行的一种婴儿摇篮。呈椭圆形,上面用绳子吊在房梁上。照片中,一名母亲正在给孩子喂奶,手里还拿着一个玩具。

30年代,在牡丹江郊外的一处旅店。旅店院子不大,四周设有栅栏。旅店门前,一名伙计正在给客人的马喂草。举目望去,旅店四周白茫茫一片,看不到村庄和行人。

这是位于吉林蛟河双岔河的一个露天木材市场,当时是冬季,很多待售的木材码放整齐,摆在雪地上。吉林市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像这样的木材交易市场当时有很多。

结束语:回看旧社会东北老照片,感觉既遥远又熟悉,每一张照片都让人印象深刻。当时的人们,真是太不容易了。叹古惜今,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5 阅读:4068
评论列表
  • 2024-09-23 23:03

    可以说,八二年以前,东北三省比全国任何省份过的都舒坦!

  • 2024-09-29 14:44

    艰苦的生活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