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梁必业将军被配到蟠龙墩农场,给连长提了两个建议

冰点百年 2024-02-07 12:31:12
前言

1969年,梁必业接到通知,要离开北京,到肥西县蟠龙墩的农场去。那是安徽省军区直属的一个农场,条件不是很好。

梁必业初来乍到,被分配到班里,与普通战士一起生活。

2年的时间里,梁必业丰富的从军经验,帮助了连队很多同志解决了个人问题。

其中,在一次假情况演习中,梁必业提了两个建议,让连长不禁感叹道:“将军就是将军啊!”

梁必业初来蟠龙墩农场

1966年5月,梁必业被降职分配任南京军事学院副院长,但未能到职。

同年12月,总政撤销了对梁必业任副院长的任命,派他到总后所属的青南马场任副场长。

这样一来,梁必业的待遇就从行政6级降为了8级。

梁必业当时提出,“问题没有弄清楚,到哪里都不好做工作。”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是,不是让你去工作,而是让你去劳动改造。

1969年11月,梁必业奉命来到了肥西县的蟠龙墩农场。在这里,梁必业待了2年。

梁必业后来回忆说,

“农场劳动种类多,尽管自己的年纪大了些,但毕竟从小是劳动人民,对劳动充满了热情,和战士们一同出勤,一起收工,日子也还过得下去。”

那会儿,梁必业每月的生活费,从原来的20元提高到了50元。

这些钱大部分被梁必业用作了学习。

他订购了一份《人民日报》,每份报纸都会仔细地阅读。通过读报,他能了解国内外的大事。

在和连队干部战士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梁必业与他们的关系保持得很好。

梁必业回想道:

“我的脚扭伤后,炊事班长背着我上厕所,其他同志为我端饭送水;直接管我的马副连长,还把他的未婚妻带来的鸡蛋送给我吃。”

作为一名从军经验丰富的老将军,梁必业也时刻关注着连队的干部战士。

5班的一名副班长,原来是炊事班的副班长,调到5班后,仍任副班长。

这位副班长的心态不好,觉得自己应该当个班长。

这天,连队举办了一个学哲学演讲会,每个班出一人发言,5班选了这位副班长为代表。

参会前,这位副班长找到了梁必业,让他出谋划策。

梁必业回想起,前不久,班里讨论《智取威虎山》京剧时,这个副班长曾谈到剧中杨子荣是主角,少剑波是配角,这两个角色的演出配合得很好。

梁必业以此为题,点拨他:

“你那天讲杨子荣和少剑波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就充满了辩证法,就是哲学观点。一个班的正副班长,也是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只有互相配合好,才能把工作干好。”

会上,这位副班长按照梁必业的思路演讲,还检讨了自己不愿意当副班长的错误思想。

结果,在演讲结束后,这位副班长获了奖。

没多久,这位副班长就被提拔为了班长,后来的工作也干得很不错。

梁必业将军给连长提了两条建议

4班的一名小战士想入党,找梁必业谈了此事。梁必业问他:“你向党组织提出申请没有?”

小战士回答:“我想等组织找我的时候,再提出来。”

梁必业告诉他:“你要主动向组织靠拢,汇报自己的思想。”

在写入党申请书的时候,小战士没有找自己班里的党员,而是找了外班的一名非党员。

原来,小战士想的是,外班的那个是自己的老乡,知根知底。

梁必业说,应该找党员同志给予帮助和指导。

后来,这位小战士进步很快,入了党。

在连队里,梁必业不光帮助主动找他的战士,还会给“顶头上司”提建议。

有一晚,连长下令紧急集合,说接到军区首长的通知,要连队连夜赶赴合肥执行任务。

那时,天降大雨,加之没请好向导。这就导致,战士们折腾了一晚上,又转回了蟠龙墩农场。

战士们被雨水淋透了,加上疲劳,各个身上都有怨气。

梁必业毕竟是将军,在队伍出发前,他就估计出了这大概是假情况演习。尽管梁必业也做好了准备,但连长直接和他说了真实情况,于是就让梁必业留了下来。

演习结束后,连长跑到梁必业跟前,向他诉起苦来,说演习的效果很不好。

这时,梁必业就给他提了两个建议:

一、让战士们吃好睡好,恢复体力;

二、说明这次行动是夜行军演习,假情况要当真情况处理,免得以后真有情况,战士们误认为又是演习而影响大事。

这两条建议,连长都采纳了。

在农场的日子里,梁必业想念家里人。同样,他的爱人丁治华和孩子们也很想他。

于是,丁治华先后给叶帅和周总理写了信,要求与梁必业通信或见面。

不久,经组织批准,丁治华带着3个孩子来看望梁必业。见面后,梁必业告诉妻子,他已经向叶帅写了信,请求回北京治病。

不日,梁必业被批准回到了北京。

1973年,梁必业在叶帅的安排下,参加了国庆招待会,名字见了报。

之后,叶帅找梁必业谈话,说要他做好准备,回总政工作。

1974年底,梁必业接到军委通知,任命他为总政治部副主任。在赴任之前,梁必业去见了叶帅。

叶帅语重心长叮嘱他,要大胆努力地去工作。

自此,梁必业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值得一提的是,那会儿,总政有3个副主任,对于怎么排序?

主持总政日常工作的一位副主任去请示了叶帅,叶帅直接了当地说:“梁必业的名字排在最前面。”

梁必业的问题,在1979年得到了彻底平反。

回顾梁必业在农场的那两年,以及之前接受审查的时间,他没有自暴自弃。在那些日子里,梁必业依旧坚持学习,读报。

他时刻关注着军队、国家发生的一切,为他后续能快速融入军队工作,作了很好的铺垫。

0 阅读:0
冰点百年

冰点百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