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扔掉诸葛亮的奏折?毛主席:刘备有一个优点,两个缺点

陈海青沧桑史 2024-11-15 15:34:47

刘备为何扔掉诸葛亮的奏折?毛主席:刘备有一个优点,两个缺点

世人皆知诸葛亮是蜀汉开国功臣,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可谁能想到,在关羽战死荆州后,刘备竟然会将诸葛亮的奏折扔在地上?这一幕被后人写入《三国演义》,成为了千古佳话。

毛主席曾评价说,刘备有一个优点,两个缺点。这个评价可谓入木三分,道出了刘备为何会做出如此举动的深层原因。那么,这个优点和两个缺点究竟是什么?为何刘备会对自己最信任的军师做出如此反常之举?

更令人费解的是,在这之前,刘备从未对诸葛亮表现出如此态度。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这不仅关系到蜀汉的兴衰,更牵扯到三国格局的重大转折。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一、刘备的用人之道

公元184年,刘备首次展露了他非凡的用人手腕。当时黄巾起义爆发,朝廷征召天下义士。刘备在涿郡贴出了募兵告示,正是这个举动,让他遇见了生命中的两位重要伙伴。

当日,关羽抱着大刀来到刘备面前。只见此人相貌堂堂,须若朱砂。刘备不问家世,只道:"兄弟可愿随我平定天下?"关羽一口应下。不多时,张飞也加入其中。史书记载,三人在张飞家中桃园结义,歃血为盟。

这便是刘备用人的第一桶金。在当时许多人眼中,关羽、张飞不过是市井莽夫。可刘备却独具慧眼,看中了二人的忠义品性。事实证明,这个决定为他日后的霸业奠定了根基。

建安五年,刘备投奔徐州牧陶谦。陶谦见他器宇不凡,便将部下糜竺、孙乾等人引荐给他。刘备不负众望,对这些文士礼遇有加。糜竺家财万贯,却甘愿为刘备管理钱粮。孙乾足智多谋,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

正是这种"求贤若渴"的态度,让刘备在战乱年代吸引了大批人才。简雍、麋芳、蒯良、蒯越,这些名士纷纷投入他的麾下。史载:"备动而见理,众莫不服",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建安十二年,刘备在新野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贵人——徐庶。徐庶向他推荐了一位"卧龙",此人便是诸葛亮。刘备当即决定亲自登门拜访。

在当时,这样的决定着实让人吃惊。身为一州之主,竟然要三次亲自去拜访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但刘备却说:"孔明既是卧龙,必然非同寻常。"

果然,三顾茅庐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出山后,立即展现出惊人的才华。他不仅帮助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还为他打开了益州的大门。

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可谓空前绝后。他不仅将诸葛亮视为知己,更是将身家性命托付给他。临终前更是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种用人之道,在三国群雄中独树一帜。曹操重用谋士却疑心太重,孙权任人唯亲难成大事。唯有刘备,既能慧眼识人,又能委以重任,这便是他最大的优点。

二、感情用事的代价

建安二十四年冬,一个震惊三国的消息传遍天下:威震华夏的五虎将之首关羽,在麦城被孙权部下所害。这个消息传到成都时,刘备正在南郊校阅军队。

史载当日,刘备闻讯后"仰天大恸"。群臣劝慰,刘备却说:"吾与关羽兄弟二十余载,相濡以沫,今竟遭此横祸!"那一刻,这位年近花甲的君主,仿佛回到了当年在涿郡桃园结义的场景。

关羽战死的消息,不仅让刘备痛失爱将,更让蜀汉在军事上遭受重创。荆州七郡尽失,长江防线全面崩溃,曹魏和东吴的势力直逼成都。摆在刘备面前的,本该是如何稳固后方,重整军备的问题。

可刘备却一意孤行,立即下令征伐东吴。这个决定在朝中引发轩然大波。赵云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指出:"曹操篡汉,才是我们的头号大敌。东吴虽负我军,但眼下应该集中力量北伐魏国!"

赵云的话切中要害。当时曹丕刚刚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魏国。按理说,这正是蜀汉讨伐曹魏,恢复汉室的最好时机。可刘备却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复仇之上。

不仅是赵云,朝中大臣秦宓也上书劝阻。他引经据典,列举古今,力陈伐吴之弊。谁知刘备不但不听,反而大怒,下令将秦宓收押问罪。若不是诸葛亮及时求情,这位直言敢谏的大臣恐怕已人头不保。

建安二十六年春,刘备不顾群臣劝阻,亲率大军东征。临行前,诸葛亮再次上书,陈述利害。这份奏折写得极为恳切,既指出曹魏才是主要敌人,又分析了东吴战略态势,最后还提出了"养精蓄锐,以图后举"的建议。

可刘备看完奏折后,却将它狠狠摔在地上,只说了一句:"朕意已决,无得再谏!"这一摔,不仅摔碎了君臣多年的情谊,更摔掉了蜀汉最后的理智。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个决定带来的代价极其惨重。蜀军在夷陵之战中遭遇惨败,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本人也因此郁郁而终,临终前才说出那句著名的遗言:"吾悔不用子度(赵云)之言。"

这场由感情驱使的战争,成为了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更为讽刺的是,当初劝阻刘备的大臣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战后变成了现实。东吴非但没有被征服,反而与魏国结成同盟,让蜀汉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局面。

三、决策背后的考量

关羽的战死,在蜀汉军中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动。这位威名赫赫的五虎上将,曾率军斩颜良、诛文丑,曾单刀赴会鲁肃,更创下了威震华夏的"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如今,这样一位战神级的人物竟然陨落,对蜀汉军心的打击可想而知。

建安二十四年冬,成都军营中爆发了一场哗变。一群老兵聚集在军营门前,高喊"为关将军报仇"的口号。这些人大多是当年跟随关羽征战的老卒,如今看到主帅惨死,群情激愤。军中另一支部队的将领马良立即向刘备报告了这一情况。

更令刘备担忧的是,关羽部下的五千精锐,在主帅战死后竟然集体向东吴投降。这些人本是荆州军中的中坚力量,如今却成了敌人的臂助。若不能尽快稳定军心,恐怕还会有更多将士生出异心。

与此同时,蜀汉朝中也出现了微妙的权力变动。关羽在世时,凭借其赫赫战功,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军事集团。如今这个集团的领袖倒下,其他将领难免会对军权重新分配产生想法。

马超、黄忠等将领虽然表面上恪守本分,但他们手下的将士却开始暗中较劲。建安二十五年初,马超部下与黄忠部下在成都发生冲突,差点酿成大祸。这让刘备意识到,如果不能尽快重整军心,蜀汉可能会陷入内部分裂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对东吴用兵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他需要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来统一军心,重建威信。而为关羽报仇这个理由,正好能让各方将领暂时放下分歧,团结在他的旗帜下。

然而,刘备对东吴的战略判断却出现了致命失误。孙权此时已经与曹魏结成同盟,共同对抗蜀汉。东吴不仅占据了荆州的有利地形,更有魏国这个强大盟友作为后盾。

史书记载,当时东吴大将陆逊就曾断言:"刘备必然会来攻打我们,但他已经不是当年的刘备了。"这句话虽然简短,却道出了蜀汉此时的困境:军心不稳,内部矛盾重重,再加上对敌情的误判,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建安二十六年春,刘备率军东征时,东吴早已做好了充分准备。陆逊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诱使蜀军深入。当蜀军军心浮动、补给困难时,东吴军才发起致命一击。这场战争的结局,印证了诸葛亮在奏折中的预言:贸然用兵,必遭大败。

这便是刘备扔掉诸葛亮奏折背后的真相:军心动摇的隐忧,权力平衡的需求,以及对东吴战略的误判,共同促使他做出了这个改变蜀汉命运的决定。

四、诸葛亮的应对之策

建安二十五年初,诸葛亮面对着一个极其棘手的局面。一边是执意要伐吴的刘备,一边是即将被处死的谏臣秦宓。作为蜀汉的丞相,他必须在维护君主威严和挽救忠臣性命之间找到平衡。

当时,诸葛亮首先做的是拯救秦宓。他没有直接为秦宓求情,而是巧妙地向刘备进言:"秦宓之言虽然不当,但其忠心可鉴。若杀忠臣,恐怕日后无人敢直谏。"这番话既给了刘备台阶下,又保全了秦宓的性命。

在解决了秦宓的危机后,诸葛亮开始着手准备那份著名的奏折。这份奏折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承认关羽之死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其次分析当前的战略形势,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方案。

奏折中特别提到:"陨将星于斗牛,折天柱于楚地",这是对关羽之死的形容,显示出对这位故将的深切哀悼。这样的开篇,既表达了对刘备感受的理解,又暗示不能因为个人感情而影响国家大局。

在分析形势时,诸葛亮指出:"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这句话揭示了一个关键:真正的敌人是篡汉的曹魏,而不是东吴。东吴虽然背叛了蜀汉,但并非主要矛盾。

诸葛亮还在奏折中提到了一个重要预测:"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这说明他已经看出,只要能够击败曹魏,东吴自然会臣服。反之,如果贸然攻打东吴,只会让曹魏坐收渔翁之利。

在具体建议方面,诸葛亮提出了"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的策略。这个建议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保存实力,不能消耗在次要战场上;二是要寻找更好的战略机会,而不是被仇恨蒙蔽双眼。

同时,诸葛亮还在奏折中暗示了一个重要事实:东吴此时已经与魏国结盟,贸然出兵很可能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这种局面对蜀汉来说无疑是极其危险的。

但这份心血之作最终还是被刘备扔在了地上。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一方面开始暗中准备后备方案,以应对可能的战败;另一方面则继续在军事部署上提供建议,希望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

事实上,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这些准备,才使得蜀汉在夷陵之战失败后没有完全崩溃。当刘备在白帝城驾崩时,诸葛亮已经为蜀汉的未来做好了完整的规划,这才确保了政权的延续。

五、历史的启示

1956年,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提到了这段历史。他说:"刘备扔掉诸葛亮奏折这件事,表面上看是意气用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领导者在处理问题时的深层缺陷。"

毛主席对刘备的评价可谓入木三分。他指出刘备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善于用人。从最初的关羽、张飞,到后来的诸葛亮、庞统,刘备总能慧眼识才,礼贤下士。正是这种用人之道,让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平民,成长为一代枭雄。

然而,刘备也有两个致命的缺点。第一个是感情用事,第二个是分不清主次矛盾。在路过涿州时,毛主席曾对身边的警卫人员说:"就在这里,刘关张结拜为兄弟。这份情谊最终让刘备在关羽死后意气用事,导致了夷陵之败。"

1941年,在"皖南事变"发生时,毛主席再次提到了这段历史。他说:"三国时期,荆州失守后,刘备进攻东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大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这段评价道出了刘备决策失误的本质。当时的主要矛盾是曹魏篡汉,而与东吴的矛盾则是次要的。如果刘备能够按照诸葛亮的建议,集中力量对付曹魏,局面可能会完全不同。

事实上,这个教训在后来得到了印证。诸葛亮在蜀汉建兴年间发动北伐,就是要集中力量对付主要敌人。虽然北伐最终没有成功,但这个战略方向是正确的。相比之下,刘备当年执意伐吴,反而让蜀汉陷入了更加不利的境地。

在治国理政方面,这段历史也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有识人用人的才能,更要有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智慧。感情固然重要,但不能让感情凌驾于理性之上。

1959年,毛主席在一次讨论历史问题时说:"历史上的成败得失,往往不在于敌我力量的对比,而在于领导者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地分析和处理各种矛盾。刘备扔掉诸葛亮奏折这件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的那份奏折不仅是一个历史文献,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政治遗产。它告诉我们,在重大决策面前,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必须要分清主次矛盾,必须要克服个人感情对判断的干扰。

正如后来的历史学家所说:"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既要有刘备用人的胸怀,也要有诸葛亮的战略眼光。两者缺一不可。"这或许就是这段历史给后人最重要的启示。

0 阅读:0

陈海青沧桑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