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想化验肾功能,基础的包括三项:血肌酐、尿素和尿酸,在这三项里面,血肌酐是反应肾功能最实用也是最常用的指标。
除了血肌酐,在必要的时候,医生还可以通过化验胱抑素C、肾脏ECT、肌酐清除率来进一步验证患者的肾功能情况。
开工大吉伙伴们!今天跟随肾上线一起来了解肾功能到底怎么看。
1
肌酐
① 成人和儿童血肌酐参考范围
年龄20-79岁,男性57-111umol/L,女性41-81umol/L。
中国成人血清肌酐参考区间(2015年)▼
儿童血肌酐参考范围:年龄28天-2岁,13-33umol/L;
年龄2岁-6岁,19-44umol/L;
年龄6岁-13岁,27-66umol/L;
年龄13-16岁,男性37-93umol/L,女性33-75umol/L。
年龄16-18岁,男性52-101umol/L,女性39-76umol/L。
2021年发布的儿童血肌酐参考区间▼
②肌酐升高或降低常见原因
升高原因:肾功能下降(最常见),肌肉发达(正常生理变化),进食大量肉食后化验,长期服用肌酸等补充剂、甲状腺功能减低。
降低原因:怀孕(正常生理变化),肌肉流失,营养不良,部分肾病如糖尿病肾病早期、肥胖相关肾病早期导致肾脏超滤过状态,截肢,口服羟苯磺酸钙等还原剂。
③ 根据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可用 肾小球滤过率 对肾功能具体量化其受损程度和肾脏病的严重程度。
正常人的两个肾脏共有约200万个肾小球,肾小球滤过率它是指肾脏所有肾小球滤过效率的总和。
那怎么才能知道肾小球滤过率是多少呢?
把血肌酐(或胱抑素C)、性别、年龄代入CKD-EPI公式能算出肾小球滤过率。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可将肾功能划分为正常或轻度受损、中度受损、重度受损和终末期(见下图),以及根据肾功能受损程度对肾友对应进行慢性肾病分期CKD1-5期。
点击下图可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注:正常人如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大于60ml/min/1.73㎡,不被划分为CKD1-2期。CKD1-2期的分期只适用于已确诊慢性肾病的人↓
2
胱抑素C
① 成人和儿童胱抑素C参考范围
0.51-1.09mg/L。
②胱抑素C升高或降低常见原因
升高原因:肾功能下降(最常见),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吸烟,肥胖。
降低原因:甲状腺功能减低,部分肾病如糖尿病肾病早期、肥胖相关肾病早期导致肾脏超滤过状态,怀孕,消瘦,营养不良。
血肌酐升高有一定“滞后性”,即早期肾功能损伤肌酐升高不明显。而有一些研究认为胱抑素C比血肌酐要灵敏,在肾功能早期下降时就能检测到它的升高[1]。
然而,并不能说胱抑素C就一定比血肌酐更准,因为胱抑素C升高也有可能是使用激素、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感染等情况导致,而这些是肾友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并且由于胱抑素C不如血肌酐普及,也需考虑检验误差的问题,如果查了胱抑素C,建议联合血肌酐一起看。
③ 根据肌酐+胱抑素C计算肾小球滤过率
国际指南同样推荐血肌酐联合胱抑素C、性别、年龄代入CKD-EPI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
指南建议如果有条件测量胱抑素C,应该使用肌酐-胱抑素C联合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1]。
研究发现同时纳入肌酐、胱抑素C这两种标志物,代入CKD-EPI公式计算出来的肾小球滤过率更准[2]。
存在下述情况也需要进一步确认肾小球滤过率,建议的首选方式是肌酐-胱抑素C联合公式。
1.肌肉质量高、补充肌酸、肌肉质量低(如儿童、慢性心力衰竭、截肢、神经肌肉疾病)、高动物蛋白膳食、素食者、肝脏疾病、极度虚弱。2.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在45-60之间,但是没有其他肾脏病证据(尿液异常、影像学异常),需要判断他是否为慢性肾脏病患者。
需注意:尽管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准确性,但在患者个体层面,不管是肌酐公式还是肌酐-胱抑素C联合公式,与真实肾小球滤过率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异[3]。
3
肾脏ECT
① 肾脏ECT左侧+右侧即为总的肾小球滤过率
血肌酐和胱抑素计算得出的是总的肾小球滤过率,由于大多数慢性肾脏病一般是2个肾脏一起生病,2侧肾功能要损伤就是同步损伤,所以通常看总的就可以了。
但也有一些患者左右肾功能损伤不一致,一侧肾功能正常,而另一侧肾功能不正常,加起来总的肾功能是正常的,这时只看血肌酐就有可能误诊和漏诊。
而肾脏ECT又叫肾动态显像,它的主要用途是评估分侧肾功能,即分别测量左侧和右侧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
肾脏ECT可以用于肾动脉狭窄、肾移植、尿路梗阻、区分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肾积水等需要评估单侧肾功能的情况,对肾脏占位性病变也有协同诊断作用。
②注意肾脏ECT有可能低估你的肾功能
肾脏ECT通过检测放射性DTPA,用核医学技术、图像数据分析软件来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因此它的结果也会受到很多因素干扰:
比如脱水、水肿、肾脏深度、膀胱过度充盈、肾动脉收缩、检测者对图像的处理勾画、放射性药物的纯度和蛋白结合率等[6]。
研究发现,早期肾病使用肾脏ECT可能低估患者肾功能;中晚期肾病又可能会高估患者肾功能[7]。
肾脏ECT有它的优点,但对于肾友们日常的肾功能长期监测和随访评估,肾脏ECT实用性不如血肌酐、胱抑素C抽血化验。
4
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
① 内生肌酐清除率参考范围
80-120ml/min
②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的常见原因
降低原因:肾功能下降(最常见)
这项检查同样可以反应肾小球滤过率,需要留患者的24小时尿液标本(尿肌酐)、以及同一天的血肌酐。
对于肥胖、肌肉发达等导致血肌酐升高,但是没有其他肾脏病证据(尿液异常、影像学异常),需要判断他是否为慢性肾脏病患者,也可以使用该方法进一步评估肾功能。
5
尿素氮
① 尿素氮正常参考范围
年龄20-59岁,男性3.1-8.0mmol/L,女性2.6-7.5mmol/L。
②尿素氮升高或降低常见原因
升高原因:肾功能下降,严重脱水,高蛋白饮食,发热,感染,便秘等。
降低原因:蛋白质摄入不足,肝功能损伤,怀孕,恶病质等。
由于尿素氮干扰因素较多,不能仅仅凭借尿素氮来判断肾功能好坏,还是需要结合肌酐、胱抑素C等指标。
在尿毒症肾友中,尿素氮升高的程度通常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透析肾友常常需要监测尿素氮来评估透析效果。
总结
①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以使用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来评价肾功能。
②如果医院提供了胱抑素C,建议肾友们使用肌酐-胱抑素C联合公式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③如果二者结果相差很多,或者考虑肌酐、胱抑素C结果不准确,可以使用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来评估肾功能。
④肾脏ECT可以单独测左边和右边的肾小球滤过率,也可以用于尿路梗阻、肾移植等情形。
⑤仅通过尿素氮难以准确评价肾功能,它的干扰因素很多,主要用于肾衰竭、透析肾友监测。
参考文献:
1.UpToDate.Assessment of kidney function.
2.Serum cystatin C as an endogenous parameter of the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to moderately impaired kidney function.
3.Quantifying Individual-Level Inaccuracy in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stimation : A Cross-Sectional Study.
4.UpToDate.Calculation of the creatinine clearance.
5.肾小球滤过率的测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6.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应用评价.
7.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过率在肾功能不同分期中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