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与同时代的李鸿章相比,左宗棠刚正耿直,显得不会“做人”,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上,左宗棠一直都很强势,坚决反对屈膝议和,出卖国家利益。
63岁时,面对沙俄分裂我国新疆领土的阴谋,左宗棠力排众议,发出“我之疆素,尺寸不可让人”的雷霆之声,并亲自抬棺入疆,率军收复新疆,立下不世功勋,被时人誉为“绝口不言和议事,千秋独有左文襄。”
开国上将王震十分推崇左宗棠的爱国主义精神。
1949年3月,王震主动请缨进军新疆,而他率军解放新疆的路线,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路线几乎是一致的。英雄惜英雄,或许是因为这种相似的经历,王震多次高度评价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还关心过左宗棠后人的情况。
有一次,左宗棠的后人专程采访王震。谈及左宗棠,王震如数家珍,做出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左宗棠在当时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以李鸿章为首的投降派力主和议甚至弃地的历史情况下,能够力排众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也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值得我们后人发扬。
王震特别强调,“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对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左宗棠一生有功有过,收复新疆的功劳不可泯灭。”说着说着,王震的思绪似乎飞回了100年前,飞回了当初率军解放新疆的岁月,不禁低吟起左宗棠驻守新疆时一位同乡题赠的诗句: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病逝后,按照其本人遗愿,被安葬在如今的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
尽管有守墓人看护,但在此后的100多年里,由于文物保护意识不到位,加上战乱、盗墓、风水日晒因素影响,左宗棠墓还是陆陆续续遭到一些破坏。
1975年,当地为了修路,认为左宗棠墓占地太大,影响了交通,便将墓地一分为二,在中间修了一条公路。
两年后的1977年,当地为了修桥,干脆就地取材,炸掉了左宗棠的墓,导致墓地遭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破坏,甚至连左宗棠的遗骸都被扰动。
左宗棠墓被炸的消息很快传到王震那里,得知真相的他雷霆震怒,气得喊了一句“胡闹”,立即下令有关方面将左宗棠的墓修好,恢复原来的样子。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左宗棠墓,后来,左宗棠墓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更加妥善的保护。
1993年3月12日,王震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遵照他的遗嘱,骨灰被撒放在新疆天山,与祖国的大好河山融为一体,其爱国精神与左宗棠何其相似!
左宗棠墓承载着左宗棠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精神层面而言,被誉为“国宝”也不为过,王震的举动充分彰显了他对左宗棠爱国主义精神的推崇,以及对国家文物保护的重视。但是就客观而言,类似这种不可移动的文物,确实很容易受到破坏,保护难度很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111年,我国约有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年均消失约2000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需要社会各界努力。
如今,重庆市慈善总会联合今日头条发起了“乡村振兴国宝档案计划”,旨在面向社会募集资金,通过3D数字建模手段,运营区块链技术对文物国宝,尤其是类似左宗棠墓这种位于乡村田野,不可移动、难以保护的文物进行利用,助力乡村振兴。
如果你关心国宝文物,愿意为该公益项目献出一份爱心,可以点击下方的公益项目卡进行捐款。这是重庆市慈善总会联合今日头条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大家可以放心献爱心。
(此处已添加公益募捐功能,如有捐赠需求,请到今日头条 APP 查看)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后人爱惜薪火相传,文物不可再生,守护国宝刻不容缓。钱不在于多少,在于一份爱心,一份贡献。在此,罗敷媚向大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