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所在,想象一下,如果当年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我们全部废除了汉字,改用西方的拉丁字母,我们的国家如今会是什么样子?
越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使用汉字的历史距今已有1800年,但近一百余年以来,越南选择了全方位的弃汉字化。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全方位放弃汉字,选择全民学习罗马拼音呢?现在他们的模样如何?
越南与汉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征服了百越之地,设置三郡县,将其纳入了自己庞大帝国的一部分。自此之后的一千余年之间,这块先后被叫做象郡、交趾、安南等名称的土地,都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分,中华文化自此传入越南,汉字逐渐成为越南的官方语言。
直到五代十国时期,中华大地战乱不断,分裂成诸多政权,安南也趁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脱离了中国皇帝的管辖,但仍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存在着。
到了清朝嘉庆皇帝,阮朝国王派使臣出使中国,嘉庆帝赐其国名为“越南”,这便是越南国名的由来。
在当时,先进的中华文化,对于还没有文字的越南来说,产生了压倒性的优势。越南文化中的绝大部分都来自中华文化,比如他们也过春节,也有十二生肖,只不过用猫代替了兔子,国服奥黛与旗袍极为相似。
一千八百多年以来,汉字一直都是越南唯一的官方语言,越南高层的国王、士大夫等,他们都以学汉语、读儒家经典为荣,还自称“小中华”。甚至,越南的科举,也需要考中国的四书五经。
后来,越南人参考汉字的书写,与京族京语的读音,创造了一种名为“喃字”的文字,这种文字的字形与汉字极为相似,也被称为“汉喃语”。不过,喃字只在越南的民间流传,从未成为官方语言之一,越南的贵族阶层瞧不起这种文字,仍然以汉字为荣。
喃字的消亡是在1858年法国殖民者的到来之后,法国人强制废除了汉字和喃字,逼迫他们的语言和文字拉丁化,学习罗马拼音。
清末国力衰弱,无力保护自己的藩属国。更何况,在那个几代人都为救亡图存而奔波的年代,许多中国人的自信力已经被洋人的枪炮给打碎了,一些知识分子在绝望之下甚至提出了汉字拉丁化、国语罗马化的建议,希望以此唤醒麻木的民众。
所以,对于关于越南逐渐废除汉字的举动,在当时也无人可指摘。在法国人一百多年的殖民下,汉字自此逐渐在越南消亡。
不过,现代越南在建国之初,曾经有过一次恢复汉字的机会,却被他们自己给放弃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原因不得不提及越南国父胡志明。我们都听说过这个名字,但鲜为人知的是,胡志明精通汉语,写得一手精炼的毛笔字,甚至还会写汉诗,他十分喜爱中华文化。
曾经,60岁的他赤脚步行17天,来到中国求助毛主席,希望中国出兵帮助越南赶走法国殖民者。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新中国答应了他的请求,援助了他们不少物资,还派出陈赓大将指挥作战。
但是,在胡志明建立政权的没多久后,他就下令彻底废除汉字,喃字也不再保留,把新造的“国语”作为官方语言。
胡志明这个考量完全出自于政治原因。第一是越南离中国太近,政体还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害怕继续推广汉语,会使得越南像历史上一样,再度逐渐沦为中国的附庸,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完全被邻国同化。
第二则是考虑到汉语学习的难度,喃字脱胎于汉字,难度也不简单,学习成本较高,还是拉丁化的罗马拼音更容易学习一些,有利于扫除文盲。更何况,经过法国人多年的强制推广,这种文字已经在民间较为普及了,没有必要再浪费成本学习汉语。
出于以上两个原因,胡志明最终决定彻底放弃汉字,把国语字作为官方文字,只有学习国语字,才能参加高考和公务员的选拔,这就造成了汉字在越南的彻底消亡。
文化的断层如果说历史是一个国家的根基都话,那么文字就是这个国家的灵魂。在越南废除汉字的同时,也给自己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今的越南人已经看不懂自己的文化古籍了,他们对自己曾经用过的喃字也极为陌生。
如果一个中国人去越南旅游的话,会很容易地就认出各种古代建筑上书写的中文,但越南人自己却不认识,中国人如果看喃字,也能连蒙带猜看懂一点点。
任何一种表音文字,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后,都会面临“文化断层”的影响。就好比英国人的文字来自拉丁语、希腊语和日耳曼语。而现代英语也是经过了千年的变迁的,英语的形成大致经历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三个时期。
作为表意文字的汉语,字形的演变历程十分清晰,文字结构都没有怎么改变,中国人仍然可以认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竹简上到底写着什么,但英国人却看不太懂百年前莎士比亚的作品原稿。
而且,更严重的是,这种过于简单的表音文字,也造就了文化上的贫乏。这一点从中日韩越
四国的对比就能够看出来。
我们对日本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等文学大家耳熟能详,却从来没有听说过韩国文学大家的名字,越南就更不用说了。韩越双方的共同点就是,两者都完全废除了汉字,而日本却保留了一部分汉字。
中国人说话,可以自然而然地掺杂各种成语、歇后语等,因为我们的文化没有断层,我们仍然能够看懂从古至今的文化,丰富的古籍滋润了文化气息浓厚的汉语。
但韩国人和越南人却看不懂自己的文化古籍,因为古籍全部都是用汉语写的,他们现在的语言与过去没有任何联系自然造成了文化的断层,语言上自然就缺乏了传统文化的浸润。
就比如,前段时间某外国社交平台上,韩国人疯转的一条推文:一个中国人吐槽糖葫芦太贵,说,“这橘子是金子做的还是白砂糖是银子做的。”
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句很简单也很日常的吐槽,但对于语言文化匮乏的韩国人来说却充满了文化韵味。
这则百万浏览量的推文评论里,还有韩国人补充道,“中国人夸天气好,不说天气好,而会说‘阳光明媚’、‘风清气爽’……他们4~5岁就学习李诗、杜诗,比喻性的表达吃完了日常,不管说什么都好有古典文学一样的诗意。”
这便是一个传承了千年的文字背后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字是文化之魂,更是文化之浓缩。而现在的越南已经失去了这些,他们甚至连自己曾经用过的喃字都认不出来,这相比较废除汉字来说更为悲哀。
汉字拉丁化的运动在清末民初,伴随着中华国力前所未有的衰落,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外国人讥笑中国为“东亚病夫”,中华文明也遭受到了质疑,他们嘲笑汉字是“落后”的象形文字。
当然,在现在人看来,此种言论已经是掺杂着种族歧视的胡说八道。汉字传承四千余年,是唯一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这种特殊性使得汉字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我们可以把两个字组合在一起,诞生一个大多数人一看就懂的新的意义,连蒙带猜也能猜出来近似的意思,而大多数表音却做不到这一点,必须现造一串单词才行。
但在当时的中国,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认为传统的旧文化阻碍着社会的变革,封建复辟时有发生的原因在于旧文化的作祟,汉字便是旧文化的代表之一,以至于他们产生了全盘西化的错误主张。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对中国底层人来说,汉字太难学,需要掌握上千个不同的汉字才能正常交流学习,而作为拼音字母的英文,则只需要掌握26个字母即可。所以,这些人认为汉字应当逐渐拉丁化,以便于民众学习。
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各大专家学者围绕着是否要“汉字拉丁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辩论,包括鲁迅、陈独秀、蔡元培等我们众所周知的大文豪都参与到了其中。
幸运的是,经过多年的大辩论,汉字并没有被废除,而是逐渐朝着简化的方向走去,白话文也普及了起来,我们并没有失去传承了千年的文化。
如今,走在博物馆里,看着两千多年前的秦简,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兰亭集序》,百年前的家谱,我们仍然记得自己的文化,仍然可以读懂老祖宗留下来的珍宝,这便是汉字存在的最大意义。
另一方面,汉字也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存续。自甲午中日战争以来,日本为了给自己的侵华行径做合理性的辩解,他们便提出了所谓的“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观点,认为自己才是中华文化的正统继承人。
这里的“崖山”指的便是南宋灭亡时最后一次海战,左丞相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赵昺,带着10万军民投海自尽。“明亡”指的则是明末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而亡。
日本人这样说,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否认清朝政权的合法性,从而给自己侵华后“入主中原”提供合法性的依据。
事实上,也不止是日本,中国古代对于周边国家的文化辐射影响度是压倒性的,朝鲜、韩国、日本,以及越南,都自发的前往派使者遣唐,学习汉语和中国制度。
这些国家的所有文化基本都脱胎自中国文化,在中国强大的时候对其恭恭顺顺,在近代中国衰落的时候,就跳出来予以否认,抢夺文化的话语权。
宋被元灭亡的时候便是如此,筹备多年后,日本野心勃勃地侵略朝鲜,希望征服中原,结果被明朝揍了一顿就服贴了。倘若当时清朝打赢了甲午海战,想必日本又是另外一种态度了。
所幸,我们没有像越南和韩国一样完全放弃曾经的语言。如果当初真的选择汉字拉丁化的话,几代人下来,我们就会像韩越一样,认不出自己的古籍,看不懂自己的历史,普通人只能面对着千年前的文化叹息。
无论如何,只要有汉字在,只要还有人说汉语,中国人就能从现代一直往上追寻到四千多年前的商朝甲骨文。
而且,最令人振奋的是,甲骨文已经是一套非常完善的文字体系了,它不可能是凭空诞生的,一定有一个演变历程。
在它之前,神秘的禹夏的文字又是如何?最有可能是夏朝遗址的二里头遗址,只发掘了不到2%,或许,夏的文字正在地底下静静地躺着,等待人们的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