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语讲,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个了不起的女人,从古至今好多人都是这样的。
杨利伟也不例外,太空之旅可不容易。这背后,得靠无数航天人的努力,也离不开杨利伟自己的坚持,还有他妻子张玉梅的支持。
【经人介绍,相互约看】
杨利伟从小就对天空有特殊的感情。他顺利通过了招飞考试,进入航校开始学习,后来又到各个军团,一刻不停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那时候,杨利伟在飞行部队里就是个飞行员。飞行部队老是驻扎在挺偏僻的地儿,他也就长期跟着在那儿。杨利伟的年纪慢慢变大了,他妈妈就开始操心起儿子的婚事来了。
杨利伟心里明白,就自己这情况,想靠自己找个对象,恐怕挺难的,身边的同事大多也是通过相亲才认识对象的。
有时候听别人聊起这些事儿,就打趣地问杨利伟心里找对象有啥标准。他嘴上没说啥,可心里,就想找个学历高、职业不错,还能有共同语言的。
有一回,杨利伟跟母亲唠嗑的时候,母亲又说起了杨利伟的终身大事,问道:“利伟,你想找个啥样的对象?”
在电话这边,杨利伟坦率地说:“还没考虑好。”
接着,就听到母亲的声音顺着话筒传过来,她絮絮叨叨地说:“依我看,尽量找个老家那边的。咱们在绥中没多少亲戚,要是真能找个同县城的,两家还能互相照应。”
“嗯。”杨利伟应了一声,心里也在仔细琢磨母亲意见的可行性。可自己现在毕竟还在部队,找对象这事儿,真急不得,所以也就没太把这事儿当回事儿。
杨利伟的母亲心里有了规划,挂断电话后仔细想了想,就定下了自己找儿媳妇的一些标准。
大专学历以上是最起码的,模样得好看些,人要温柔贤惠,家住在农村就再好不过了。
绥中三中的校医任彦秋和三中老师杨利伟的妈妈关系特好。知道杨利伟妈妈找儿媳有三条标准后,任彦秋立马满口答应,想给杨利伟介绍对象。
可是,杨利伟以前的女友就因为他“飞行员”这个身份跟他分了手。所以,杨妈妈尽管希望能有个可心的儿媳,但终究还是不想因为这事儿伤了和气。
任彦秋当然也很清楚杨利伟以前的那段感情,在口头上答应杨利伟母亲的时候,也在脑子里琢磨合适的人选。
任彦秋的脑海里适时地浮现出“张玉梅”这个名字。
有个大学生,靠着自己的刻苦努力考上了锦州师范学院,还曾经被评为“天之骄子”。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小庄子乡中学当老师。这么看的话,张玉梅和杨母也算是同事关系了。
任彦秋把这个喜讯告诉了杨母。那时候,杨利伟还在部队,不能亲自到现场去相亲,所以这头一回见面,是杨母去的。
刚一见面,杨母就对这个长得好看又娴静优雅的姑娘满意得不得了,心里一个劲儿地点头,这姑娘完全符合她找儿媳妇的标准。
杨利伟一回到家,杨母就赶忙给他打了个电话:“利伟,你老师给你介绍了个对象,人家也是当老师的,你抽空回来见一见。”
杨利伟没想到母亲动作这么快,不过他也没反对。于是,他就向部队打了个申请,借着休探亲假的空儿,去见了那个被母亲在电话里夸个不停的姑娘。
【鸿雁传书,感情渐深】
1989年快到年底的时候,杨母打了个电话催杨利伟回家。杨利伟就回了家,然后和张玉梅去相亲了。他俩刚一见面,彼此心里都感觉还挺好的。
本来,正是该乘胜追击,多交流交流,增进增进感情的时候,可杨利伟假期一结束,就只能急匆匆地回部队去了。
虽然见不了面,可杨利伟和张玉梅之间的联系一直没断。那时候,电话可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杨利伟他俩要是想联系,就只能靠写信。
张玉梅在信里把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从小到大的经历描绘得活灵活现,杨利伟的回信,大多是围绕工作和训练来写的。
杨利伟说的事儿,张玉梅全能明白;张玉梅的少女心思,杨利伟也能体会到。他俩之间聊天,话题就像一直在空中飘着,从不会掉到地上(就是说话题从来不会断)。
杨利伟和对方感情越来越好了,不过,杨利伟有过一段失败的感情经历,所以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问。
我们部队一年就休一回假,每年都得等到我休假的时候,我俩才能见着面。
我晓得。
当飞行员这职业挺危险的。
“我晓得。”
不管杨利伟说啥,张玉梅就回简单又沉甸甸的“我知道”这仨字。就这么着,杨利伟那晃悠的心一下子就踏实了,然后他俩才正式开始处对象。
杨利伟和张玉梅两人靠书信来增进感情。杨利伟的家人可把张玉梅看得特别重,在家人心里,张玉梅就是他们的儿媳妇。
杨利伟长时间在部队。每到节假日的时候,杨利伟的家人就会叫张玉梅到家里吃饭,张玉梅每次都不会不来。
1990年快结束的时候,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探亲时候。杨利伟刚进家门,他爸妈就开始催他结婚。在那个时候,就县城的情况而言,他这个年纪已经算是晚婚的了。
杨利伟一直特别孝顺,而且他对张玉梅相当满意。家人催婚的时候,杨利伟没反对,还去提了亲,开始筹备结婚的事儿了。
隆冬时节,大雪纷纷扬扬的。过了一年,杨利伟终于把那个让母亲满意、自己又心爱的姑娘娶回家。
【随夫辗转,未言艰辛】
当时部队有规定,飞行员的家属能随军。于是,他俩结婚后,张玉梅不想和杨利伟分开,就果断地把家里的一切都舍弃了,开开心心地跟着杨利伟到了陕西。
本想不再受夫妻两地分居的苦了,可哪知道,张玉梅刚到陕西,杨利伟就接到上级指令得去新疆外训了。
张玉梅没法跟着一起走。心里头有再多的不舍得,可她也不想让丈夫的工作受到丁点儿影响。所以,她啥都没说,就悄没声儿地帮杨利伟把东西拾掇好了。
两人又找回了当初谈恋爱时的感觉,开始用书信联系起来。嘿,这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一年就过去了,这对新婚小两口终于又见面。
张玉梅这一路走来,为了丈夫那可牺牲太多。没结婚的时候,张玉梅在当地是个中学老师,可搬到陕西以后,就只能去当小学老师了。
等又辗转到四川的时候,她连小学老师的工作都找不着了。找了老长时间都没找着,张玉梅就去成人教育那边了。
这一路走得可太不容易了,夫妻俩半个月、一个月都见不着面那是常有的事儿,不过,像以前那种一年到头就见一回的情况,基本上是不会再出现。
1997年的时候,航天员中心的专家组跑到杨利伟所在的部队去了,他们要和那些已经通过考核测试的航天员还有航天员的妻子进行谈话考核。
要是杨利伟被选作航天员,以后生活有了变化,你能适应不?
“你觉得当航天员有危险不?”
话题一个接一个地抛过来,张玉梅不慌不忙地回应道:“习惯,这么多年一直都这样。”
利伟当飞行员好多年,有点危险那都不叫事儿。他可重视自己的事业了,不管他干啥,我都力挺他。
就这么着,杨利伟当上了航天员,张玉梅也追随着他的脚步来到航天城,穿上军装后,就开始做资料和档案方面的工作了。
每换一份工作,就意味着一次新的开始,这当中有多辛苦,大概只有张玉梅自己心里清楚。
杨利伟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可张玉梅,在他面前从来没叫过一声苦。家里的事儿也好,工作上的压力也罢,她都一声不吭地扛起来了。
张玉梅打小就在机场附近长大,对飞行一直有着别样的感情。她丈夫是飞行员兼航天员,这让她打心底里觉得骄傲。
而且,杨利伟作为丈夫,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没办法给妻子和儿女太多的陪伴。不过,他们结婚这么多年了,夫妻关系一直特别好,从来没红过脸、吵过架。
夫妻之间得互相扶持、互相理解。在一段关系里,要是只有一方不辞辛苦地付出,这关系能维持多久?
张玉梅和杨利伟一直以来都是靠着双方共同的努力,彼此都把对方牢牢记在心里。
杨利伟被选上宇航员之后,就只能周末回家了。到家以后,不管是拖地、洗衣服,还是辅导孩子,不管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杨利伟看见了,就不会让张玉梅去做。
有一回,张玉梅感冒了。杨利伟特意在下班之后急忙赶回家,把饭做好了端到张玉梅跟前,等她吃完,这才赶忙返回部队。
【万般柔情,携手同行】
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了,杨利伟顺利完成太空飞行。哇,这可是了不起的壮举,好多国人都激动得不得了。
可是,谁能想到,在备战神舟五号的时候,杨利伟碰到了他这辈子最大的难题。
2001年的时候,张玉梅觉得腰疼。刚开始,她没把这当回事儿。可慢慢地,这疼越来越厉害,还一点规律都没有。
张玉梅打算等有空了就去医院检查检查。可巧的是,当时神五正在备战,杨利伟比从前更忙了。她儿子才五岁,特别需要人照顾。
张玉梅就寻思着再等等看,这一等就过去了大半年。并且在这期间,除了腰疼,也没别的啥症状。
张玉梅就安慰自己没啥大事儿。可谁能想到,那天张玉梅像平常一样去上厕所,尿完之后发现出血了,这可把张玉梅吓得够呛。
她匆匆忙忙把东西收拾好,就往301医院赶去。在诊室门口等着的时候,她还一个劲儿地安慰自己,可一看到诊断书,当时就懵了。
张玉梅打死都想不到,自己竟然患上了特别严重的肾病。这不,医生当时就安排她住院,还得做穿刺手术。
一得到消息,杨利伟立马就赶到了医院。瞧着病床上的妻子,杨利伟满心都是自责,毕竟第二天他就要去吉林参加飞行训练了。
这些训练就一回,没法补的。这就意味着,杨利伟去吉林训练就这么一次机会。可他妻子正病恹恹地躺在病床上,他咋能安心走。
这天晚上,杨利伟就这么坐在张玉梅的床前坐了一整晚。他心里满是纠结与矛盾,一边是非常重要的训练任务,一边是生着病的妻子,这可咋选?对杨利伟来讲,真的太难了。
张玉梅和杨利伟相伴了这么多年,她哪能不晓得他心里想啥?她忍着身上的痛,努力挤出个笑脸,语调轻快地说:“你赶紧去吧,训练可是大事儿。我没事儿的,放心吧,这儿有医生和护士守着,不会出问题的。”
杨利伟深情地望着张玉梅,心里明白她这是在强装轻松,想让自己别太担忧。“我给家里打个电话。”
张玉梅微微点头,杨利伟就转身离开了病房。他把妻子生病卧床的事告诉了远在老家的父母,还说了自己马上要进行封闭训练的情况。
这些都安排妥当了之后,杨利伟又返回病房,瞅着病床上的妻子,满心歉疚地说:“对不起。”
张玉梅躺在病床上,看到丈夫眼里满是歉疚,她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样难受。她缓缓摇了摇头,这时杨利伟走上前去,轻轻给她掖了掖被子。
我已经给爸妈打过电话,他们会过来照顾你的,别担心哟。
张玉梅点了下头,说道:“赶紧走吧。”
杨利伟又瞧了眼时间,这才恋恋不舍地走出病房。另一边,杨利伟的爸妈一听说儿媳病了,马上就往北京赶。
到北京之后,老两口都没顾得上休息。他们精心照顾着病床上的儿媳妇,还得接送小孙子上下学。在杨利伟封闭训练的那段日子里,两位老人就在医院和家之间来回奔波。
在那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张玉梅老是得住院治疗。每次到了这个时候,杨利伟都会提前开好转院单,把妻子送到医院,办好手续,然后再返回航天城接着训练。
总有那么几回,杨利伟得去外地训练,要不就是忙得脱不开身,这时候张玉梅就只能自己去医院了。
孩子在家得有人照顾,张玉梅老是自己坐公交去医院,打完点滴后,就举着点滴瓶,再一路回家。
这当中有多辛苦,那是不用说也能知道的。
张玉梅被婆婆一眼就看中了,然后就和杨利伟见了第一面。之后,他俩靠书信往来交流,两颗心越靠越近,最后就成了夫妻。
军人的婚姻,大多是那种典型的样子,平平淡淡又满满当当的,两个人就这么相互陪着,日子过得安安稳稳,还特有深意。
杨利伟和张玉梅做夫妻好多年,一直风雨相伴。他们是彼此最亲的人,一起看着孩子从刚学说话,慢慢长到高高大大的,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也都一同经历了。
现在,对于杨利伟夫妻来说,能相互陪伴在彼此身边,那就是最让人满足的事儿了。
张玉梅被婆婆一眼就看中,是个特别好的妻子、好儿媳。这么多年了,她一天都没松懈过。她心里,满是甜美的感觉。就算有很多孤单又无助的时候,她也从不主动跟家里说自己的苦处。为啥?因为她心里很清楚,自己是航天员的妻子,这些,都是自己该承受的。
她丈夫为国家做贡献,她作为妻子,能做的也就是把家里照顾得好好的。
到现在,杨利伟还是经常被人提起。他的功劳,和咱们祖国蓬勃发展可是紧紧绑在一起的。航天技术一直在进步,这能让我们站在现在这个位置,朝着更远的方向大步向前。
杨利伟贡献了“大家”之后,就陪着妻子张玉梅守着自己的小家庭,日子过得平凡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