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友谊的润滑剂,是欢乐的助燃剂,也是我们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
然而正所谓“小酌怡情,大饮伤身”。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90%以上需要经过肝脏才能完成。过量摄入酒精会增加肝脏的工作负担,进而可能引发酒精性脂肪肝、肝炎、肝硬化,最终甚至可能转变为肝癌。
研究显示
一项发表在Nature子刊的研究显示,与每天适量饮酒的人相比,那些喜欢快速大量饮酒或醉酒的人,肝硬化的风险要高出4倍。而对于那些重度酗酒并且具有较高遗传易感性的人来说,肝硬化的风险更是高达6倍。
该研究对英国生物样本数据库中的312,599名参与者进行了平均12.6年的随访,主要分析了他们的饮酒模式、遗传倾向以及糖尿病对酒精相关肝病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过量饮酒、酗酒和重度酗酒的人患酒精性肝硬化的风险分别高出1.33、2.37和3.85倍,而患酒精性肝炎的风险则分别高出2.39、5.16和9.38倍。
此外,不健康的饮酒模式也被证实是诱发肝病的危险因素。与此前芬兰一项涉及6000人的研究结论相似,该研究发现每周大量、快速饮酒或醉酒与较高的肝脏相关事件(如肝脏相关住院、肝癌或肝脏相关死亡)的风险比在3.0-4.5之间。
而本次研究在更大的样本中发现了更多的肝脏相关事件,进一步证实了酗酒(特别是女性超过72克/天,男性超过96克/天)会显著增加肝硬化的风险。
适量饮酒就相对“健康”吗?
去年11月,北大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实际上并不存在适量饮酒的安全范围。该研究纳入了2004-2008年期间中国十个不同城乡地区约51万人的数据,结果显示酒精摄入量与死亡和相关疾病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不例外。
早在2018年,《柳叶刀》就明确指出“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完全不饮酒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不得不喝的时候,应该如何饮酒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可能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得不饮酒。在这种情况下,从减少酒精对人体危害的角度出发,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同时,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均不建议饮酒。
此外,为了减轻酒精对胃壁的刺激并降低其浓度和吸收速度,建议在饮酒时吃些食物。同时也要注意,将酒与其他饮料混合饮用可能会更容易醉人,并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某些食物如蜂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酒精代谢,但其效果有限且并非万能解酒药。
事实上,酒精代谢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想通过食物或药物来提高酒量并不可行。相比之下,多喝水可能是一个更安全有效的解酒方法,因为水可以加速酒精的稀释和排空。
无论饮酒多少都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最安全的做法是完全避免饮酒。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