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芬兰,每所城市或综合学校必须为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提供课后项目。城市安排由学校、教堂或社区组织或城市公园提供项目。而很多学校本身就是综合学校。学校、教堂、或社区组织的服务一、二年级学生的“下午俱乐部”都是父母支付象征性的费用,但低收入家庭可能免于支付。
儿童从7岁开始上一年级。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在中午放学后,到各个学校周边的综合学校参加课后项目,下午大部分时间都在非结构化游戏中度过。
在教育结构调整方面,芬兰采取了与美国相反的方向:该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缩短了上学时间,减少了家庭作业,提高了教师自主权,加强了教师培训,几乎没有标准化考试。
毫不奇怪,芬兰的校外时间方法也与美国不同。它不使用课后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学业。而课后计划的目标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帮助他们学习如何一起玩耍和组织自己的游戏。
在综合学校内,孩子们可以从储藏丰富的艺术橱柜中取出手工艺品的材料,或者他们可以绘画和着色。沙发提供了一个安静的角落,螺旋楼梯通向他们经常玩房子的阁楼。
这幅图片是芬兰一所综合学校的中午12点15分,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上课日已经结束。他们从砖砌的学校建筑中出来,来到了自己喜欢的沥青游戏场。
这幅图片是两个男孩儿在一个覆盖着鹅卵石和沙子的地方,他们很认真地投入于自己的游戏中。
在一下午的时间里,学校一、二年级玩耍的孩子们和他们所在的综合学校的成年主管们在一起,主管们负责看护和解决问题,但在孩子们玩耍和游戏时,主管们将在外面保护但并不干预,尊重每一个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70%的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每天下午都会在游戏场上度过。中高年级的孩子下午的每个课间都是15分钟,可以跑到游戏场加入这些年幼孩子的游戏。
除了综合学校的“下午俱乐部”,其余的30%的孩子也并不在家里。社会上有很多艺术团体、体育团体、棋类学习中心、游戏俱乐部、博物馆活动、童子军、儿童实验STEM等,都会在不同时间向中小学生开放,提供给孩子更多可选择发展特长的场所和平台。
芬兰教育家、作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现任客座教授帕西·萨尔伯格(Pasi Sahlberg)表示,芬兰的国家课程要求关注整个孩子,而不仅仅是狭隘的学业成就。他认为,游戏是一个孩子成长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游戏对于6-8岁儿童的智力和大脑发育的重要性,我想,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的相关数据来进行佐证,同时,我觉得目前各个学校所尝试的丰富多彩的社团也是类似于综合学校“下午俱乐部”或社会学习中心等的做法,目的都是为了寻找到每一个孩子的潜力点、兴趣点,从更科学、更有效的角度去帮助孩子定向发展,但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关键点需要我们思考该如何解决:
1.学校开展社团的多样化是否可以满足学生对于各门各类知识探索的需求?存不存在浮于表面、无效果的社团?
2.不同学校的社团是否会存在组织和体系的差异?一所城市中各个学校间的差异有多大?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的差异又是怎样?
3.每所学校中的每一类社团的教师是否都做到足够专业?通过学习,是否真正能让孩子学有所得?
4.每种社团开展后的效果该如何评估?一所城市、一个区、或一所学校内是否存在评估体系?这个体系是否做到了科学和标准?评估体系的差异度又有多大呢?
5.整个社会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这种特长培养方面的关注和帮助能做到哪一步?
教育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我们大可不必过早的将大人的焦虑映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真正成为孩子,让孩子在他(她)应该游戏的阶段尽情地游戏,在他(她)最喜欢的某个领域充分地研究、探索与学习,让童年是童年,让兴趣成特长,让学习和成长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