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太原都以 “南移西进” 为城市主要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南部地区迎来了飞速发展,商业中心、科技园区纷纷落地,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与此同时,北城的发展速度则相对缓慢。其中,北城三给片区虽有一定发展,但也仅仅被定位为城市副中心。
但是,在近日发布的《太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 2035 年)》里,北城之北的”向阳“被定位成市级主中心。
我们一起看看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哪些深层次的考量。

上图来源网络 侵删
01-
太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 2035 年)》中,“向阳” 与市级主中心概念被多次提及:
1)构建 6 处市级主中心:规划构建向阳、迎泽、长风、龙城、汾东、潇河 6 处市级主中心,旨在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力,推动城镇发展格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转变,以建设集约高效的城镇发展空间格局。
2)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需要提升向阳、迎泽、长风、龙城、汾东、潇河等城市主中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将其作为城市综合服务核心功能承载区,服务全市及更大范围。
3)打造综合服务主中心:重点打造向阳、迎泽、长风、龙城、汾东、潇河 6 处城市综合服务主中心,构建全龄友好、高效便捷的 15 分钟生活圈,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设施,营造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

上图来源:太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在之前的太原市尖草坪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 2035 年)中,就已经对向阳板块进行了详细规划:
打造向阳科技创新未来核,规划布局了区级医疗设施、市级文化设施、市级医疗设施、市级体育设施、区级文化设施等。这些规划为向阳店成为市级主中心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政策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这些规划的逐步落实,向阳店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02-
城市主中心是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的核心组成部分,通常指城市中承担综合性核心职能的区域,是城市经济、社会、文化、行政等活动的集中承载地。
我们一起看看向阳凭什么能够跻身城市主中心:
1)先看交通条件,这是向阳店的一大突出优势。
新兰路、大同路、滨河东路、阳兴大道等交通要道在这片土地上南北通衢。便利的交通让向阳店能够与太原其他区域紧密相连。无论是人员的往来,还是物资的运输,都能高效进行。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交流,也为向阳店发挥市级主中心的辐射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2)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向阳店在这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较于太原的一些其他区域,向阳店拥有较为充足的土地资源。这些宝贵的土地,为未来的城市扩展和功能布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的打造、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都需要大量的土地作为保障。向阳店的土地资源,使其能够承载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空间支持。
3)从产业与资源协同的角度来看,向阳店的周边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西北侧的上兰科创中心,汇聚了中北大学、晋创谷、中北高新区等创新资源。这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向阳店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南侧的迎新街、太钢、太原工业学院等,不仅拥有成熟的产业体系,还提供了丰富的人口资源。向阳店能够与周边地区形成紧密的产业协同和资源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例如,利用中北大学的科研成果,在向阳店进行产业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借助太钢的产业优势,发展相关的配套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写到最后-
向阳店被定位成市级主中心,绝非偶然。
它是交通、资源、产业等多方面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向阳店将承载着更多的期望,成为太原城市发展的新引擎,让我们拭目以待它的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