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频繁遇到住院患者中,存在一些脑梗患者除睡着以外的时间内均在不停时刻的打嗝,为此,主管医院总和说,让我帮处理看看,听说我有这方面的“黑科技”.........
其实,孔医生我哪有什么“黑科技”呀,仅是在一些基础上下功夫而已,用一些认知以外的知识大胆实践临床,初见微许成效。
这一期,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为什么脑梗的患者容易打嗝?该如何快速改善打嗝的现象?
打嗝,一定和膈肌有关,不论是紧张也好,还是神经受刺激也罢,还是其他原因?总之,无论怎么解释,怎么推理?哪怕解释和推理再怎么合理或舒服,不能及时帮患者解除打嗝的现象,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您说对吧?

膈肌在哪?可能很多老百姓不知道,可以看一看上图便知,在我们的胸腔内,心脏下方红-白相间的结构就是膈肌,其上方是胸腔,容纳我们重要的肺脏和心脏,而下方是胸腔,容纳我们的肝脏、胃脏、胰、脾、胆囊、肠子。

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一下这个结构,膈肌是我们人体比较重要的呼吸肌,它可以使我们的胸腔容积变化最大,同时也是维持胸廓稳定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构。
膈肌长在4个部位,起始端分3个部位,一个是胸骨部:在胸骨下端剑突的后面,一个是肋骨部:在第7-12肋软骨的内侧面,一个是腰部:以左右两个膈脚的形式附着,左膈脚在第一、二腰椎前面的前纵韧带的左侧,右膈脚在第一、二、三腰椎前面的前纵韧带的右侧。止点端1个部位:中心腱,即外周是肌性结构,中央是腱性结构,右侧的膈肌稍比左侧大。

膈肌的作用机理是这样的,外周的肌性结构能使中心腱下降,从而使位于膈肌上方的胸腔容积扩大,胸腔内的压力减小,胸膜腔和肺内的压力也相应减小,这就是我们吸气的过程,当声门裂打开时,空气就会进入肺部,此时胸腔和上腹内的器官都会下移,我们的腹围就会增加。反之,在呼气的过程,起着拮抗作用的腹肌会直接向下拉动自身起点所在的肋骨,同时推动上腹部的器官向上抵抗膈肌。
但是,以上所说的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一定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膈肌要发挥呼吸功能,必须首先依赖整个胸廓要稳定,特别是我们的胸廓下口,不然,它都还没来得及稳定好胸廓,怎么可以进行很好的呼吸呢。
所以,膈肌的2重作用,一是呼吸,二是稳定,只有发挥好的稳定,才能更好的呼吸,否则就是“矛盾的呼吸”,我们很多亚健康人群就是这样的。

再来看一看上图,从膈肌里边穿出的结构,红色、绿色的是血管,当然在图中还有一根食管也从膈肌里边穿过,它对我们打嗝影响很大,还是再来上个图,下图所示的就是食管:

若是膈肌的收缩,不论是发挥稳定功能,还是发挥呼吸功能时,都会在穿出的3根管道的裂孔处开合,即膈肌的收缩会直接影响3根管道。
另外,在T10处,食管裂孔的位置,不仅穿出食管,还伴随迷走神经前后干也从此穿出;而在T8的腔静脉裂孔处不仅穿出下腔静脉,还伴随右膈神经一并通过。

再来看一看,膈肌的神经支配,它是受双重神经支配的,一种是膈神经,主要是颈3、4、5脊神经发出合并组成支配,另一种是迷走神经,控制内脏,连接大脑。
以上基础知识都了解之后,再来看一看,为什么我们打嗝的病人,针对膈肌进行处理,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呢?
脑梗的患者,打嗝的人大多和有大脑有关,左脑梗塞打嗝的人基本很少,因为右侧的迷走神经更大、更长。而脑梗的患者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信息,就是颈椎基本都不好,特别是临床中,我们很少关注脑梗患者的颈椎。然而,您可以去看一看,脑梗瘫痪的那些人,大多数躺着或坐着,脖子都是歪到一边的,甚至有些严重的能明显发现头前引。这说明脑梗患者的颈椎椎体排列异常紊乱。
同时,颈椎上有横突孔,里边穿行的是椎动脉,椎体排列异常,势必会影响脑部供血,特别是上颈段复合体影响最大。虽然,这些内容,在我们的认知中,颈椎和脑梗没有关系,但是不是会影响呢?这或许是决定我们对脑梗患者打嗝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束手无策的关键。
正因为如此,我对这类型的打嗝患者,这些年基本都是从颈椎入手,主要针对颈椎的第2、3、4节调整,效果立竿见影。至于具体的原理就不再逐一赘述,从上面的基础知识中可以得到答案,颈椎-膈神经-膈肌的收缩-食管裂孔-迷走神经。

好了,这一期就分享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