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这一次,娱乐真的致死了。
27日凌晨,高以翔在录制户外真人秀《追我吧》时,突然晕倒休克,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年仅35岁。
谁也没能想到,高以翔,一个温柔的大高个儿,突然就这样去世了。
不论是否熟悉这位艺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不免会心下一惊:现在明星录真人秀都有生命危险了?
看起来似乎只是个意外,但是这个意外却无法弥补,斯人已逝,所有的一切都已无可挽回,悔恨、歉意无法让时光倒流,惋惜之余,也引发了午茶君一些思考。
致死的流量公开资料显示,《追我吧》是浙江卫视推出的都市夜景追跑竞技秀,节目在最开始宣传的时候就以“挑战游戏+瞬间死亡”为卖点,让参与的艺人做高危性和惊险性的项目,记录下围观者的反应,以贩卖刺激和恐惧来吸引观众。
近几年来,由于影视行业资本涌动,综艺行业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领域。综艺行业的狂飙突进在数据上可见一斑。据统计,2018年中国综艺市场规模约为331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了21.3%,节目数量较2017年同比增长95%。从综艺类型来看,竞技、访谈、脱口秀、类综艺为主旋律,2018年综艺制作数量均在10部及以上,而像《追我吧》这样的竞技类综艺数量最多,达16部。
在高以翔出事以前,已经有不少观众对节目强度及难度过大提出质疑,指责节目组为拼收视率逼迫艺人强行突破个人生理极限。但是,不可否认的却是,各大综艺中,艺人“受伤坚持工作”的人设却比踏踏实实唱好一首歌更“吸粉”,近些年,为了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不少综艺节目制造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项目,挑战极限,美其名曰挑战自我。在午茶君看来,这类节目展现的也并不是什么拼搏精神,或许只是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而这个代价,实在是有些大。
在娱乐至死的环境中,综艺市场火爆且竞争激烈,收视率成了节目制作方首先考虑的事情,它意味着流量、金钱和影响力。刺激劲爆的节目可以瞬间抓住观众的“眼球”,但刺激能够维持的时间往往不长,在观众对一种刺激乏味之后,节目组不得不加大“力道”。久而久之,底线被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死亡流量”变得越来越不可收拾。
直到时值壮年、热爱运动的高以翔,在录制现场猝死,对他的消费也没有停止。
节目组第一时间整理了高以翔昔日的高光时刻,作为宣传看点。
底线在哪里?我们看不到。
但对流量蚊子见血一般的追逐,我们不是第一次见到,也绝不是最后一次。吃播节目里,空口吃芥末只是“起步价”,很多主播为了“博眼球”一口气吃下十几公斤的食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户外挑战节目也是怎么刺激怎么来,早在2017年11月,号称“国内极限挑战第一人”的吴永宁就是为了给直播平台“吸粉”,在直播中不幸坠亡。
在这之前,王永宁已经做过大大小小的挑战,每发一条视频,他都能得到观众的打赏,从最开始的十几块到后来的成百上千,再到成堆的广告商、直播平台找上门,全都在刺激他做出难度更大的挑战。
事发之后,拥有600万粉丝的中青报在没有经过吴永宁家人同意的情况下,第一个发出坠楼的视频,获得了成千上万的转载,虽然在之后已经删除,但仍导致视频流传甚广,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引起轰动。
这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一个目标:流量。
明星们不上综艺,就很难得到曝光,在流量时代几乎就代表着失业。相比于成本高,不确定性大,周期长的电影、电视剧,综艺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捷径,能够更轻易的上热搜、立人设、带来财富。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感受和疼痛被漠视,参加节目的艺人成了为收视率服务的工具,艺人的情绪、身体甚至生死都可以成为资本方所贩卖的商品。
艺人大张伟曾经谈及真人秀,他说:“我们进入这个行业,都想做专业的事。他是二人转,他是唱歌的,他是主持人,我们都能专注于自己的作品,而不想靠卖体力挣钱。但很无奈,我们还在靠卖体力挣钱。我觉得真人秀会毁了中国所有艺人的,因为都没有在(本行)发光发热,才华都是在做真人秀。现在一个个跑得披头散发的,我真的很想问观众你们为什么爱看这个?”
其实,作为观众的午茶君想说,我也不爱看这个,包括身边的朋友都表示,没有人喜欢看这个。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所谓的大数据告诉资本、告诉节目组,观众喜欢看这个,而观众则一脸懵:我什么时候爱看这个了?到底是观众贡献了点击量,还是数据绑架了观众?谁在说谎,谁在裹挟谁?暂时没有答案,至少午茶君可以说,我真不爱看明星在泥潭里打滚,我更愿意看到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不要为了所谓的流量去拼命奔跑了。
这屎,不吃也罢不得不承认的是,互联网的记忆总是比金鱼还少一秒,今天全民为高以翔声讨节目组、声讨资本,明天可能已经忘记昨天为什么这么愤怒了。因为照照镜子的话,我们自己也深陷于这种规则之中。高以翔,又何尝不是千千万万个为了生活迫不得已的我们。把笔触放回我们一个一个普通人身上,资本为王的时代,录综艺而死的明星只是一个代名词,背后是成千上万的中国“社畜”,以及我们仍然引以为傲的、不顾人的代价的勤劳。
娱乐行业为了制造看点和节约成本,拼了命的录制节目;经纪公司为了让签约艺人更红更赚钱,拼了命的接通告;艺人自己为了那不可捉摸的流量,只能配合,毕竟过气的滋味也不好受。我们很多人又何尝不是,重压之下,有的人选择没有底线的透支身体,从早到晚盯着工作群消息,没有时间与相爱的人相处,我们也失去了思考的时间。
前不久,《奇葩说》就用一期辩题揭示了当下生存的艰难处境:感兴趣的工作总是996,我该不该886(说再见)?
“总是996”,一听就是被资本剥削压榨,不断从生命中挤出剩余价值在工作,不886难道等着公司报销的棺材板吗?
然而,事实是现场观众一大半都选了“不该辞职”,两位导师的发言也让午茶君大跌眼镜。
罗振宇说:
“你以为现在工作和生活能分得开吗?你们五点下班以后还不是都想着工作?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命。”
李诞说:
“快乐是短暂的,人始终是为了意义而生活的。只有工作可以给你提供生命的意义。人生中有些屎,你不得不吃。”
吃屎=有意义=我们这一代人的命?
最后,屎化成了黄金,而我们一边被迫干着违法的事(996工作制违反了《劳动法》),一边双手奉上健康的生命、健全的生活。我们吃了更多的屎,资本获得了更多的劳动价值。
前不久的网易前员工在文中写道“曾经我也把公司当成家一样,曾经我也相信马云说的996福报,相信到点下班就是浪费人生”。
然后他加了五年班,除了病什么都没得到。
你也许会说:工作辛苦点也没什么,重要的是可以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再者,996的工作可以获取更高的收入,更好的职业发展,不工作怎么买房成家养孩子?
午茶君想说,所有的身不由己,不过是被利益绑架而已,这些让人动弹不得的所得小小利益其实就是社会规则的重压。年轻就要奋斗,但不要偷换概念说成为了工作奋斗。资本阶级总是诱骗劳动工人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却不会分配劳动工人他们应得的利益。努力拼命也要分方向的,为别人的事业奋斗,和为自己奋斗,这个本质也是不同的。
据悉高以翔录制《追我吧》之前已经连续工作了17个小时,他的意外究竟是因为长时间工作还是节目组高强度的难度我们暂且不论,午茶君想到的是,大家或许都处在一种“不把自己当人和不把别人当人”的情绪中,老板们觉得自己创业奋斗时这么苦,凭什么员工能够合理休息,节目策划受到收视率和赞助指标的压力,也不把明星观众和团队的健康安全放在心上。这或许是艺人版本的“资本面前打工仔无人权”,比起几个世纪前的纺织厂工人,我们的被压榨场合只是变到了办公室和微信对话框。
最后,引用一下“孟大明白”的文章片段作为结尾吧:
“哪怕被逼不得已要996,至少不要出声支持,不要为精神资本家为老板们洗地。电视业早做到了007的血汗工厂模式,结果你们也看到了,所有不以人为本的包身工制度都没有道理,也不值得粉饰,人类并不会因为对个体的压榨而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