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3个指标不下降,癌症复发风险高?术后发现残余,能挽救吗?

安恒远养护说 2025-02-17 14:30:33

“医生,我父亲的手术不是很成功吗?为什么现在还要做这么多检查?”诊室里,李女士(化名)焦急地询问医生。

医生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检查报告说:“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你看循环肿瘤细胞、肿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这三个指标,都还处于较高的位置。”

李女士脸色瞬间被吓得苍白,不安的开口:“您的意思是...我父亲的病还有可能复发?”

医生点点头:“确实是这样。大量临床数据显示,90%以上的癌症患者的死亡都是术后复发的原因,而这三个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暗示复发风险的大小。”

“那我们要怎么办?”李女士的声音有些颤抖。

医生调出一份新的治疗方案:“咱们接下来呢,得把重点放在这三个指标的变化上。这就好比盯着几个小信号,只要它们一有啥风吹草动,咱就得赶紧调整治疗方案......”

多数癌症患死于复发,想要癌症不复发,最好关注这几点!

癌症复发是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所以,对于大多数癌症患者来说,即便是手术之后,医生往往也会建议大家注意定期检查身体情况;其中有一些指标是很重要的,就好比我们上述提到的循环肿瘤细胞、肿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这三个指标,癌症患者需要多加注意!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就像是癌症的小标签,在我们身体里藏着掖着的时候,它们就有可能露出马脚。比如说癌胚抗原(CEA),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在很多症类型里都有参考价值。像结肠癌、胃癌等患者,要是在治疗后,原本下降的癌胚抗原又升高了,这可就是个危险的信号,就像警报器又响起来了一样。

根据《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2023)》里提到的,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肿瘤的状态。它就像一个小小的侦察兵,在身体里侦查癌症是不是又要卷土重来。

不过呢,这肿瘤标志物也不是绝对准确的,有时候身体有点小炎症或者其他情况,也可能让它升高或者波动,所以得结合其他检查一起看,不能光看它一个指标就下结论。

炎症指标

炎症指标在癌症复发这个事儿上也是个关键角色。

咱们身体里有个叫C-反应蛋白(CRP)的东西,它一升高,就说明身体可能有炎症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炎症可不像普通人生个小病那么简单。

从《癌症研究》里就能知道,持续的炎症状态就像是给癌细胞开了个后门,复发风险比正常患者高出30%。

比如说肺癌患者,如果在康复期炎症指标老是降不下来,那就很可能会给癌细胞创造一个舒适的复发环境。就好比一个房子老是潮湿阴暗(有炎症),那细菌(癌细胞)就容易滋生。所以啊,关注炎症指标,让身体保持一个低炎症的状态,对于防止癌症复发那是相当重要的。

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

它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要是飘到合适的地方,就可能生根发芽,让癌症再次复发。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7)》上的研究指出,乳腺癌患者术后CTC阳性,复发风险增加了4倍。

虽然现在CTC的检测技术还在不断进步,但是已经能给我们很多有用的信息了。所以,定期检测血液中的CTC,就像是给身体里的癌细胞布下了天罗地网,一旦发现有异常,就能早点采取措施。

看完上述这些内容,大家有没有对“复查”这一操作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呢?

癌症手术切除有残余怎么办?还能挽救吗?

复发,是一个令人头大的问题,手术切除癌症,有残余也是让人崩溃,这可咋整呢?

并且,这种现象可能并不少见,根据《中国癌症统计年报》数据显示,即使是早期癌症,术后仍有约5-15%的患者存在手术切缘阳性的情况。就比如说脑瘤,由于病灶位置受限,靠近一些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如果单单想通过手术切除干净,是非常困难的。

可是,如果真的出现残余,这要怎么办呢?

千万不要泄气,一种常见的办法就是放疗。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就拿肺癌来说吧,要是手术有残余,放疗可以针对那些残余的癌细胞进行精准打击。

有数据显示,对于早期肺癌手术有少量残余的患者,经过精准放疗后,局部控制率能提高30%-50%左右。

化疗也是个重要的手段。它通过药物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像胃癌手术如果有残余,合适的化疗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癌细胞的进一步扩散。据统计,合适的化疗可以使残余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减缓50%-80%,给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

还有靶向治疗。

现在医学发展得很快,对于很多癌症都有了靶向药物。比如说乳腺癌,如果手术有残余并且检测到有特定的基因突变,使用靶向药物可以精准地作用于癌细胞的特定靶点。研究表明,使用靶向药物的患者,相比未使用的患者,生存期可能会延长1-2年不等。

免疫治疗也逐渐崭露头角。

它是通过激活病患自己个儿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像黑色素瘤患者,如果手术有残余,免疫治疗可能会让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那些残余的癌细胞。一些临床数据显示,免疫治疗可以让部分患者的肿瘤缩小甚至消失,有效率在20%-40%左右。

所以说,即便是有残余,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忧!我们是有补救措施的。

小总结!

癌症术后复发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90%的癌症患者死于术后复发这个事实警示着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把“复查”放在心上,就好比通过复查,我们是可以进行评估癌症复发风险大小的,肿瘤标志物、炎症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是术后需要重点关注的,如果它们不下降,复发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当然,不只是复发让我们担忧,术后有残余也让我们不放心,不过,好在,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都是有补救措施的,我们要放宽心!

毕竟心情好了,对我们的病情也是有好处的,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呢?

文献来源:

[1]《癌症晚期患者痛苦指标及构建》,徐晓微;黄道琼;姚海欣;翟银平;陈瑜,2020-05-20

[2]《循环肿瘤DNA与EGFR、KRAS、NRAS突变型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关系》,王磊;刘先;吴清辉;高珂,2025-02-07

0 阅读:390
安恒远养护说

安恒远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