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壶,否则真要停用?诱发癌症,是不是子虚乌有?告诉你真相

安恒远养护说 2025-02-12 15:33:31

李阿姨(化名)退休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每天早晨泡一杯热茶,坐在阳台上晒太阳。

她家里用的是一个不锈钢电热水壶,已经用了好几年了,烧水又快又方便。这天,女儿来家里吃饭,看到李阿姨的电热水壶,立刻皱起了眉头:“妈,你这个水壶是不是该换了?网上说电热水壶可能会释放有害物质,甚至会诱发癌症!”

“啊?不会吧?”李阿姨一听,吓了一跳,“我一直用得好好的,怎么就致癌了?”

女儿拿出手机,给她看了一篇资讯,上面写着某些劣质电热水壶可能会析出重金属、塑化剂等有害物质,长期饮用可能对健康不利,甚至增加患癌风险。

李阿姨顿时紧张了,心想:“难道我每天喝的水都有问题?”

不过,老伴却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这年头,啥东西都有人说会致癌,真的假的还不一定呢......”

电热水壶真的会析出有害物质吗?

到底电热水壶还能不能用?

电热水壶真的会释放有害物质,甚至诱发癌症吗?

这件事,咱们可得弄清楚!

电热水壶因其加热迅速、使用方便,已成为许多家庭厨房的必备电器。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关于电热水壶是否会析出有害物质、甚至增加癌症风险的讨论也越来越多。许多人担心电热水壶在高温下可能会释放有害化学物质,如双酚A(BPA)或重金属,这些物质是否真的可以会在电热水壶中释放出来?它们真的会影响健康吗?

电热水壶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其材质。

目前市场上的电热水壶主要由塑料、玻璃和不锈钢三种材料制成。

其中,塑料壶因可能含有BPA而备受争议。BP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和某些癌症风险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在高温环境下,尤其是旧的或质量较差的塑料壶,可能会有更多BPA溶出到水中。

许多品牌已推出“无BPA”产品,避免了这一问题。然而,即使标明“无BPA”,部分塑料制品仍可能含有其他类似的化学物质,是否完全安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比之下,玻璃壶通常被认为是较安全的选择,因为玻璃本身不会释放有害物质,但一些玻璃壶仍带有塑料部件,如壶盖或滤网,使用时仍需留意材料的安全性。

而不锈钢壶则广受欢迎,因为它相比玻璃壶更加耐用和轻便,且不含BPA等有害化学物质。然而,有研究指出,在高温和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不锈钢可能会微量释放镍、铬等金属,尤其是对于金属过敏人群而言,可能会引起一定的不适。

但总体而言,正规品牌的不锈钢壶使用食品级以上不锈钢,其释放的金属离子通常远低于安全标准,影响微乎其微。

除了材质问题,一些人还担心电热水壶的使用过程中会释放电磁场,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电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它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电场来自电荷的存在,磁场则由电流或磁性物质产生。当电流流动时,它会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场。

日常生活中的电磁场来源非常广泛,比如手机、Wi-Fi、微波炉、高压电线,甚至地球本身也有天然的电磁场。

有些电磁辐射能量足够高,确实可以损伤细胞DNA,增加癌症风险。例如,X射线和紫外线等。

但日常生活中的电磁场大多数属于低能量的非电离辐射。目前的研究尚未发现家用电器(包括电热水壶)所产生的电磁场与癌症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电热水壶产生的电磁波强度远低于国际安全标准,短时间使用对人体几乎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这一点上,消费者大可放心。

重新煮沸的水会致癌吗?

不仅如此,近年来,关于“重新煮沸的水会致癌”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有人认为,水在反复加热的过程中,会导致其中的有害物质浓缩,从而对健康造成威胁。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重新煮沸的水真的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增加癌症风险吗?

水在煮沸的过程中会发生两种主要变化:一是水分蒸发,二是溶解于水中的气体减少。

例如,水中原本溶解有一定量的氧气,但在加热过程中,这些气体会逐渐逸散,使水的口感发生轻微变化。

因此,有些人会觉得用重新煮沸的水泡茶或冲咖啡,味道可能没有新鲜烧开的水那么清新。但这种变化仅仅影响口感,与健康并无直接关系。

至于“浓缩有害物质”的说法,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

以氟化物为例,在许多地区,自来水中会加入适量的氟化物,以帮助预防龋齿。如果一升水中含有1 ppm(百万分之一)的氟化物,煮沸后取200毫升冲茶,摄入的氟化物约为0.2毫克。

如果继续让水沸腾,直到蒸发掉100毫升,再取200毫升水,摄入的氟化物量会略微上升至约0.22毫克。但这个差异微乎其微,远远达不到会影响健康的程度。因此,即便某些溶解物质在煮沸后略有浓缩,其变化量也是极其有限的,完全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危害。

另外,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人会长时间或者多次煮沸水,因此也不太可能出现像上述例子那样水在煮沸过程中蒸发接近一半的体积。

实际上,大多数自来水在供应前都经过严格的过滤和检测,其污染物含量符合安全标准。饮用水中真正可能影响健康的物质,如重金属(铅、砷等)或硝酸盐,并不会因为简单的煮沸而显著浓缩到有害水平。

除非水源本身受到严重污染,这时候无论是否煮沸,对身体都是有害的。否则正常情况下,水的反复煮沸不会带来额外的健康风险。

相反,如果长期不煮沸就饮用水,可能会增加细菌或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总的来说,关于“重新煮沸的水会致癌”的说法,更多是基于误解和夸大的担忧。从科学角度来看,煮沸水的主要变化是氧气减少,影响的只是口感,而不会产生显著的健康风险。

如果你对饮用水的安全性有所顾虑,更值得关注的是水源的质量,而不是单纯的煮沸过程。

硬水对健康有影响吗?

硬水是否影响健康是另一个饮水迷思。饮用水的硬度一直是公共健康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水中矿物质含量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

有的人认为硬水比软水“天然”,富含钙和镁。适量的钙和镁可能通过调节细胞代谢、减少氧化应激、增强DNA修复能力来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生率。之前的研究也表明,镁摄入充足可能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和某些血液系统肿瘤的风险。

但也有人认为硬水“脏”。在水硬度极高的情况下,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硝酸盐或其他污染物 可能更容易沉积,从而增加癌症风险。例如,某些地区的硬水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砷或镉,这些元素已被确认为致癌物,尤其是与膀胱癌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

这到底谁说的有道理呢?

近日,我国研究团队在《环境健康展望》 发表了一项基于英国生物库(UK Biobank) 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深入分析了家庭饮用水硬度与全因癌症及特定癌症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水硬度与癌症的发生率存在U型关联,即适度的硬水可能具有保护作用,而非常硬的水可能会增加癌症风险。

研究纳入了447,996名在研究开始时无癌症的参与者,并进行了长达16年的随访。研究人员通过英国国家医院住院记录和自我报告统计了截至2022年全因癌症及22种常见癌症的发生情况。

另外,研究中的按照碳酸钙(CaCO₃)含量对各地区的供应水进行分类:软水(0-60 mg/L)、中等硬度水(60-120 mg/L)、硬水(120-180 mg/L)和非常硬的水(>180 mg/L)。

在中位随访13.6年(范围:12.7-14.4年)期间,共记录58,028例癌症病例。研究发现,水硬度与癌症发生率之间呈现U型曲线。

相比于软水,中等硬度水对癌症风险无明显影响。饮用硬水的人群,癌症风险甚至有所降低。然而,饮用非常硬的水的人群,癌症风险却略有增加。

此外,研究发现水硬度与11种特定癌症存在关联,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发性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水硬度与膀胱癌呈正相关,即水越硬,膀胱癌风险越高。

当然,尽管该研究基于大规模人群数据,且进行了长期随访,但研究结论仍有一些局限性需要注意。

水中矿物质的具体组成未做深入分析。不同地区的硬水成分组成可能有所不同,这也可能是另一个致癌的因素。并且,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影响结果。尽管研究已经调整了吸烟、饮酒、饮食等因素,但水硬度与癌症的关系可能仍受到其他未测量的因素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仅观察到水硬度与癌症之间的关联,但尚未明确背后具体的生物学机制,后续需要更多实验研究来验证其因果关系。

总的来说,关于电热水壶和饮用水是否会诱发癌症的说法,大多数情况下是夸大其词的。合格的电热水壶在正常使用下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但劣质产品或长期使用老化、损坏的水壶,确实可能存在重金属析出等风险。

水源也是一样的道理。来自合格的供应公司的水都是经过严格检验和过滤,水质是有保障的。因此,与其盲目恐慌,不如科学理性地对待,用健康的生活习惯保障自己的安全。

参考文献:

Yang H, Wang Q, Zhang S, Zhang J, Zhang Y, Feng J. Association of Domestic Water Hardness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Cancers: Evidence from 447,996 UK Biobank Participant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24;132(6):67008.

Konieczna A, Rutkowska A, Rachoń D. Health risk of exposure to Bisphenol A (BPA). Rocz Panstw Zakl Hig. 2015;66(1):5-11.

Briffa J, Sinagra E, Blundell R.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ir toxicological effects on humans. Heliyon. 2020;6(9):e04691.

1 阅读:36
安恒远养护说

安恒远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