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张阿姨(化名)退休已经有好些年了,相比起许多老年人每天清晨早早起床,开始忙碌地做各种家务,张阿姨的日常显得格外轻松。她没有固定的起床时间,也不急着忙着去做任何事情,起床后,她会轻轻地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流进房间,深深吸一口气,才开始慢悠悠地活动。
“早上七点之前,我都不想离开床,”她曾笑着告诉我,“身体需要休息,何必急于起床呢?”
她说,早晨是一天中最适合懒散的时候,因为身体刚刚从睡眠中恢复过来,不需要马上投入到一天的高强度活动中去。“保持懒散的状态,能让身体得到更好的调整,不至于一早就消耗完一天的精力。”她常这样劝导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总是早早起床忙碌的朋友。
大家,认为她这个做法对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d211ad61de68c59de1d380d3fb48d3f.png)
医生告诉大家:上了年纪之后,早上起床的时间懒一些确实有好处。
还拿张阿姨的经历来说,和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一样,尤其是在起床的瞬间,头晕、关节僵硬等问题时常出现。这时,过于急促地起床,反而会让身体感到不适。
张阿姨吸取经验,给身体更多的缓冲时间,她认为这样可以给身体更多的缓冲时间,能够让每一部分肌肉、每一根神经都从睡眠中慢慢醒来,就像是一朵花在晨曦中缓缓绽放,而不是骤然间展开所有的花瓣,带来过多的紧张感。
张阿姨也确实是这样“执行”的。
她的卧室里没有闹钟,每天的早晨都是由阳光自然而然地唤醒她。每次清醒后,她总是慢慢伸个懒腰,先用手指活动一下,然后轻轻地掀开被子,坐在床边。她没有匆忙穿衣或立即做事,而是坐着,闭目养神几分钟,再走到窗前,拉开窗帘,让新鲜空气涌入房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c37327747017f18e043b8ddc22d2106.png)
张阿姨的这一做法确实值得提倡。
早上懒一些,《人民日报》也在2024年12月份进行了相关报道,其中指出:尤其是冬季,睡会懒觉更有利于身心健康;一方面是顺应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是给我们身体更多的缓冲。
我们大家要明白,上了年纪之后,身体机能确实不如年轻时那样灵活和迅速,一夜的睡眠过后,肌肉、关节、血液循环和大脑活动都进入了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如果此时强行起身,快速活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关节不适。
而适当赖床,轻轻活动手脚,做几次伸展运动,能让身体慢慢适应,从而避免了因突然运动而产生的不适。身体像是需要充电的电池,经过一夜的休息,赖床几分钟,就像给电池再次充充电,让它在新的一天里充满能量,迎接一切挑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32ca90eede3c7881ce9fe8d7254b93a.png)
赖床的好处还体现在对心脏的保护上。
老年人常常伴随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早晨是心血管病发作的高风险时段之一。如果再刚醒来之后就“着急忙慌”开始进行剧烈的起床活动,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引发心脏不适。适当赖床的过程,能够让血液逐渐从静止状态流动,减少一开始活动时的突发性负担,降低心脏的压力,进而有助于老年人的心血管健康。
并且,赖床的好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还在于心理上的放松。
赖床给了他们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放松心情,享受一份难得的安宁。在这几分钟的懒散时光中,心灵得到休息,所有的烦恼和忧虑暂时被抛在一边,留下的是宁静和从容。
简单从上面这几点,大家也应该能看出来,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早上确实可以偷偷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341a37246be04430c4eacd341cc51ea.png)
张阿姨的“懒”不止体现在起床的时间点,还体现在“三餐”的时间点。
张阿姨很少在外面吃,即便是孩子给她点外卖,她也嫌麻烦,“折腾来折腾去”还没有自己买点菜,回家做的安心。
而且,在外面吃,每顿饭都少不了一通折腾,而自己做就不一样了,买一次菜,最起码可以吃两天。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张阿姨更担心的是:外面餐馆里做的饭,常常含有过多的盐、糖和油脂,尤其是一些快餐类型的食物,往往为了提升味道和保存时间,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和人工调料;长时间吃这样的食物,容易对身体造成负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真的能承受的了吗?
相比之下,自己做饭就像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健康餐单。张阿姨用新鲜的蔬菜、优质的肉类、少油少盐的烹饪方式,让每一餐都充满了自然的美味和营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545f02805be31d8cb92e7c6e48c4be0.png)
张阿姨的这一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外面餐馆以及外卖确实应该少吃一些。
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荣爽教授等学者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
学者通过分析35084名成年人的相关数据发现:和经常在餐馆吃饭的人相比,很少外出的人,全因死亡率几乎下降了一半(49%),这一点可是很振奋人心的。
所以说,我们能少在外面吃一些就在外面吃一些吧!
并且,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做饭也能够帮助调节老年人的饮食习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功能有所下降,外卖食物的油腻和高盐可能会对胃肠造成负担。而自己做的饭菜通常更为清淡,容易消化,吃自己做的饭后,身体感觉更轻松,胃肠没有负担,也能保持更好的食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8425e2c00d59074d1f2129947fb9a5c.png)
睡前,我们也可以像张阿姨一样,学会懒一些。
对于张阿姨来说,睡前的几小时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光。她从不盲目去做剧烈运动,而是选择以一种轻松、放松的方式迎接夜晚。她认为,睡前的放松时刻就像是给自己的一次深呼吸,轻轻地释放掉一天的疲惫,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休息。
“夜晚是身体真正恢复的时刻,”张阿姨常常这样说,“锻炼本应是让身体活跃的,但如果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反而可能让身体无法平静下来。”她认为,睡前做一些轻松的活动,如伸展操、听音乐或简单地散步,有助于让身体进入休息模式,而不是激发身体的过度活跃。
睡前“懒”一下,并不是懒散,而是一种顺应身体节奏的智慧。
身体已经经历了一天的劳累,它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刺激,而是让自己慢慢沉淀,进入到一个平和、安稳的睡眠状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5775ee421eb163a5fbaf05db44ee19.png)
张阿姨的做法也得到了医生的认可。
晚上进行剧烈运动,尤其是心肺负担较重的锻炼,会让交感神经处于活跃状态,使得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导致睡眠困难。老年人的身体更容易受到这种影响,过度的运动不仅容易引发身体的不适,还会让晚上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张阿姨非常懂得如何让自己的身体进入到最佳的休息状态,她的睡前“懒”恰恰是对身体的一种温柔呵护。
除了避免剧烈运动,张阿姨还非常重视睡前的环境布置。
她喜欢调暗灯光,保持房间的安静,创造一个适合休息的氛围。她认为,舒适的睡眠环境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而这种简单的调整往往能帮助她更快进入梦乡,享受深度的睡眠。
她不喜欢睡前受到任何干扰,这样她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她曾说:“睡前懒一点,不仅是懒在身体上,更是懒在心灵上。放松自己,才能在晚上得到更好的休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7ff8a9ed57a001838a009c7f883ae05.png)
张阿姨的这一睡前“懒”法,让她保持了良好的睡眠质量,也让她第二天早晨醒来时精神焕发。
总的来说,上了年纪之后,相比较于继续忙碌,不如学会在恰当的时间点“懒一些”,这并非是不健康的懒惰,而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