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后将有一批小朋友要离开父母的守护,去到幼儿园中和其他的小朋友学习、生活。
这让人想起2020年年初央视播出的9.2分的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第二集“上学”,记录了孩子们人生第一次入学,孩子的痛哭、童言稚语,是我们第一次上学的样子,中国家长特殊的爱意表达,也是我们熟悉的经历,这一集里,我们看到的或许只是孩子,或许就是自己。
“分离”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场仪式
九月,中国的开学季拉开序幕。在幼儿园门口,一年一度的“分离大戏”也准时上演,小朋友们上演花式哭泣、父母长辈偷偷抹泪,人生第一次“分离”产生的焦虑、忐忑、恐惧,在开学的第一天爆发。
首次进入幼儿园和家人分离,是小朋友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一场仪式,跨过这一步,他们会开始融入校园生活。
同样,父母长辈也在这里学会对孩子放手,让孩子开启新的人生体验。
大班的小朋友已是“小大人”模样
幼儿园为了缓解刚入学小朋友们的分离焦虑,叫来了大班的哥哥姐姐们陪伴这些带着不安全感的弟弟妹妹们,两年前他们也像小班的小朋友经历过一样的经历,而这个阶段他们已经有小大人的模样了。
幼儿园的老师们太棒了
这是孩子眼中的老师▼
而实际中的老师▼
面对哭闹的小朋友们,面对第一次与父母分离的小朋友们,幼儿园的老师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除了教学还需要对小朋友们进行安抚,通常都会忙到孩子们休息才可以吃上午饭。分离焦虑不仅需要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家长对于孩子的引导“幼儿园是个好地方”的认知。
关于朋友,他们没有那么强的目的性
交朋友没有那么强的目的性,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因为Ta是Ta,所以能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
长大的话,要做什么?
小朋友们可以毫无顾忌说出自己的梦想,也不管梦想的大小。有的认为就是从小班到中班大去,有的想成为消防员,有的想在办公室中工作,有想成为解放军的小女孩,也有想探索未解之谜的小男孩。
还有人有特别的梦想,他的未来是想成为普通的爸爸。
童年是像现在一样的,上幼儿园了一样的生活
关于童年,小朋友们有自己的理解:
“童年是像现在一样,上幼儿园一样的生活”
“童年是人长大后,然后回想小时候”
《上学》记录了孩子们的生活,却不是给孩子看的,它的珍贵之处在于让我们感受到童真的珍贵,纪录片里有句旁白“生活就像一条溪流,身在其中时,你总是很难去察觉到其中变化的力量。”
人们在被生活裹挟前进的时候,可能不知不觉丢失了很多东西,比如《上学》里孩子们的童真、纯真、同理心等等,希望看过这个纪录片,我们都能从生活中,从平淡的生活中,寻得这些丢失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