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在南京逝世。
小平同志闻讯即指示:近山同志功勋卓著,其葬礼须妥善筹备,悼词完成后呈我审阅。
此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期间,均立下大功。
教员赞誉他为当代吴下阿蒙,引用古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意指其进步显著,令人需重新审视。
由此可知,他与吕蒙皆好学不倦,每隔一段时间,便以新战功重塑众人对他的看法。
他最终由将军转变为普通人,调至河南某农场任职,成为了一名纯粹的农民。
他究竟采取了哪些行动?为何会导致如此结果?
【人生若只如初见】
1937年12月起,故事展开。那个冬天对多数人而言平凡无奇,但对王近山而言,却意义非凡。
在神头岭战役中受伤后,他被送至129医院接受治疗,负责照料他的护士是韩岫岩女士。
勿轻视这位女士,她在129院地位显赫。她出身医药世家,祖辈皆行医,世代为郎中,传承医术。
为抗日,他们捐出全部家当给医院,全家12口人,含六十多岁的奶奶,均投身八路军,共同抗日。
简而言之,129医院近半资产源自韩家的慷慨捐赠。
她长相俊美,荣获医院院花称号,加之诸多事迹,使她自然而然地在医院中成为了备受瞩目的风云人物。
王近山年仅二十二岁,已在当地声名远扬,人们皆知晓他是一位作战经验丰富的能手。
韩岫岩亦为单身,医院如此安排,或有促成二人之意。
俊男美女皆单身,常相伴。一人欲寻战斗英雄为伴,另一人则盼得志同道合之友。
相处一年后,双方渐生情愫,迅速步入婚姻。不久,他们迎来了自己的孩子。
战争年间,夫妻多分离,王近山常指挥战事,对家庭的照顾极少。
韩岫岩理解他,志士胸怀天下,且此乃为国奉献,若无如夫婿般之士,民族复兴独立恐遥遥无期。
她最期盼的是战争早日终结,自1937年起,她持续等待,直至1945年9月。
闻日本人投降,她甚喜,以为和平将至。然丈夫言,国共之间必有一战。
历经四年解放战争,两人终于迎来了和平时期。
原以为家人能安稳共度团圆时光,但工作繁忙,且国家正值重建之际,诸多事务亟待处理。
她是医院副院长,丈夫为司令员,两人均需在各自岗位上持续奋斗。
丈夫年仅三十四,正处奋斗好时光,怎会安于平淡生活,满足于“妻儿暖炕”的小日子?
他们夫妻二人对国家鞠躬尽瘁,但此状态对婚姻经营不利。
王近山在重庆宣讲时,吸引了众多单身女性的关注与追捧。
设想一位三十四岁的司令员,相貌英俊,作战英勇且富有策略,同时拥有出色的口才。
那个年代,几乎所有女孩都难以抵挡这种诱惑,真正要做到不为所动,极为不易。
有个女孩常向他示好,作为单身在外的他,难免会有生理需求,这属人之常情。
两人关系曝光,事情终究无法隐瞒,传至韩岫岩耳中。
若此为普通婚外恋,韩岫岩尚能应对,至多与丈夫争执一番,而丈夫为顾全事业,很可能会结束这段关系。
这段恋情已失控,连亲生父母都劝诫她勿伤女孩,称女孩只是一时迷茫。
谁能理解她的委屈?丈夫背叛,她无辜受累,还要承担其过错,这公平吗?
一句“一时糊涂”岂能抵消所有?她寻至那女孩面前,欲语却先泣,泪水无声滑落。
此人乃自己从小目睹成长的亲妹,她难以置信,亲妹竟会与丈夫走到一起。
她寻至丈夫,询问处理此事之法,丈夫却言欲与那女孩共度余生。韩岫岩面临抉择,下一步行动该如何定夺?
【何时秋风悲画扇】
她愤而将此事上报中央,我党纪律严明,广受民众认可。
无论身处何位,均不可违反相关纪律,否则必将面临惩罚。
王近山闻妻之举,未多言,即刻提交离婚申请。
他明知此举后果,却难以释怀,认为妻子不应将家事公开化,弄得满城风雨。
身为开国中将,统帅众将士,若此事闹大,如何面对老战友?又会让毛主席他们如何看待自己?
毛主席获悉此事后,迅速批示:将王近山由副司令降为副军长,开除其党籍,并调往河南某农场进行工作。
开国大将转身为农民。同时,韩岫岩之妹退出了三角关系,这让韩岫岩深感懊悔。
她意识到有更好的方法处理此事,但当时因深感委屈,未能采取。
事发后,她致电王近山欲致歉,但王近山一听其声,即刻怒喊:“此生不愿再见你!”
自那之后,两人断了联系,彼此再无交集。
王近山骤显苍老,呆立客厅,即将赴河南农场,周遭再无亲朋相伴。
此时,家中保姆走近他询问:“将军,是否需要一人近身照料?”
王近山理解对方意图后,携其同往河南。同年十月,两人正式结为夫妻。
从高位跌落时,人常感不适,能像苏东坡般豁达应对者,历史上鲜有。真正达到其境界者,自古以来数量极少。
众人皆言他此生已定,殊不知,王近山内心煎熬,而韩岫岩所承受的痛苦,尤为深切。
她发声并非错误,只是她深爱丈夫,难以承受丈夫与妹妹的双重背叛,这让她痛苦不堪。
她是否必须忍受这份委屈?她心中满是委屈,却不知该向何人倾诉。
她时常质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思考若时光倒流,自己是否会重蹈覆辙,做出相同决定。
王近山历经四年苦难后,因抗美援朝之需,迅速被调往朝鲜战场。
他未再联系前妻,尽管她数次尝试和好,却均遭他冷漠回绝。
她密切关注王近山在朝鲜战场的动态,闻其兵团距上甘岭甚近,更是日夜忧心,唯恐他遭遇不测。
闻其平安归,她心生欢喜,胜过众人,尽管他们早已不是夫妻。
1974年,王近山在会议中突感腹部不适,随后被确诊为贲门癌。
被称为“癌”的疾病,大多是不治之症。韩岫岩闻讯即寻弟求治,但得知的治疗方案却令人沮丧。
她渴望在床前照料他,但他有妻子悉心照顾。自己终只是旁观者,无法介入他们的生活。
她致电请求见面,但他态度依旧坚决,拒绝相见。
1978年5月后,她因他离世申请调回北京,常往八宝山公墓,坐在王近山墓前,倾诉心声。
她询问他:“生前无法相见,死后是否能见一面?”然而,墓中的逝者已无法给予任何答复。
多年后,她的孩子称,母亲始终认为她未与父亲离婚,父亲一直是她心中的丈夫。
面对确凿事实,无任何证据可反驳,她此生及来世皆愿为他妻,以偿此生对他的亏欠。
《中州今古》2003年第4期刊载了《一代战将王近山的曲折人生》,文章位于63-69页,共7页,详细记述了王近山的传奇经历。
“疯子”将军王近山的婚恋悲剧被《档案与社会》2013年第4期刊载,详述于第32至35页,全篇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