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厉害一点的绿营军。
不要以为太平军很能打。太平军之所以显得能打,完全是因为南方各地的清军实在太不禁打。
一旦他们遇上稍微能打一点的军队,就会暴露出很多弱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fa13e12db1d1a66871f3515ddde7b6.jpg)
咱们就拿1857年的九江之战来看。
江西九江,自古就是鄂赣皖三省门户,水陆要地,易守难攻。
太平天国在此驻军3万,且个个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兄弟。九江守将林启荣也是广西起事时的元老悍将。
而且,太平军还坐拥长江天堑,可谓固若金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95e0637d5f49f5c87ace76cf886e2b.jpg)
九江是安庆的门户,安庆是南京的门户。
但是,即使如此,在湘军的猛攻之下,九江城岌岌可危。
1857年1月,湘军悍将李续宾、水师提督杨载福率2万湘军,对九江发起猛攻。
此时,以兵力而论,太平军以3万对2万,居于明显优势;以地利而论,九江城外的长江江面宽阔无比,达10余华里;以城防而论,九江城本就坚固高大,战前太平军又全力修缮,更加坚不可摧。
城头上,太平军的重炮达上百门之多,江面上,太平军的水师部队同样悍勇。
1857年1月初,胡林翼、杨载福、李续宾等率湘军水陆两师抵达九江城下,正式开始攻城。
湘军兵分三路,从东、西、南三面发起狂攻。
悍将李续宾指挥陆路攻势,杨载福负责水上攻击。
只见九江城下好一场恶战。湘军人数虽少,但战力比起江南地方的绿营军来高了好几个档次。不可同日而语。
九江城岌岌可危。
危急时刻,陈玉成率大军从湖北回师九江,清军统帅胡林翼紧急从九江的围城部队中调出一万余人西进阻击。
3月,九江城下的湘军总兵力仅仅剩下5000余人。城内的太平军兵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但是,即使如此,林启荣指挥太平军多次出城进攻,都被湘军的深沟高垒战术击退。
这再次证明了太平军的实际战力不过尔尔。
1857年10月,湘军主力击破陈玉成援军,再次回师九江。
之后,在一个月之内,连续攻克小池口、湖口等九江的外围要塞,对九江形成合围之势。
1858年5月8日,湘军敢死队通过爆破,把九江城墙炸开了一个30多米的口子。随后,湘军蜂拥而入。
林启荣不得已之下,只能和湘军打起巷战。
但就算是巷战,太平军仍然不行。
最后,林启荣部下17000多太平军全军覆没。林启荣本人被俘处死。
九江失陷。
从此,太平天国天京最重要的门户——安庆的外围已无屏障。
这就从战略上敲响了太平天国的丧钟。
2年后,小池驿之战(1859年12月—1860年1月),南方清军第一悍将鲍超仅率4000霆军,攻占安庆锁钥小池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e70224d30bae052094d3016557d04e9.jpg)
随后,陈玉成再次率所部精锐前来争夺。
期间,4000霆军硬是顶住了陈玉成5万太平军长达半个月的猛攻。
即使陈玉成出动最精锐的小左队(洋枪队),依然无法拔掉鲍超临时修建的营垒。
而与此同时,胡林翼又派出一支湘军奇袭小池驿背后的潜山天堂镇,再次全歼太平军守军。
陈玉成已是腹背受敌,不得已退守安庆。
1861年9月5日,安庆陷落。
这标志着天京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太平天国已是苟延残喘,风雨飘摇。
所以,太平军有啥战力可言?也就欺负欺负训练废弛、军纪涣散的清军地方部队罢了。